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炮灰是满级大佬[快穿] > 炮灰是满级大佬(22)

炮灰是满级大佬(22)(1 / 2)

直到坐上去赶地铁的公交车,小张还是觉得有些不习惯。

不只是因为公交车上除了乘客就再也没有人了,更是因为在原本应该坐着司机的地方,连驾驶汽车的方向盘都没有了。耳边是轻缓的音乐声,间隔一段时间会有一个好听的女声会播报站点。

如果是从前,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就连耳朵都忍不住有些刺痛。

但是如今却觉得,坐在公交车上,就像是在一个咖啡馆里面。

宽敞的座位,悦耳的音乐声,舒适自得的乘客。

再也没有乘客们因为拥挤公交车上散发着各种难闻的气味,也没有车子因为时不时忽然的刹车乘客们或者司机的叫骂声,就连车子外面也只有间或鸣叫的鸟声,而没有了重复不断,无休无止的汽车喇叭鸣笛声。

小张闭上了眼睛,静静地等待车子到站的那一刻。

像小张这样一下子没有习惯过来的人不在少数。

如果是天天出门的人还好,总有那么一个适应过程,但是如果是每天宅在家里面的人,隔个一年出来,说不定就以为自己是不是忽然穿越了。

不怪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实在是因为A省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所有的公路全部翻新,一共被分成四个车道。第一是公交车道,第二是私家车车道,第三是专用车道,也就会让救护车警车那种车子行驶的,第四是出租车道,和原先的出租车差不多一个意思。

除了专用车道的车和私家车道的车是有另外的方向盘的,公交车道和出租车道的出租车都是没有,而且后者都是没有司机的。

再一看不管是什么车,这些车都和以前的车完全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当初普及新能源车这件事情政府是大力实施的,原先有车的人按照车子的不同可以换不同等级配置的车子,如果不想换那就多退少补,不过毕竟都是二手车了,必定是根据新旧程度来换算的。

政府也不会亏,因为换下来的车子可以把里面有用的东西拆下来,也可以把他们卖给发展技能落后的国家,总会有他们的去处。

领导者们都不是目光短浅之人。

他们清楚的明白,普及的时间越久,他们造成的损失反而就会越大。

A省属于最新的测试点,而可喜可贺的是,和原来的预测一样,交通完全改革后的A省在度过了原来的适应期之后,A省的空气环境,以及交通事故都以肉眼的大幅度改善。

人们的出行也是变得比以前更加要方便了。

更是有人说,在上一次蒸汽机发明出来后,这是人类科技文明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标志着人类似乎真的进入了完全科技时代。

但是坏处也是有的。

主公路在A省的范围上是特别大的,就连农村里也有,而无人驾驶车是直接停靠在主公路旁设置的各个专门停车站点的,但是私家车就不一样了,即使在主公路上一律禁止手动驾驶,但离开了主公路,他们还要停到自己的车库去。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私家车依然可以买,而且无人驾驶都是配置好的,但是购买私家车之前一定要先去驾校学习。

而A省驾校目前的学习几乎都是实打实的,理论书再也不是考及格就好,100分必须要满分,并且实操也要达到十位考官觉得优秀才可拿到驾驶证。

另外拿到驾驶证还不够,之后的每年不管你开车没开车,都要再去考试,通过了驾驶证可再通行一年,不通过就重新考试。

不过让人唯一安慰的是,在A省考驾驶证不用交学钱,属于省内义务教育。

可是这对于死命学开车只为了最后停一个车库的学生们来说,并没有觉得太好受。

或许也只有在他们开出外省,再次握上方向盘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曾经驰骋马路的快感吧。

这样的吐槽并不少,甚至有的UP主还专门拍了一档A省学车视频上传到了网络上,没过半天A省就荣获了驾校中的魔鬼这样类似称号。

每一个在A省苦苦学习车技的A省子民们心中都把那个开发无人驾驶车的不知名家伙问候了一顿。

而不嫌事大,自我迷惑危难还离我很远的乐观吃瓜外省人们并不知道,就在这一天,冯秘书长在看完了市长递上来的有关A省交通和环境报告表之后。

思考片刻,决定再写一份推行全国的申请报告。

好事情当然要惠及全国人民呀!

第35章 第一个养老世界【35】

晏陵算了算时间。

山里的路按照A省的速度估计明年的时候就全部造好可以通行了。

晏陵并没有参与之后的实施运用规划, 但晏陵还是一眼看出了如今设立多个车道以及驾驶证难度升级这些措施背后的含义。

其实这一点政府做的十分巧妙。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国家方面的人最后的想法应该是想要使除了专门的人员开车外,最好其他所有人都使用无人驾驶车子, 这样不仅能空出多余的车道,还能使交通管辖得到更好的管理。

可是如果真这么做了, 群众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反抗之声,大部分人会认为剥夺了他们的一些权力。

不过, 如果增加了驾驶的难度, 就不一样了。

许多人会觉得很麻烦最后自己选择放弃, 而如果不放弃的也行。

毕竟要熟练开车的驾驶员也是要存在的,但是留下的只需要精益求精的那些就行了。

晏陵继续思考。

另外,这个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国家,人们可以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行走与生活, 当外国的人习惯了我们国内的生活方式, 难免也会希望把这种方式引进他们的国家, 或者对比之后直接选择留在我们国家。

这种后续的影响也算是一种侧面的人才引进方式吧。

课堂上晏陵看着黑板上的生物题发着呆。

老师虽然看到了但直接装作没有看到。

或许这就是好学生的特权。

晏陵看着窗外, 那里几只小鸟正叽叽喳喳, 看上去很热闹的样子。

一年的时间啊!

晏陵的右手慢慢地转着笔。

现在他已经高三了, 正好他还有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要参加高考。

他的存款之前都买了地,虽然现在都在晏父的名下,但是晏父说等到他成年了就会把地都转到他那边去, 加上那个小饭馆也是。

晏父说,他的东西都是儿子的。

再加上他年纪也不算小了,说个不好听的, 就怕有什么意外, 但是儿子比他懂得多, 放在晏陵的名下他更安心。

因为山里造公路的原因, 有些有头脑的人也开始买地了,但是他们发现地势最好的那一片地早就被人买光了。

晏父虽然不懂,但是他知道儿子懂。

所以在其他人通过关系知道地是晏父的想要劝服晏父卖地的时候,晏父全部通通拒绝了。

当然也有着想通过权势的关系逼迫晏父卖地的,但是还没有开始,家里面的大人们就让这些小辈们停止这个想法。

害得好多人以为,晏家是不是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这么穷困。

这么一想下去,越想越觉得可信。

毕竟一般人会有那眼力见?

在众人都不知道这犄角旮旯的大山有一天有可能富裕起来之前,会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地?

肯定人家比他们还要早有了内幕消息。

再一听这晏家人的发家史,有人甚至觉得这晏家说不定就是小说中没落的隐世家族。

虽然人少,但是基因好。

你看那晏陵不就像是个全才一样!

寒门出贵子,那也要寒门的前身是贵族才行呀。

而之后晏家能够先一步知道大山要修公路,提前获得商机的原因也就顺理成章了。

总而言之,地的话已经买的差不多了,现在如果再买,虽然价钱还是可以,但是建造规划起来也是很费心神的。

晏陵表示自己只需要他家那座山包括山脚下的部分地就行了。

地有很多用处,可以造房子,也可以种东西。

理想上,晏陵是想要造房子的,造一幢实验楼。

不过不管是一个房间还是一栋大楼,造起来其实都不是事情,麻烦的是房子里面的实验器材与资源。

冯秘书长的那句话说得很对,国内最好的科技的确是在A省,目前也只有A省的实验室能让他在里面尽情地做实验。

所以实验楼还是等等吧。

先把它的位置空下来。

那么,剩下来就是种田了。

晏陵用笔在白纸上随意涂鸦。

种粮食?

可行,但收益和价值不大。

不,等等!

最新小说: 人间七事 止于春 当我成了渣攻的工具人女友[穿书] 伪装入戏[娱乐圈] 好凶 山间珊瑚 冰霜美人 失路 蜚蜚 公主从良之忠犬侍卫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