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恢复经济,老朱确实采取了许多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的措施。}
{比如为了解决百姓的穿衣问题,在洪武元年发布硬性命令}
{凡农民家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
{如果有田十亩以上,则种植面积加倍。}
{各级官员要亲自督察,如果不种桑树,就罚他交绢一匹,不种麻和木棉的,罚他麻布、棉布各一匹。}
{这一规定,要求全国统一执行。}
{不几年时间,全国的桑、麻、木棉产量就翻了几番,有效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
{不过,就像他的强制移民一样,朱元璋的惠民政策也是全国一刀切,并且以国家暴力作为执行力的后盾。}
{这种粗糙的计划经济方式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中国地方之大,许多地方不适合种桑、麻、木棉,但是皇帝命令一下,种也得种,不种也得种,如果不种,惩罚性的课税必不可少。}
{你像南边诸省如福建气候土地条件当时就不适宜植棉栽桑,可是仍然得上交绢布、棉布。}
{再如河南,种不了桑,直接就演变成了一种税收。不种桑、不织布,每年却还得交绢布税}
(朱元璋的计划偏好,但经济指令详细刻板到令人无法接受。}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脸上带了一丝怪异。
他也是走南闯北的人。
地头上的百姓是什么心态他还是有一些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