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镜一愣,回过神来,看秦子裕的样子,眉头不由跳了跳,“什么?”
秦子裕十分能理解地拍拍重镜的肩头,道:“我不会鄙视你的,这般才像话,我们大女子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天涯何处无芳草。”
重镜听的一团糟,眉头皱起,问道:“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秦子裕一指前方,“到了。”
早有人进去通报,两人走到院门口,双生就一脸笑意地迎了出来,道:“侯府小姐光临,有失远迎。”
秦子裕一看到双生就愣住了,重镜轻咳一声,秦子裕转过头,瞪大眼睛看重镜,十分惊讶道:“你们好像!”
步宵“噗嗤”一声笑出声,转瞬想起这里不是重镜的院子,忙垂下头掩饰。好在大家注意力不在这边,觉得好笑的不只是他一个。双生笑意更浓,道:“秦小姐真是会说笑,我和长姊是双胞胎,相像是自然的。”
“呃……”秦子裕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想了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不过一时也想不起到底是哪里不对,一时有点尴尬。
“贵客快进屋罢。”双生一招手,缓解了气氛。
重镜一直只是笑着在一旁观望,此时看秦子裕不知所措的模样,上前拉住秦子裕进屋。
原来,不是自己一个人觉得双生和自己真像啊!
====================================
九月九重阳节,这一天是大晋法定的民间节日,习俗是举家出外登高避灾。在皇室之中,举家外出自然是不太可能,这时候通常都会由自家子女代表自己登高。大晋王室每年的登高地点,都选在长安旁边的华州,登华山。
华山有五峰,其中的中峰玉女峰上有皇家道观,在每年的中秋节之后开始禁止平民攀爬,由京畿护卫军负责看守,直到重阳节后才重新开放,其余四峰却是不会有这样的规定,虽说也会有贵族子女前往其余四峰,但是大多数都会随公主一起登玉女峰避灾。
今年和往常一样,宫中由二公主带领众适龄皇子皇女前往玉女峰,康靖王府以往是王妃带着重镜一起,今年双生回来了,王妃便留在府中,让重镜和双生结伴登高。
九月初八下午,长安城东门大开,禁军护卫着公主帝姬和一众权贵子女浩浩荡荡出发,很有每年秋狩的气势。傍晚时分到达华州,公主帝姬入住华州行宫,权贵子女或住在当地官吏家中,或住在自家别院处,在天黑之前都各自安定下来。康靖王府在华州并没有歇脚住处,重镜和双生按照以往惯例,与重镜几位好友一同入住华州刺史府里。
华州早已经肃清了街道,重镜和双生告别了二公主她们,便一路畅通无阻地骑马来到了刺史府。重镜对于刺史府并不陌生,毕竟每年都会来一趟,不过对于刺史大人么……重镜看到门口迎接的高挑女子,不禁叹了口气,果然是生面孔。
刺史其实不难当,但是华州刺史就不好当了,华州在长安旁边,有天险西岳,还有皇家狩猎场,帝王家每年总要来个几趟,一个不留意圣意没揣测准,丢官都算是小事了。除了皇上之外,长安的大臣中也没有几个是刺史惹得起的,若是侍奉不周得罪了,又免不了丢官归家,所以华州刺史十分难当。但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因为这里皇室活动多,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油水自然也非常多,如何不动声色地揩油并保住官位,这就论“官员的自我修养”了。
华州刺史刚接待完秦子裕,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暗道永安侯府的二小姐果然如传说中那般乖张难伺候,这才松了口气,那边康靖王府的人又到了,她连忙上前恭迎,早就知道康靖王府这次有两位王女会来,她却只看到了重镜的画像,本来还担心会分不清这对双胞胎,没想到一众人到跟前,她一眼便看出了区别,心中诧异的同时,面上可不耽误,上前行礼道:“下官拜见康靖大小姐、二小姐。”
“免了。”重镜看她也挺累,好心地上前扶了一把,道:“不必劳烦你,我自便就是。”
刺史十分感动,本想说不合礼数,重镜却已经丢开她,自己带着一众人直接去了自己往年落脚的地方。
两人走在道上,双生四周看了看,道:“长姊在长安住了这么多年,果然不一样。”
重镜一笑,不在意道:“你明年也可以这样。”
双生忽然用临安话说了句:“是该多和长姊学学。”
重镜前世就是杭州人,自然对吴语很熟悉,即使现代的杭州话和古代的有点出入,但是听懂完全没有问题,不过作为重镜这个身份来说,听懂就是比较稀奇了,因为大晋的官话是闽南话,和吴语差别相当大,所以重镜就算听懂了,也是疑惑地看向双生,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第 12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