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人差事办得好,也不要舍不得银子,偶尔给上些许赏赐,他们做事自然更为上心。”
听着程氏说着那家子的事,杨婉都不由震惊,没想到京中竟有这样的人家。不过杨婉转念一想又觉得正常,京城这般大,达官贵人也多,有什麽事都不出奇。
就连程氏当年也没少受婆母大钱氏的刁难,且大钱氏当初还算计到了自己亲孙子身上,杨婉都不好说大钱氏和那位老夫人哪个更为奇葩。
“这些弯弯绕绕我都不懂,还得靠祖母您多教我才成。”说着杨婉凑过去挨着程氏,她如今是更为亲近程氏这个一心为她好的祖母了。
“那你就多多的待在我身边,你想知道的我都教你。”程氏怜惜的摸了摸杨婉的头,这些管家的事杨婉本就该学的。
“那等过几日我们回刘家村时,祖母还和我们一道回去。反正伯父和伯母还未回来,祖母和我们去刘家村住着还更自在。”杨婉忍不住抱着程氏的手摇了摇,她是真舍不得和程氏分开。
前些日子程氏随着他们一道住在乡下,虽说住的没程家好,吃食也没程家精心,可每日里的饭菜都是现摘的新鲜菜,再加上刘家人的好手艺,每每程氏都能多用半碗饭。
且杨婉每天都还带着程氏四处走动,偶尔还会去山上摘些野菜野果之类的,可比整日闷在程家要自在的多,这麽些时日下来程氏身体都康健不少。
“好好好,这次去把你舅爷爷也带上,让他也去散散心。”
程氏想着让程誉也去刘家村养养身体,别老憋闷着。儿子长大了不服老子的管,气出了病来都只能忍着,程氏自然也心疼自家的老哥哥。
“那就让舅爷爷也一道去。”
反正家里的房子大,不怕住不下,且秋收后,刘家也要準备盖宅子了。
第 77 章
在京都的日子让杨婉说的话, 就是很无趣。整日里都是待在家中,要麽就外出去买些首饰布料之类的。完全没有在刘家村自由,想做什麽都可以。
因此在生日过后, 一行人就又啓程去刘家村,这次同去的人就更多了。
被程氏一心惦记着的程誉,在程氏的劝慰下答应一道前往。程言浩之妻因记挂着程言浩,也带着孩子同行, 正好让孩子也跟着锻炼一二。
免得整日里不管去哪里, 都得乳母抱着,快六岁的年纪了还得乳母喂饭。
这事也怪不得彭氏,平日里她压根管不到儿子身上去。婆母王氏过于溺爱嫡长孙,但凡彭氏想要管教她第一个出来阻拦。偏彭氏碍于身份也不敢和王氏唱反调,这麽一来二去聪明的小子自然看得明白。
一旦彭氏变脸,就立刻跑去找王氏, 要麽就让底下伺候的去搬救兵, 让彭氏拿他没有丝毫办法。
这次彭氏也是狠下心带着孩子前往刘家村, 毕竟这些时日程言浩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想来刘大勇在教人这方面很有一套。
因着这层,彭氏对杨婉都好上不少,此次出行备的吃食点心也俱都给杨婉準备了一份。
马上就要秋收, 想快些赶回去帮忙的刘大勇和杨婉一路上并没有耽误, 之前还会多做停留,四处去逛逛,这次除了必要的休整, 他们就没有离开过马车的时候。
到了刘家村, 一行人休整过一晚上,刘大勇就带着程家三兄弟和杨言桦去了田里。
正好想瞧瞧三个孙儿为什麽会有这麽大转变的程誉也喊着程氏陪同, 一起去看他们劳作。
刘家的田地并不多,再加上刘大勇不同意刘峰和陈秀儿再在田中忙碌,夫妻俩也不想反驳儿子的孝心,本来是打算花银子请人来帮忙收割的,没想到刘大勇赶在收稻谷时回来了。
十来亩田七个大男人收割起来自然慢不到哪去,就连程家的三个公子哥,在之前已经习惯了干农活,这次连着割了两天稻谷他们也并不觉得累。
虽说人晒黑了不少,可瞧着就比以前精神多了。见到他们的改变,程誉也高兴不已。本来他已经对子孙失望,可现在瞧着程言浩三个心中又有了希望。
割完稻谷后,便是晒稻谷了。
本朝皇帝体恤万民,要交的税并不高,只取十分之一,剩下的足够农民养活一家子。
因此各家各户在收完稻谷后,都会将稻谷晒干,而不是半湿就上交给官府。
在刘大勇和杨婉去京城后,刘峰和陈秀儿也有了新想法。他们老两口手上一辈子没拿过那麽多的银子,老大老二的得盖宅子,还得攒着给儿女做聘礼和嫁妆。
而他们的那部分一直放在那也不安全,他们打算拿出大半来买田地,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田地是最重要的东西,多买些田地怎麽着也不会缺吃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