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三个孩子围着孙氏说道了起来,个个满脸兴奋。
吃啥肉?孙氏被孩子吵的有些心烦,哪有钱买肉?红薯干都没卖出去!
没卖出去?
三个孩子面面相觑,看着脸色黑如锅底的孙氏,不敢再说话了。
白土顺掀开竹篓上头盖着的笼布,果然瞧见里头仍旧是满登登的红薯干,不由的抓了抓耳朵,咋没卖出去?
我哪儿知道!孙氏越发烦躁,咬了咬嘴唇,他们非说我这红薯干嚼着干,累的腮帮子疼,根本不如苏氏卖的红薯干好吃,压根就不买我的。
我就纳了闷了,这都是一样地里头种出来的红薯,一样法子晒的,为啥就说我晒的红薯干不好吃?
简直是欺负人!
想起集市上她争辩两句后,那些人说的那些难听话,孙氏就委屈的掉起了眼泪,凭啥就说我的红薯干不好吃,不买我的?
这白土顺手足无措的挠了挠头,半晌才低声试探性道,可能你晒得红薯干跟苏氏晒得不大一样?
有啥不一样?孙氏抽抽噎噎了许久,我看她就是摊在院子里头这么晒的,我也是这么晒的,她啥时候摆出来,我也是啥时候摆出来了,都这样了,还能咋个不一样?
难不成这晒她家红薯干的日头,跟晒咱们家红薯干的日头不一样?
也可能是这里头还有啥说道,是咱不知道的。白土顺道,这红薯干卖不出去就算了,咱们自己个儿吃,反正都是红薯,咋个吃都一样。
也只能这样了。孙氏抽了抽鼻子,抹了一把满脸的泪。
就这样吧,也别哭了,都还没吃饭呢,赶紧张罗张罗,咱们做晌午饭吃,等下午了还得去掰棉花花茬子呢。白土顺说着话的功夫,捋了袖子,把那一大筐的红薯干搬到了屋子里头去。
嗯。孙氏站了起来,往灶房走。
因为哭的太狠的缘故,眼睛整个肿成了杏儿,脸颊更是因为擦眼泪擦的泛了红。
可孙氏顾不得这些,满心思的还是想着这红薯干卖不出的事儿。
为啥,她晒得红薯干就卖不出去呢?
那苏氏晒得红薯干,为啥就能卖的出去?
这都是红薯干,有啥分别不成
孙氏满腹心思的,眉头都拧的老高。
吃完晌午饭,跟孩子们一块洗碗碗筷,苏木蓝便开始扎鸡毛毽子了。
------题外话------
感谢纯小白赠送的冰阔落,感谢黄月平、书友854****304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感谢所有投推荐票,比心的小可爱们
第110章 踢毽子
寻上一块旧布,先剪上几个圆圆的布片,包上分量够重的沙土缝合起来成扁圆的小布包,再将从老伯那里要来的鹅毛截掉底下空的那截,充当能够插入鸡毛的塑料管,末端以十字的方式,用针线缝制在圆圆的底座上头。
在鹅毛管里插上合适数量的鸡毛,再用线将鹅毛的那段管子缠的结结实实,这样一来,一个颜色绚丽,结实耐用且卖相极佳的鸡毛毽子便做好了。
苏木蓝上脚踢了两下,毽子上下翻飞,油光水滑的鸡毛在日头底下泛着五彩斑斓的光,十分好看。
四个萝卜头顿时围了上来,看苏木蓝在那踢毽子,一边帮着她数数。
九,十,十一
越数,孩子们的神情越精彩,夸赞声更是不绝于耳。
娘真厉害。
娘踢毽子太厉害了!
娘是我见过连续踢毽子踢的最多的
苏木蓝在萝卜头们的夸赞中,逐渐迷失自我,踢起毽子来也越发来了精神。
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苏木蓝看萝卜头们高兴之余,眼巴巴的看着毽子,将毽子收了回来,扔给了白水柳,你们先玩,鸡毛还足够的,还能再做一个呢。
好
萝卜头们应了下来,由白水柳领着,在院子里头踢起了毽子。
而苏木蓝则是按照刚才的方法,制作第二个毽子。
有第一个经验在先,第二个毽子做的更加熟练,且模样也更加好看。
毽子来咯。苏木蓝踢了一脚,将新的毽子踢了过去。
白立夏眼疾脚快,十分顺利地接了过来。
接着自己踢了好几下,且越踢也越发的熟练,大约觉得好玩,也模仿苏木蓝方才的模样,用力踢了一下,将毽子踢给了离她比较远的白竹叶。
白竹叶本来踢毽子就不大熟练,这会儿忽的看到一个毽子飞过来,闭着眼睛就来了一脚。
那毽子瞬间便高高的飞了出去,等到再落下时,已是到了白米豆的跟前。
白米豆铆足了劲儿的去接,结果这脚还没伸出去,那鸡毛毽子已经是落了下来,稳稳当当的停在了白米豆的额头上。
白米豆猝不及防,顿时愣在了原地。
大鹏展翅,且翘起了一只脚,额头上还顶着一个五彩斑斓的鸡毛毽子
包括苏木蓝在内的所有人,在愣了一下神后,爆发了响亮无比的笑声。
白水柳和白立夏是前仰后合,尽量让自己不笑趴在地上,白竹叶早已滚到了苏木蓝的怀中,让她帮着给揉一下已经笑痛的肚子。
连苏木蓝自己,都是笑的肩膀耸个不停。
白米豆这才反应过来,伸手一把抓住额头上的毽子,不成,咱们再来!
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只发生一次,所以绝对不能只有他一个人被笑。
白米豆攥紧了拳头,脚下的毽子嗖的一下,飞向了白水柳,白水柳立刻反应过来,又将毽子踢给了白立夏。
白竹叶见状,也顾不得在苏木蓝旁边撒娇了,蹦跶着就继续去玩踢毽子去了。
第111章 洗衣裳
四个萝卜头,可以说是沉浸在一场踢毽子的游戏中,满脸都挂着汗,但满脸也都是笑。
这才是孩子们该有的样子嘛。
苏木蓝笑眯眯的,把做毽子剩下那些不能用的材料给处理掉。
又跟孩子们玩闹了一会儿,见四个萝卜头玩的已经是满头大汗,甚至脸颊都热的通红,苏木蓝便喊四个孩子歇上一歇,喝点她冲的糖水。
水开后冲的,放凉后搁到井凉水里头冰一冰,这会儿喝起来带些凉意,却又不会太凉,正是舒服的时候。
四个萝卜头听话的喝了水,又按苏木蓝的交代进屋躺了一会儿,等天儿不太热的时候,又开始忙碌起来。
趁着天儿凉快,苏木蓝让白水柳领着几个孩子去地里头薅草,自己则是端着大木盆去村口的井边洗衣裳。
全家人的衣裳,量大,且这个时候的衣裳都比较宽大,且即便是细布,也因为这个时候纺织技术有限的缘故,质地并不如现代的轻薄柔软,都要偏厚许多,以至于搓洗起来十分费劲,不得不用搓洗和捶打轮流来的办法来洗净衣服。
好在苏木蓝通常会一两天换洗一次衣服,衣服没那么脏,且这个时代也没那么多顽固的污渍,洗起来还算简单一些。
水柳娘,又来洗衣裳啊。
水井边儿有许多妇人,三五成群的,一边搓洗衣裳一边先聊天,看到苏木蓝来了,热络的打了招呼。
哎。苏木蓝应了一声,寻了个地儿,放好了木盆,摇了轱辘,打了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