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境又经过常年的骚扰,人口凋零,百姓家中男丁都被征用,这些男丁大多都是家里务农的壮丁,虽然年轻力壮但是到底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战场之上不敌突厥兵也很正常。
沈介和楚彻日日都在想办法如何逼退敌人,连楚彻这样吊儿郎当的人都开始认真了起来。
“我们现在还是以拖延拉扯为主,暂时还找不到可以一举击退的方法,先前和戈尔和裕乌两方对立,突厥内部势力不统一,我们还有可能一击即中,但现在他们联合了起来... ...”
“我知道你在想什麽,但这很难。”
“再等等,陛下已经回信了,会有援兵,不日即将赶到。”
楚彻虽然说着会有援兵,但是他自己也清楚,现在朝廷的军队除了天兴军是隶属于驻守边境的作战军,其他的军队大多都是驻守各部,但地方军常年驻守各部与当地官僚勾结的不少,能够随意调派的也很有限。
但是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沈介已经在暗中试图挑拨离间,但效用不大,这次裕乌和戈尔不知道什麽缘由突然两方就和好了,无论他们怎麽探查都找不到答案。
楚御已经调派了青州军前往幽州支援,青州军是楚御的外祖父所属複地的守军,是他最快最好调用的军队了,可是一旦讲青州军调出,那他在京城能够用的人就太少了,除了紫光殿,就只有禁军了。
何公公给楚御换了一盏热茶,这样的动作好像已经做了千百遍,楚御照常转身,却发现不是定光,眼眸地身神色都暗淡了下来。
脑袋酸痛,何公公想上前位楚御按按肩颈,却被楚衡叫退了,以前自己看奏折看累了,定光就会上前轻轻问要不要属下帮您按摩一下。
这样的事情楚御已经习惯了,换了旁人多少还是放松不下来,还是算了。
楚御叫人送了热水準备沐浴休息一下,却发现没有人留在身边伺候了,他突然想起来,上次定光说要帮他沐浴时,叫退了侍女,之后就只有定光一个人侍候他了,可是现在定光不在。
楚御靠在浴池里想了想,最终还是没叫人,自己泡在浴池里闭上了眼睛,楚御知道这些都谁不对的,他想将定光尽快忘掉,却发现,其实自己身边到处都是定光的影子。
定光说自己离不开主人,可楚御想自己何尝不是离不开他。
定光陪了他太久,久到早已习惯了自己身边有这麽个人有的陪伴,下意识地去想到他,楚御可悲的发现,想要改变一个习惯实在是太难了。
让楚御觉得烦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他想不过来,他有时候会想父皇将天下交给自己真的是个正确的吗?
年轻的帝王不禁怀疑自己。
事已至此,再想这些也是无用,与其胡思乱想不如解决问题。
青州军是父皇当年亲赐给外祖父的守卫军,战力强悍,不输天兴军,有了青州君的援助,再加上楚衡和定光不日也将到达,幽州那边应该是能扳回一局。
只是让他觉得心急的是,各部的守军和当地家主相互勾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彻底清扫守军,自己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助力。
楚衡记得岭南方家的老家主正是当年遇刺外祖父同朝为官时的好友,当时自己年幼不得父皇宠爱,朝堂动蕩不安,自己太子地位动摇,就是他帮了自己。
虽然老家主已经不是过问政事多年,但对于朝堂的威慑力依旧不减当年,找他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楚御次日便下令,年关将至,邀请各部家主前往京城一聚。
楚御的外祖父前几年已经致仕,楚御也念及外祖父母年纪大了,不叫老人家来回奔波,只书信往来变好,只是这次楚御要借由方老家主的势力光凭自己还是不够,还得需要自己外祖父亲自出面,才能放心。
写好信件让影卫前往青州交给外祖父,楚御不由得感到汗颜,自己已经继位三年了,于整顿朝堂之事还是要请外祖父出面,对自己甚是不满。
外祖父张老太师回信极快,不过几日时间久有了消息,老太师将亲自前往京城一趟,信中并未交代太多事,只是说一切等到了再说。
楚御也是明白外祖父的意思,涉及朝政之事由书信传递多少有些不安全,不过收到外祖父亲自赶来的消息,楚御便马上派了十名影卫前往接应,以防万一。
外祖父一旦离开青州,各部必定会收到消息,况且现在青州军也被自己调走,别的倒是不担心,最让楚御担心的是沈家。
沈柱国当年极力推举楚衡为太子,要不是当年刺杀一事涉及沈家,沈柱国身陷其中,沈家也不会那麽轻易被父皇贬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