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吃过早饭,顾筠在周铭的强烈要求下,穿上了初冬的薄棉衣,拿上攒的十几颗鸡蛋,领着周宵往谷媒么家去了。
“谷媒么,在家吗?”周宵敲了敲门,询问道。
门里传来了脚步走动的声音,“来了,来了,哎呦,原来是顾夫郎和宵小子呀,快请进,快请进。”
顾筠让周宵将鸡蛋并一百文钱递给谷媒么,温声道:“清早打扰谷媒么了,这次来是想请谷媒么您帮我家宵儿说个媒。”
谷媒么笑眯眯的接过鸡蛋和银钱,“哎呦,就这事儿哪里用得着拿什么鸡蛋啊,真是见外了。”
又喜声道:“这可是大喜事啊,不知要说的是哪家的姑娘哥儿啊?”
顾筠笑道:“村长家的喜哥儿。”
谷媒么愣了下,转而笑道:“哎呦喂,喜哥儿啊,真是好眼光,单从样貌来说和宵小子配极了。”
“这次来除了请您做媒,还要问下您,下聘需要准备些什么,我和他爹爹对这些都不熟悉,怕准备错了,怠慢了谷家那边。”
“这也好说,大体上就是准备些米面布匹鸡鸭猪肉,要双数,有心的话再加上一对大雁或者给小哥儿买个银饰就行了,哦对,还有聘金,小哥儿三两银子就够了,咱们农家人没有镇上那么多讲究。”
“哎好,那就等九月二十八那天劳烦谷媒么一趟了。”
“客气客气。”谷媒么笑着摆了摆手。
回到家,顾筠从卧房拿了十两银子出来递给周宵,“明日一早你就去镇上一趟,把需要准备的聘礼,除了猪肉和鸡鸭外,其他的都买回来,至于大雁,你和你爹的箭术似乎都不怎么好,镇上估计也没有卖的,就不要这么麻烦了,就给喜哥儿买双银镯子吧。”
顿了顿,顾筠想了下,又加了句:“买大些。”
周宵暗道,“什么叫箭术不好啊,我还是比老爹好些的,小爹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呀。”
接过银子,周宵道:“谢谢小爹。”
去镇上买东西的那天是个好日子,万里无云,秋高气爽,周宵背着竹筐,步伐轻快的往镇上赶去。
到了镇上,周宵直奔首饰铺,买了双刻着稻谷样式的银镯子,小爹给的银子直接去了一半,等把其他的东西买齐,手里只剩下了三两三钱,周宵不由感叹道:“娶个亲还真是花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