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红裳是两位先生亲自教出来的,但女人上战场,你们二位也看不惯吧?穆老夫人盯着孙先生和陈先生,眸光中闪动着骄傲的光芒:我说我孙女强过许多男人,你们定是不信。不仅是你们,恐怕天下男人都不会信。但我孙女就是强过许多男人,武功厉害,聪明又沉稳,打小就随着哥哥们学兵书谋略。你们是她的先生,她学得好不好,其实你们二位最清楚。
她除了是个女孩子之外,又有那点不如男人?你们这些看着她长大的先生都不肯信她,但我知道,我孙女红裳才是真正的将才,依我说,倒比凌衣让人更放心些。凌衣这样冲动,上了战场才让人担心呢!
老夫人!孙先生急得直拍大腿:红裳聪明,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她兵书谋略比凌衣学得好,武功也强过凌衣,旁人不清楚,我和陈先生是看着她长大的,又怎么会不清楚?但她是个女孩子啊!老夫人,您别犯糊涂!北境现在战火连天,咱们家红裳怎么能去那样的地方!
就是因为战火连天我才要去。穆红裳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执拗:朔州被围,我哥哥还在等着我。
你去了又能做什么!陈先生忍不住嗓门大了起来:你哥哥是在等援兵,不是在等你!你一个女人去战场上添什么乱!
先生,原来连你们都不信我啊穆红裳脸上露出难过的神色:我可以做到的。我不敢说自己会比哥哥们强,但我自认,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我不是不信你!我知道你厉害!你哥打不过你!你用不着一个劲儿的挂在嘴上炫耀!孙先生气得开始口不择言:但你是个女人!大周朝有这么多好男儿,什么时候轮到女人上战场了?你想没想过,战场那是什么样的地方?你以为北境的军士还有戎狄那群蛮子会像是京中的世家少爷一样温文有礼?万一你总之不许去!战场不是女人该呆的地方,你上了战场,跟一群男人混在一处,闺誉还要不要了?你将来还怎么嫁人?
那就不嫁。穆红裳答得毫不犹豫:不嫁,一直在北境,在战场上陪着爹爹和哥哥们。
你不要太天真!孙先生气得跳脚:战争总有结束的那一天!到时候你要如何自处?你以为会有人将你奉为女英雄吗?你
不,穆红裳摇摇头:我没那么想过。没人会觉得我做的对,我知道的。但是先生,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不会改变决定。
第585章 失望
郑瑛合上奏疏,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沉吟不语。瞧见他这副模样,蒋文斌忍不住开始有点心中打鼓。
王爷?蒋文斌忍不住开口,想要试探一下郑瑛的态度:您
蒋大人。郑瑛站起来朝蒋文斌点点头:您先回去,容本王想想。
郑瑛这样的回答,让蒋文斌十分失望。他原本对于郑瑛的态度很乐观,因为在蒋文斌心里,郑瑛就是最合适的储君,所以蒋文斌一直对于郑瑛的期待很高。
他是谢党,旁人只知道,他是跟着谢家倒向信王的。但其实在谢家站队之前,蒋文斌内心就已经偏向了郑瑛。只不过,当时的他,只是个五品侍郎,没人关心他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已。
谢家站队信王,蒋文斌其实很高兴。他私下里曾经跟谢常静议论过,认为谢相做了个极明智的选择。蒋文斌不仅私下里偏向郑瑛,他同时也对于后来的局势十分有信心,他认为,有了谢相和顾大学士的支持,还有大批低阶官员的拥戴,郑瑛其实已经赢过了仪王郑瑾,只要郑瑛好好办差,不出大谬误,皇上迟早会做决定立郑瑛为太子。
也正是因为信心足,因此蒋文斌其实一直以来,都拿郑瑛当做真正的储君来看待,所以对于蒋文斌来说,他的这封奏疏,就算朝中人人都反对,郑瑛也不可能反对。
因为税法改革如果在本朝顺利推行,堵住户部的漏洞,其实相当于在未来的皇帝铺路,让郑瑛今后能够更加顺利的治理国家。
蒋文斌原以为,郑瑛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他。却没想到郑瑛并没有当场表态,反倒显得十分谨慎。
王爷!蒋文斌忍不住有些着急上头:眼下局势已然容不得您再犹豫了啊!京畿几个州府的府兵已经开始调集,眼看着就要随着镇国将军一同出发去北境。俗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能让军士们饿着上战场啊!此外,朔州被围,丹州的局势也不乐观。若要解朔州之困,安国公须得
蒋大人,这些本王都清楚。郑瑛打断了蒋文斌的话,他低着头朝蒋文斌挥挥手,看样子想要先将人打发走:事关重大,本王须得仔细思量。
蒋文斌闭上了嘴,他一脸失望地看着郑瑛,片刻后,突然赌气似的一把抓起书桌上的奏疏,转身就走。
郑瑛没心思计较蒋文斌不太礼貌的态度,他依旧背着手,低着头,像是没有发现蒋文斌已经离开似的。许久之后,郑瑛才抬起头,朝门外吩咐了一句:请韩先生过来一趟。
韩德年,现在早已不是户部的芝麻小官了。他靠着脸皮厚的钻营、大方的塞钱,迅速找到路子扒上了温承平。自从当上了温承平的马仔,韩德年姿态摆的低,溜须拍马不遗余力,为温家办事尽心尽力,温承平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韩德年一直以来,与信王府的云柏都维持了不错的关心,他扒上温承平以后,又送了云柏的老婆一套极其精美贵重的头面,拜托云柏找机会将他推荐给皇后娘娘。
云柏收了韩德年的东西,自然办事尽心尽力,他没去直接走皇后的路子,反倒将韩德年推荐给了温妃娘娘。温妃早就听弟弟称赞过韩德年,因此云柏和她一提,她没怎么犹豫就点了头,转身去找了魏皇后。
魏皇后最近正急着为郑瑾笼络朝中势力,温妃推荐了韩德年之后,她虽有些看不上韩德年的官位年资,但也点头应了,将他打发给了李相安排。韩德年自此成功混进了仪王一脉的队伍。
韩德年在信王府做吏目的时候,魏皇后和仪王已经差人摸过他的底,且有云柏的保证和推荐,因此对于魏皇后来说,韩德年还是值得信任的,他在信王府短暂的就职经历,不仅不算缺点,反而算个优点。
虽然魏皇后愿意手下韩德年,温承平也十分信任他,但老于世故的李相却对他没有那么放心。因此李相思忖再三,还是没敢将韩德年调到太重要的岗位上,只是想办法给他塞到顾大学士手下去了,做了个六品的端明殿修撰。
这是个没什么实权的闲差,油水也不丰厚,顾大学士按照郑瑛的授意,吩咐手下少搭理韩德年,派给他的活也都不太重要。这符合顾大学士一贯谨慎的办事风格,因此也没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李相冷眼旁观,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而韩德年倒是显得挺高兴,八品升六品,他先是大张旗鼓地请客炫耀一番,接着开开心心的开始在端明殿当差,每日按时辰去衙门,没事做他刚好不做,节省下时间和精力屁颠屁颠的为温承平和李相跑腿做事。
大约是他演的实在是太好,又大约是朝堂形势变化,李相无暇他顾,总之没过多久,李相就不在特意盯着他了。不过虽然如此,韩德年还是很小心,从不主动往信王府来,郑瑛若是有传唤,一般也会特意派绝翎或者尽翎去接送,路上小心避人耳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