但现在家里有四个人,孩子不好坐,东西也放不下,我们准备去公交站坐公交车回去。”
“坐公交车好,就是费点车钱,但是孩子不遭罪,你们大人也能轻松一些。”于奶奶点头,好奇的问,“公交车能直接从城里到村里吗?”
萧宝珍说,“到不了,我们村子位置有点偏僻,公交车只能坐到隔壁村子,从隔壁村下了车之后,再走一段路就到我们家了,也不远,大概走半个小时左右。”
“半个小时还行,也不算远,行了,你们快去吧,注意安全啊。”于奶奶嘱咐了一句,目送萧宝珍一家人出门。
萧宝珍和高敬领着两个孩子去了公交车站,一路晃晃悠悠到了乡下。
这一路上,萧宝珍一点儿没敢放松,心一直提得高高的,生怕公交车突然急刹车,她怕抱不住孩子,一会儿连人带孩子一起冲出去。
公交车晃悠着往前走了一段路,萧宝珍觉得不行,她扭头朝着后面喊,“小高,小高,你过来一下。”
“怎么了宝珍姐。”高敬提着大包小包从后面走过来。
萧宝珍说,“这样不行,公交车总是晃晃悠悠的,而且总是刹车,我怕我抱不住孩子,这样吧,你把竹筐里的东西拿出来用手提着,下面不是还有一块布吗?布在竹筐里,咱们把孩子放在筐里头,再把筐子抵在座位中间,这样就不怕急刹车了。”
可别以为这个时候公交车就不会急刹车,这个年代,路上虽然没有各式各样的小轿车和摩托车,但是有驴车,有好多赶路的人,路况比后市还要复杂,萧宝珍看着都心惊胆战的。
高敬看着抱在手上的孩子。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他按照萧宝珍的吩咐。把孩子放在了竹筐里,又把竹筐死死的卡在两个座位中间,然后自己往旁边一站护着竹筐。
萧宝珍看见竹筐被卡的死死的,这才放心了,“行了,你就这么站着吧,其他东西我来拿。”
高莘从后面挤过来,“我也能拿,我现在手上的东西又不重。”
公交车在隔壁村停下,萧宝珍带着全家人又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了自己家。
到家门口的时候,萧宝珍忍不住松了口气,又擦了擦汗,这一路上可真没少遭罪。
可惜现在不能私人购买小轿车,就连摩托车也买不了,能买到的只有自行车。
就自行车也比坐公交车好多了,
萧宝珍给自己擦完汗,又给高莘擦了擦,忍不住说道:“早知道带孩子坐公交车这么遭罪,还不如今天早上去找齐燕姐,让她把自行车借给咱们,一人骑着一辆,就不用挤成这样了。”
高敬深以为然,点了点头,“还是骑自行车方便。”
夫妻俩在门口说话的功夫,动静已经传到了屋里。
门咣当一声打开,李秀琴眼睛发亮,声音是忍不住的激动,“宝珍你们回来了。”
萧宝珍立刻收起疲惫的表情,笑着点头,“回来了,今天说好回家送年礼。”
她刚准备把年礼递上去,李秀琴已经扑了上来,萧宝珍还没来得及松手,李秀琴已经越过她,抱走了高敬手上的孩子。
萧宝珍:“……”
高敬:“……”
李秀琴已经有好几个月没看见孩子了,想的厉害,抱着孩子就不撒手。
她抱着孩子进了屋,转身招呼萧宝珍,“还在门口愣着干啥,进来啊。”
在娘家的时候,萧宝珍都没轮上抱孩子,她娘抱完以后她爹抱,爹抱完以后二哥又抢着抱。
小星星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些人,倒也没害羞怕生,一直咧着嘴笑呢。
萧宝珍在娘家吃了个饭,顶着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抱着孩子回城。
搭公交车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都快黑了,萧宝珍就说,“咱们快点走,天黑以后温度低,路更不好走了,容易结冰。”
高敬点头,把高莘手上的东西全都一股脑的拿了过来,拍了弟弟肩膀一把,“你什么都不用拿,跟在我跟你嫂子后面,咱们赶紧回家。”
一家人急匆匆的,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前到了胡同里。
回到胡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点起了油灯,屋子里散着微弱的光。
萧宝珍一进胡同,就看见大院儿里头有人急匆匆的走出来。
走在前面不是旁人,正是张俏,她后面还跟着许大妈和于奶奶,就连周兰芳都挺着肚子跟在后面。
萧宝珍吓了一跳,“你们这是干啥,怎么全都出来了?”
张俏拉着萧宝珍,直接就来了一句,“宝珍,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秀儿他们家打起来了!”
“啥!”
第233章 瘫子站起来了
现在这年头,衣食住行样样都不宽裕,家家户户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有些条件差的人家,每个月到了下半月就拉饥荒,还得到处拉下脸找人借钱,在这种压力下,家家户户都容易吵架,动不动就容易起小摩擦,有些人家还动不动就打架呢。
平时胡同里,谁家打架的时候都是金秀儿赶过去劝架,萧宝珍也没想到,今天居然是秀儿家打起来了。
秀儿在院子里头人缘好,她家打起来了,大家伙儿脸上除了看热闹,还带着几分担忧的表情。
萧宝珍一听这个消息,当机立断的说,“那我也去看看,小高,你带着孩子们回去吧。”
高敬对看热闹的事情没那么感兴趣,再说了,宝珍姐过去看了热闹,晚上回来也会告诉他的。
高敬点了点头,接过孩子,扭头就进了大院。
萧宝珍跟着张俏他们急匆匆去了金秀儿家,到那儿之后,发现胡同里好多街坊们都来了,大家伙儿站在门口,全都伸着脑袋往屋子里看。
“咋回事啊?吵吵啥呢?”张俏一进门就说。
其他人跟着进了门,进去之后,也就两秒钟的功夫,大家伙儿拉了拉张俏,示意她不用问了,所有人都知道咋回事了。
金秀儿和她婆婆吵起来了。
金秀儿男人叫李东昌,也在轧钢厂工作,他家里儿子多,是入赘到金秀儿家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李东昌平时在胡同里不怎么跟人说话,总觉得大家伙儿瞧不起他。
金秀儿婆婆原本不怎么过来的,这不是金秀儿有了街道办的工作,家里两个孩子没人带了,他家只有一个托育所的名额,送哪个孩子去都不好,金秀儿索性把自己婆婆喊了过来。
她婆婆倒是也痛快,一叫就来了,但来了这么长时间,金秀儿家里一直不太平,动不动就吵架,一声比一声高,今天直接打起来了!
这会儿金秀儿坐在桌子前喘粗气,一副气得要昏过去的样子,她婆婆更狠,直接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呜呜的哭。
“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