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晚清的民国,其实根本就是个四个象。
因为没有如同以前王朝更迭时彻底的清算,所以民国时期乱象丛生,根本就不是一个新生国家的样子。
而且,这些所谓的变法,其实和张居正一样,触动了利益集团的特权,必然遭遇激烈反扑。
魏广德老早就意识到,现在的大明,没可能绕过历史发展进程,直接跳过封建王朝最后阶段,进入近现代国家的体制。
他能做的,就是修修补补,和以往的内阁阁臣一般,维护好大明这艘破船抵御来自西方威胁,尝试把特权阶级向资本转化,就是他能做的最大贡献了。
利用朱翊钧年幼,夺取皇权,魏广德还真不敢生出这样的主意。
别忘记了,京城的兵权,大部分都在勋贵手里,他们是不会信任文官集团的。
勋贵要维持最后的体面,唯由全力支持皇权,唯有皇帝才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或者说,京城驻扎的大兵,还是会心向皇帝。
共和制在未来是深入人心,但绝对不适合当下的社会环境。
至于君主立宪,那也得朱家皇帝愿意接受才可以。
所以,魏广德也不打算尝试,那是会掉脑袋的,失败的代价他承担不起。
魏广德现在没有生出取代张居正的心思,他也想看看后世流传的张居正改革到底把大明带成什么样子。
如果改革真的成功,他就想办法维持住改革成果,不让它半途而废,或许就能为大明朝的延续敬献绵薄之力。
再有自己在对外政策上的一些微操,这一世的中国或许就会和后世大不相同。
显然,魏广德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定计,张居正的学生闹出的这场纷争,他是打算袖手旁观,不仅自己不会下场,还要敦促他身边的其他人不要伸手。
他要看看,张居正会对刘台采取什么样的反击。
刘台字子畏,湖广兴国州人,出生于四川巴县,隆庆五年进士,成为张居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