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皇后嘴唇微动,但没说话。她不觉得郑瑛比她儿子强,但当着隔着肚皮的大公主,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因此就没有开口。
郑瑾那句话,也不过是一句场面上的客气话,说给平阳公主听的而已,也没指望谁能回答他。他说了,平阳公主只当没听到,反而转头问魏皇后:母后,您之前说有事,到底是什么事,儿臣但凭吩咐。
其实也没什么。魏皇后端起茶抿了一口之后,才答道:这不是朝中争议,安国公的折子一时半刻也没办法批复嘛!你们父皇知道穆老夫人着急,体恤她一片怜子之心。但说到底,这事国事,你们父皇也不能因为同情穆老夫人,就随随便便下了决定,允了安国公的折子,总要听听群臣意见的。
是。平阳公主点点头:父皇是明君,遇到这样的大事,断然不会一意孤行,由着自己的性子做决定。
但穆老夫人的焦虑心情,你们父皇也是理解的。魏皇后点点头继续说道:再加上穆忠敏公去世不久,虽是病故,但也算是为国捐躯。你们父皇就想着,不如赏赐穆家些什么,暂时安抚一下穆老夫人也好。这不刚刚才打发了陈全礼来传话,让本宫张罗。只是穆家眼下荣宠已极,逢年过节宫里总是断不了赏赐的,这一回倒是赏些什么给他们府上,倒让本宫有些为难。
这有何难。平阳公主再一次没等郑瑾发言,就直接抢在前头说话。
她笑着说道:儿臣有个主意,说出来让母后和六皇弟听听,好不好?
郑瑾微微一笑,朝平阳公主点点头:大皇姐心细,出的主意必然是好的。
好与不好,还得母后说了算。平阳公主朝魏皇后笑道:母后,您之前说的没错,穆家眼下荣宠已极,这一年到头,宫里的赏赐还少吗?依我说,赏些物件都是虚的,不如赏些名头,既好听,还不用花费太多。眼下安国公府里有六位穆氏夫人,其中五位都已经有了封诰,只有穆大少奶奶因为丈夫官位不高,成亲时间还短,因此还尚未被封,不如趁这个机会,先赏穆大少奶奶一个五品封诰。
这个主意当真不错。魏皇后点头笑道:没什么比赏封诰更能体现皇家荣宠了。况且这穆大少奶奶是忠敏公的儿媳,这个面子也算是做给故去的穆忠敏公的,也算是一举两得。
我就说大皇姐的主意一定不错,郑瑾也笑着说道:母后,依照我说,您不如来个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魏皇后没明白郑瑾的意思,一脸询问地望着儿子。
安国公府现在的五位诰命夫人,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自不必说,郑瑾说道:儿臣记得,眼下穆二夫人是二品诰命,三夫人和四夫人都封了三品,既然要封大少奶奶,不如也给几位穆夫人一齐做了面子。旁人不论,忠敏公被追封,穆二夫人得个一品封诰也是应该的。
那就一齐加封。魏皇后点点头: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无法再加封诰,本宫就各赏她们一套五凤冠。我看这样,不如将穆氏女眷全部请进宫,在宫中加封,也请朝中重臣家眷前来观礼,就像当初穆大小姐的及笄礼一样。
平阳公主没说话,只朝魏皇后笑笑以示回应。平阳公主的初衷,也只是顺势出个不太费成本的主意。一则,是逢迎魏皇后;二则,她也乐得帮顾仪兰讨个封诰,送个顺水人情,一举两得,挺好一件事。
只是她没想到,魏皇后的想法实在是和她差得很远,好好一件事,说着说着,也不知怎地就偏到这个奇怪地方向来了?
在她看来,穆大小姐的及笄礼实在没什么可夸耀的,反倒像是个实实在在的闹剧。然而眼下这位中宫皇后,似乎对这种闹剧乐此不疲,她自己折腾也就罢了,还日日盼着旁人感恩戴德。
然而话说到这份上,平阳公主也没办法开口提出反对。她这个庶长女既没那么大的面子,也没那么大的胆子,她可没法当面泼魏皇后的冷水。
平阳公主没说话,其实郑瑾也没说话。之前穆红裳的及笄礼,他与郑瑛都没有参加,因此他对于魏皇后的主意不置可否,母后愿意折腾,那就随她去,对于郑瑾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平阳公主和郑瑾笑而不语,他们的态度自动被魏皇后认定为赞同,因此魏皇后迅速打发走了两人,开始兴冲冲地准备起加封礼了。
而御书房里的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则一脸头疼地捏了捏眉心。
第455章 脆弱
魏皇后毕竟是被独宠的皇后,宫里除了皇上以外,就她地位最高。因此皇后发话,宫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短短一日之间,就准备好了加封所需的一切。
至于典礼上需要用到的,赐给命妇的那些凤冠霞帔。当然不是新做的。
四品以下诰命的凤冠霞帔和印绶,其实礼部都有一两套备货,就是为了防止那日皇上突然想要加封哪位官员家属。但是四品以上的就没有存货了。
大周朝封诰命并不像前朝一样频繁,因此并不是诰命夫人满地走的。皇上封赏官员夫人,也不是全随夫职,比如谢相夫人和顾学士夫人都是二品诰命,略年轻一些的李相夫人其实并无封诰在身,她婆婆反倒是个三品诰命。
眼下整个大周,一品诰命不超过十个,其中两个都在安国公府,而整个大周,一家子里上上下下的女眷都有封诰的,也只有安国公府一家。
因此其实礼部里并没有备着三品以上诰命封赏所需要的凤冠和印绶,但皇后娘娘有令,礼部就算再为难,也得想办法。而且他们也是真的按时凑出来了几套凤冠霞帔来应付差事。
至于这些东西都是哪来的,那就不能细究了。
比如其中一套凤冠,其实是成祖朝首辅宰相夫人的,后来首辅宰相倒了台,一家子被流放,这套诰命凤冠霞帔和印绶自然被礼部收了回来,登记在册,一直存在礼部库房。
这次皇后娘娘急着要准备加封安国公府女眷,礼部堂官急得挠头,将库单都快翻烂了,好不容易才凑这几身行头。当然了,东西是凑齐了,但来处可不能实说,礼部官员心里明白,皇后娘娘大约是懒得计较这东西都是哪来的,但若是走漏了风声,安国公府的夫人们,肯定会非常不高兴。
用被抄家的流放的一品诰命的行头加封,这不吉利啊!
然而安国公府的夫人们再不好惹,也没有皇后娘娘的命令重要,因此礼部官员还是大着胆子将那些硬凑出来的封赏物全部都交了上去。凤冠霞帔和诰命印绶这种东西嘛,是御赐之物,而且也不常用,不管哪家都会收存得妥妥帖帖,因此礼部凑上去的那些东西,看起来保存得还是很好的,只是毕竟年头久了,有些色泽不够鲜亮,但不仔细看,其实是看不出来的。
皇后果然不计较,东西送进宫,她也只是随意看了两眼,就让人收在了一旁,接着就让人翻黄历找了个最近的好日子,准备办加封礼。
皇后懿旨到安国公府的时候,阖府上下都觉得意外,而穆老夫人却目露失望之色,她什么都没说,接了旨之后就转身回了屋子,将下人们都遣了出去,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许久。
懿旨到的时候,穆红裳正换了衣服准备去谢家,她看见祖母这幅样子觉得有些担心,忍不住在出门之前去敲了穆老夫人的门。
穆老夫人将自己关在屋里,不肯见旁人,倒是肯见自己最疼爱的孙女。穆红裳进门以后,老太太打量了两眼打扮整齐的孙女,还没开口,眼泪先落下来了。
祖母这是怎么了?穆红裳急忙凑到穆老夫人身旁,搂住了祖母的脖子:好好的,怎么就难过起来了?您别担心,我这就准备出门了,谢姐姐既然应了我的帖子,代表谢相大人是肯见我的。我去谢家,是替祖母传话的,谢相大人肯定心里有数,他既然愿意见我,就代表他有意帮忙,不是吗?再说了,就算我今日无功而返,您明日一早不是还要进宫去求皇上嘛!还有大嫂那边,大嫂还没回来呢,兴许顾大人已经答应帮忙了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