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久寻捂住嘴,点头。
颍州冤案
“……做主啊……求您啦大人……”
重镜模模糊糊听到求救声,睁开眼时,长安正就着外面未露的晨曦穿衣,重镜揉了揉眼睛,求救声小了些,不过她已经听清楚,长安见她坐起身,忙道:“小姐再睡会儿,我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去罢。”
重镜起身自行穿好衣服,习惯性地冲屋顶喊道:“师久林。”
没有反应,重镜这才想起来,自己昨晚已经将人气走了。重镜整了整衣服,打开门,正巧隔壁郎思源也开门出来问道:“何事?”
“亏你是个将军,反应也比我快不了多少。”重镜嗤笑。
郎思源看重镜胸有成竹的模样,明白了是什么事,不由笑道:“和你一起呆懒了,反应自然慢。”
重镜和郎思源之所以早有准备,在这个村子住下,还是因为前天在宣州城看到的那宗卷章。此时里正等人都起床出来,见到重镜和郎思源已经站在院子中,脸色顿时有点尴尬,郎思源上前笑道:“似是有个案子,得借里正大人的堂屋一用了。”
“不敢不敢。”里正勾着腰将郎思源和重镜迎去了堂屋。
不一会儿,长安着人将喊冤的中年妇夫带进来,这对妇夫看上去经历了诸多磨难,形容枯槁,骨瘦如柴,只有眼中还闪着不屈的光。重镜早已经做好准备,但是看到这两人之后,还是惊了惊,示意侍卫扶两人坐下,两人却死活不坐,男子道:“草民从颍州一路追随巡察使大人到这里,不求大人厚待,只求大人听草民一句冤。”
里正听到巡察使三字,知朝廷派遣的巡察使定是长安五品大官,不由膝盖一软,待看到重镜严肃的模样,也不敢跪,只得在位子上擦汗。
重镜这一路放缓速度有意等待,就是要让这两人追上,好在幕后策划的人提供了足够正确的路线,总算在到达临安之前将这件案子抓到手。
跪着的人不知道他们能有命见到重镜,纯粹是因为有人暗中保护,这一刻只觉得或许人生还有希望,在重镜点头之后,开始将冤案一一道来。
原来这对妇夫身居颍州城北马寨乡,女子名李几,丈夫为邱氏,妇夫俩有三女一子,儿子生得美丽,在乡里都很有名,与乡里耆老的孙女从小青梅竹马,早定姻缘,却不想十四岁那年去上香,却从此失去了踪影。
耆老的孙女找遍了颍州,也没能找到,正收拾着行李打算出去,不想一日消息传来,在城南的小树林找到了李几的儿子,来报信的人说尸体已经被县丞大人下葬,只道是李几的儿子遇了恶人,被害了性命,县丞将会严查。
三个月过去了,县丞那边却一点消息没有,李几妇夫几番前去探听,都被打发了回来,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李几妇夫知道自己的儿子十有八九是被县丞臭名昭著的女儿害了,妇夫俩忍气吞声收下了县丞微薄的抚慰金,耆老的孙女却不愿就此罢休,一纸诉状告进了颍州法曹,将县丞给炸了出来。
李几妇夫原本以为可以揪出县丞的儿子,却不想县丞拿李几妇夫收钱这事大做文章,官官相护之下,耆老的孙女反而被顶了罪投进了大牢,耆老是乡间有名望的士绅,唯一一个孙女被抓了,自然是想方设法去救孙女,最后李几妇夫也不知她们如何做的,自己的大女儿被抓去换回了耆老的孙女,当晚李几家走水,惊慌逃命之下,刚满月的小女儿从床上摔下,没了性命,而大女儿隔日便直接问斩了。
不过几日,李几家便这般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感受,四年来奔走各方,却再无公理可言。
对于大晋而言,这只是个小案,在封建社会实在不算什么,就连郎思源也是这么觉得,之所以抓着这件事,是因为颍州县丞后面的势力让人好奇,牵扯下来,能够引到户部大官,这才是郎思源的目的所在,也是重镜犹豫的原因。
户部尚书是永安侯,秦子裕的母亲。
郎海一力扶持谢璟琰,定然会铲除太女和二公主的臂膀,而此时谢璟琰领兵外出,长安表面依旧风平浪静,必须要下一剂猛药,才能让各方都行动起来。永安侯乃二公主亲姑姑,财政大权对于谢璟琰来说非常重要,准备好了的人只等东风到位便可上台。太女是离帝位最近的人,也是受帝王猜忌最重的人,平日里太女不显山不露水,重镜这一行人多方搜集之下,才挖出了羽林军大将徐怀素乃太女心腹,虽说徐怀素从三品,官位没有永安侯高,但是她掌控着整个长安的安全,可就让人不敢小觑了。
郎思源看了看沉默不语的重镜,代为下令道:“入案!”
重镜抬头看了一眼郎思源,心中挣扎万分,她不愿草菅人命,也不愿伤害秦子裕,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想罢对郎思源一笑,道:“多谢。”
第 2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