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不可能全都成功考上陈颂的研究生,甚至有可能所有人都没考上,但至少他们经过努力之后,肯定会取得比没有努力更好的成绩。
哈明宇已经决定,就算这次没有能够成功考上,他也不会放弃,或者明年再战,或者选择其他的导师,等到考博的时候再战。
陈颂要招研究生的消息也不只是在国内流传,国外数学界很多学者也都知道了,包括加兰教授在内的很多学者都来电话询问陈颂是否愿意招收海外的留学生。
陈颂一开始其实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接到了几个电话之后,他只好又去找智院长商量了一下,而这样的事情智院长当然不会拒绝了,外国的人才也是人才的,到时候说出去也是从京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而且数学这样的学科也不用担心什么保密性之类的问题。
智院长唯一的要求就是,陈颂招收留学生的话,不能占用国内学生的名额,毕竟京华大学还是夏国的学校,还是会偏向本国的学生的。
陈颂考虑过后决定招四个学生,国内两个,国外两个。
这之后陈颂就陆陆续续就收到了很多国外学生的带各种推荐信的简历,很多学者确定了这个消息之后,就给自己觉得适合的学生写了推荐信。
幸好陈颂现在有杨然可以帮忙处理这些事情,才没有被这些简历给淹没了,只需要看杨然挑选出来的那些就可以。
而等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暑假差不多就开始了,今年暑假陈颂和童一淮空出一些时间回了一趟陈家。
主要是因为陈新雨的高考成绩出来了,经过和她的好闺蜜李悦的共同努力,她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居然都考上了重点线,虽然超出不是很多,大概只能选择双非的学校,不过这对陈新雨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
陈家人也很高兴,陈献和王华凝还想给她办个隆重的升学宴,不过被陈新雨坚决地拒绝了。
看着被父母派过来当说客的哥哥陈颂,陈新雨直言不讳地说道:哥,你别劝我了,我不会同意开这个升学宴的。当初你办升学宴是以高考状元的成绩,而我和你差太远了,我自己并不觉得什么,但我知道那些来参加升学宴的人,总会有喜欢和拿我们比较的,这当然是他们的问题,可我还是会不舒服。
陈颂也不介意,说道:可是就算你不办升学宴,他们还是会在背后说,说不定还会议论,因为你成绩不好,所以爸妈不重视你这样的话。
陈新雨两手一摊,说道:这我无所谓啊,反正他们议论他们的,我又听不到。可要办了升学宴,他们搞不好还要当着我的面说,我还不能生气,生气还要被说脾气不好,我可不受这气。而且,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我这个成绩办升学宴挺社死的,你们还是放过我吧。
陈颂认真地看着陈新雨说道:我们也可以少请一些人,不请那些喜欢嚼舌根的。我想知道你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你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不想办,那我们就不办。但如果你只是担心别人的议论,那没必要,这是一件好事。
陈新雨很肯定地说道:哥,我是真的不想办,我这个成绩又不是多好,还要半个升学宴大肆宣扬,太羞耻了。
陈颂观察了一下陈新雨的脸色,觉得她并没有任何勉强,才点点头说道:那行,你有决定就好,我去和爸妈说。对了,你决定好要报什么专业了吗?
陈新雨点头说道:我已经决定了,我要学金融。
家里母亲王华凝就是金融出身,目前在银行工作,陈新雨选择金融专业也算是女承母业,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金融和商业也算是沾边,陈家也小有产业,陈颂以后肯定不可能会继承家里的产业,如果陈新雨能够学出个名堂来,今年继承家业也很好。
陈颂并不在意妹妹选择什么专业,只要她喜欢就行,只是说道:这样,那我回头问问你这个成绩金融专业的话报什么学校比较好。
陈新雨闻言笑嘻嘻地挽着哥哥的手摇了摇,说道:哥,那你顺便也帮小悦问问呗?她和我一样,也要报金融专业。
毕竟是自己的粉丝,还是陈新雨的好朋友,陈颂便也答应了下来,问了李悦的具体成绩之后,就离开了陈新雨的房间。
陈颂和童一淮没有等到陈新雨她们填志愿,只在家里呆了一个星期就返回了幽州市,他们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也不好长时间离开。
陈新雨录取的学校并不在幽州市,虽然陈颂也希望妹妹能够在幽州市上学,也方便他能够照顾,但以陈新雨的成绩和选择的专业来说,最适合她的学校并不在幽州。
而她的好闺蜜李悦也上了和她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因为是一起去报名的,还被分到了同一个寝室,这让她们的家人都放心了许多,两个女孩子在大学里也可以互相照顾。
第091章 同行评审 三合一
新的学年, 京华大学又迎来了新的学生,童一淮今年也新招了两个研究生。
不过他今年的情况和去年也差不多,报考的学生都不算是特别优秀的, 今年刚招的两人都来自国内其他名校,一个叫郝奎,一个叫黄凯。
对比去去年, 童一淮已经熟练多了,考察过两人的水平之后,依然给他们列了一张书单让他们自己看书,又不懂的先去问两位师兄, 如果武默和陶离也无法回答再来问他,同样是每周考察一次学习进度。
陈颂今年也招了四个研究生, 两个国内的, 两个国外的留学生。
两个国内的学生中就包括陈颂粉丝后援会的成员哈明宇, 不得不说他的智商确实远超常人, 一旦认真起来很快就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
知道他得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哈明宇的家人才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对此自然是反对的, 他们并不希望哈明宇去做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情,最好他什么都别做只要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就好, 反正他们家有钱养得起一个闲人。
然而在哈明宇闹了一场之后, 他的家人还是无奈的妥协了,只是不免心里叹气, 为什么他们家的小儿子就不能安心地做一个纨绔子弟呢?
那些为家人的纨绔子弟伤脑筋的人如果知道他们的这种想法, 怕是会气得想要打人。
另外一个国内的研究生则是陈颂带的那个班级的学生, 名叫白正明, 他本科阶段成绩优异, 属于本校直研的研究生。
而两个国外的研究生则是一男一女,女性叫安拉米雷斯,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是加兰教授推荐过来的。
男性叫利安德尔普卢穆伊,本科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为他写推荐信的是另外一位菲奖得主,和陈颂的交情不算很深厚,但学者们交流,尤其是顶级学者们的交流有时候就是这么一回事,并不需要双方有多么深厚的关系,只要看到对方的学术论文就能对对方有些了解了。
顺便一提,巴黎高师这名字虽然听起来像是个二流师范大学,但其实妥妥的是一所世界级的名校,尤其是它的数学系非常出色,这个学校出过14位菲奖得主和13位诺奖得主,比如学数学的学生都认识傅里叶就出身于巴黎高师,罗曼罗兰也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
和童一淮比起来,陈颂学生的质量就高了,菲奖得主的加成还是很好用的。
陈颂考察了一下他们的知识水平,发现他们都已经有开始进行数学研究的能力了,甚至于除了哈明宇之外,都已经开始了研究的尝试。
当然,他们的知识面还是有些欠缺的,毕竟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的东西其实还不是很多,而他们所掌握的很多知识都是凭着自己的兴趣进行的自学。
陈颂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同样给他们列了一份书单,然后说道:除了哈明宇之外,你们的都已经有了开始研究的课题,你们继续那些课题的研究,回去之后写一份开题报告并且列一份经费的预算清单给我。哈明宇也是一样,回去好好想想你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如果实在没想法也可以跟我聊聊。
学生们都是眼前一亮,白正明他们之前的研究都是出于兴趣自己私下的研究,至于申请科研经费那时完全没有想过,他们也申请不到,要知道就算是学校的教授想要申请经费也没有那么容易,科研经费毕竟是有限的。
而且虽然研究生帮导师干活是能拿工资的,所以很多研究生博士生直接管导师叫老板,但是像陈颂这种不仅不需要学生帮忙打工,还开口就给科研经费的倒是就真的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