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两分钟后,沅昭拿开手,换另一只。
秦暮归换上另一只手腕。
又过了两分钟,沅昭收回手,思考片刻才道: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心律不齐,是你经常熬夜的缘故。再就是湿气重,脾胃有些上火。总得来说就是脾阴虚。
秦暮归:我不信。
沅昭只顾着思考秦暮归的身体状况,所以没看到秦暮归的反应,你这种情况不严重,多是山上的环境和熬夜缺觉导致,另外就是吃肉吃多了,只要在这方面时常注意就行。
说到这里沅昭吸了吸口水,瞧瞧人家都能吃肉吃到上火,而她们家连吃粮食都吃不起。
人跟人真是不能比。
一边将秦暮归的脉象记在心里打算回去写在纸上供以后研究,沅昭一边又补充道:倒也不用吃药。可以泡些下火的菊花汤。
秦暮归不相信自己体虚,所以选择性忘记沅昭刚才的诊断,只回答她的最后一句话,我明白,我不吃药。他又没病吃什么药?
不错。听到这话沅昭投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讳疾忌医不是好习惯,但一有问题就想着让大夫开药吃药也不好。是药三分毒,听大夫的话再好不过。
秦暮归:总觉得在内涵我。
行了!沅昭拍拍手,从衣兜里拿出一盒祛疤膏。
这是柳氏说什么也让她随身携带的东西,说是万一在山上磕着碰着了随时能用,以免身上留疤。
这个是祛疤膏。沅昭视线落在秦暮归一侧的手背上,那里有一道挺显眼的疤,抹上后多则半月就能见效。
秦暮归手没动。
沅昭眨眨眼,不收你钱。算是报恩。
秦暮归伸手,接过祛疤膏捏在手心里。抿了抿嘴角,他心道,自己不是因为银钱才不接。
抬头看了眼天色,沅昭拎上药篓,每隔十日过来找我把一次脉,就在这山上。
对上秦暮归惊讶的眼神,沅昭说道:不会耽误你的时间。我总要看看后续你的身体情况才行。身为一名大夫,必须要对经手的每一位病人负责到底。
而且这还是自家三条人命的救命恩人,那就更要认真对待、负责到底了。
见秦暮归不言语,沅昭冲他摆摆手,回家吃饭了,以后见。说完她过去找几个侄儿,下山回家。
秦暮归愣神好一会儿,等看不到沅昭的身影,才反应过来自己十日后多了一项事情。
**
冯家老宅。
午饭时桌上只有柳氏、沅昭和大房的孩子,冯大山和大房夫妇去镇上卖豆腐还没回来。
沅昭匆匆扒拉两口面条就回了房间。
她爬上木床将自己蒙在棉被里,悄悄唤出绝世神医系统,刚才在山上给秦暮归把脉后系统发出了提示音,提示解锁了新的药方止血散和金疮药。
这两味药方的功效略有重合,不过非常实用,无论家用还是卖出去都可。
看了下两种药散所需要的材料,都是较为常见的草药,沅昭打算下次去镇上前多做些出来,卖给济世堂,然后买上几斤猪肉好好吃一顿。
虽然不能体会什么叫吃肉上火,但好歹也可以解解馋。
将两张药方倒背如流,后又研究半个钟头,沅昭琢磨开改进药效的问题。
其实在得到祛疤膏的方子时她就有了这种想法。
学不是目的,学会也不是终点,将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加以理解利用才算合格。
她运气好,第一次就得了绝世神医系统这样的金手指。
毫无疑问,医术是非常实用的技能。如果她能将这项技能掌握,对于以后的任务绝对会有极大的帮助。
哪怕到了快穿系统说的修真、西幻和星际等世界,医术里最根本的原理也可以加以利用,对学习这些世界中的医术也有助益。
沉下心来,沅昭试着改进止血散的药效。将脑海中至今学习到的各种药材效果一一拉出来,再逐步加上用药的原理,对比着系统提供的止血散药方,沅昭最终确定下其中一个方子。
方子被确定下来那一刻,神医系统出现反应,原本止血散的名字变成[基础止血散],泛黄的药方左上角出现一个活页夹,单张的药方下出现另一张页面的边角。
沅昭试着翻开,果然下面就是她改进的止血散药方,不仅将材料列出来,还在名称[止血散]后面标上了[改良]二字和绿色的[10%]。
沅昭托腮思考,这意思就是药效提升了10%?
这神医系统和快穿系统一样,沉默寡言,后者好歹还能开口说话,前者只会发出提示音,在系统功能方面更是连文字介绍都懒得展示。
就全靠蒙。
结果还算不错。
沅昭盯着10%的字样看了片刻,满意过后又开始叹气。药效确实提升了没错,但这张方子所需的药材却更加难得。
简而言之就是成本大过收益。
外头院子里传来动静,应该是冯大山他们卖完豆腐回来了。关掉面板,沅昭跳下床到院子里,爹!
打一进门冯大山的视线就一直在寻找沅昭,听见沅昭喊自己,他乐呵地从袖口掏出一个大油纸包,爹买了镇上的夹饼,还热乎着呢!
沅昭摆摆手,她才刚吃过面条现在不饿,爹你留着吃。我有事情跟你说。
冯大山可舍不得吃,他把夹饼给了柳氏,老婆子,晚上热给昭昭。转过头来,他笑得一脸褶子,啥事跟爹说啊?
爹你明天还去镇上卖豆腐吧?沅昭说,我记得镇上有一间书肆,你明天帮我在里面买一刀纸和笔回来吧?
哎哟,那玩意可死贵了!大王氏猛地惊呼出声,昭昭你要那玩意干啥啊?
冯大山也摸不着头脑,可以是可以。但是爹见过族里以前的秀才爷说,笔墨纸砚都是一套一套的,缺哪个都不成?昭昭你只要纸笔吗?
都要!沅昭点头,最次的那一档就行。说完,她余光瞥见从屋里出来的大宝二宝,又说道:纸多买几份,笔也多买两支。
柳氏注意到了沅昭的视线,立马就反应过来,出声问道:昭昭想让大宝二宝进学?也不是不可以。
如今家里做豆腐卖豆腐赚了银钱,若是过两年能攒下些来,送一个孩子去书院,说不定还能改换门庭?
冯友光愣了一下,手里的竹筐当啷一下掉在地上,进学?
大王氏张了张嘴,夫妻俩如出一辙的震惊,进学?
咱家要送大宝二宝去进学?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不可置信。
柳氏拧眉训了一句,看看你们成什么样子?!
自然不能、也不是现在就送去进学。
当他们冯家是什么豪门大户么,一个娃子进学都吃不消还想送两个?
冯大山也道:你娘说得对。咱家家底不厚。何止不厚,几乎相当于没有。
也就是近日来沅昭没有生病,否则家里那几个银钱还不够她吃一顿药的。
送一个已经是强撑。而且到底送不送还得看看年前能攒下多少银钱。
作者有话说:
马上二更
第27章
一个也行啊!
冯友光在心里大喊。
读书科举改换门庭, 哪个农户人家不奢望?
就算家里娃资质愚笨科举无望,进学两年好歹也能识得几个字,往后去酒楼或者商铺做管事账房, 不止舒服清闲, 每个月拿的银钱也比在地里忙活要多。
要不是先前家里贫穷,冯友光连想都不敢想这么好的事情。
如今被提起来, 冯友光心里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更加卖力种地做豆腐才行,赚来银钱供一个娃进学。
大宝二宝人还是懵的。他们俩在村里四处玩耍时,倒也听到过哪家哪家的儿子去了书院,小考得了哪个名次, 下场又考了童生还是秀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