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传说各路诸侯聚兵于沧州,打着反对复朝的旗号,聚起了一方联军的声势,其声势之大,竟有几十万兵马之巨。
然而,光说不练假把式,光听不想自然笨。
说诸侯们聚兵于沧州,可不是几十万兵马都塞在沧州城里,否则别说韩昭不答应,就是沧州城里的百姓早该闹翻天,要真那样的话反而助涨了韩昭复朝的民望。
因此各路诸侯的兵马皆在沧州城外,而根据奉天所查情报,袁家的兵马就在沧州北岭一带,往北即可直入新州,直达上江。
了解到这些后,孙倩当即无言以驳,但她也表示自己没办法主动联系到张公,无奈也只能请大伙在客栈里静等。
很快,天色见晚,华灯初上。
上江城中热闹不歇,灯红酒绿上台面。
坐在楼下客堂,借门前景象窥见一角霓虹,隐约听得白天的庆典在入夜后更加充满活力,成群结队的青童学子在街上颂诗读词,奶声奶气,好听之极。
韩昭边听边饮,几杯下肚便觉着腹中火辣,恰好减去秋日的阴凉。
孙倩本欲外出,下楼来见到韩昭,犹疑片刻后便上前来:“你在等我?”
“不算,但来的正好,坐。”
眼看着韩昭给她翻杯倒酒,孙倩将信将疑的落座,却听韩昭率先问说:“外头的活动一茬接着一茬,是上江的习俗,还是谁人刻意的安排?”
孙倩一想,往门外听了听:“上江城里总是很热闹的,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各样的庆典会从早排到晚,走到哪都不缺吃喝耍乐。”
“不过…”
孙倩撇了眼韩昭,抿了口酒:“往年里,街上可不见那么多学子。”
韩昭点点头:“那就是君明学府的手段?”
孙倩沉默着没有回答,也许是说不准,也可能是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