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刘丽红吃了四片安眠药没多久就睡着了,她醒来天已经黑了,她感觉自己的病似乎好点了,但一下床走动,还是浑身没劲儿,还是有点喘。
胡秋芳端来热馒头和小米粥,说道,妈,你是先吃饭还是先吃药啊?
刘丽红最喜欢吃白面馒头,她很会蒸馒头,蒸出来的馒头个个蓬松煊软,咬一口还带着明显的甜味儿。
她和面的时候放了糖,糖是她偷的。
先吃饭吧!
刘丽红这会儿其实没啥胃口,但还是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碗小米稀饭。
吃过饭又吃过两片安眠药,刘丽红很快又睡着了。
第二天她还是这样,吃了药就困,醒了觉得病好点了但一走动还是喘,晚上她吃过药睡到半夜忽然醒了,胸口憋气憋得难受,喘得都躺不下了,坐着坐到了天亮。
第三天刘丽红的脸色明显不一样了,她吃了药也睡不着,喘息声也越来越大。
黄医生给开的药片吃完了,刘丽红有气无力的说道,秋芳,你再去拿点药!
胡秋芳看到她病的这么厉害也害怕了,这回直接去找黄医生了。
你说啥,吃了药还更重了?
胡秋芳低下头,说道,喘得快上不来气了。
那不应该啊,镇上的医生说,这药治哮喘特别好用,秋芳,走,我去你家看看!
黄医生一看刘丽红的脸色就觉得不对,用听诊器仔细听了听,又拿出体温计量了量体温。
果然体温很高,三十八度多。
他接连摇了好几下头,对刘丽红说道,你这太严重了,光吃药是不行了,你赶紧去镇上打吊瓶吧!
黄医生医术不高但向来很谨慎,凡是吃了药片还不好的他都赶紧劝人家去镇医院,生怕落下不好的名声儿。
刘丽红从小就有这个病,习惯了也就不太当回事儿了,特别是她这两年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年就犯上一会儿,吃上几天药片就好了,但这次不对,她自己感觉也特别不好。
她的泪水扑簌扑簌的往下落,一边喘息一边央求道,老黄,你去跟队长说,让队里的牛车送我去镇上行吗?
黄医生皱了皱眉,他和胡老大生前关系很好,但胡老大那么年轻就死了跟王丽红又脱不开干系。
胡秋芳也说道,黄伯伯,求你帮帮我们吧!
黄医生叹了口气,看在孩子的面子上答应了。
以前村里有人生病,用队里的牛车送过去,有这样的先例。
过了一会儿,黄医生又匆匆忙忙回来了,牛车就在门口,快收拾一下走吧!
刘丽红和胡秋芳已经收拾好了,提着一个小包袱坐上了车,黄医生并没有上车,掏出口袋里的两毛钱递给了胡秋芳,然后转身走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特别是刘丽红这样不守妇道的寡妇,能不沾就不沾。
牛把式孙大爷拉着她们赶到镇医院,看她们娘俩儿实在可怜,跑前跑后帮着办好了出院手续,才驾着牛车走了。
刘丽红到底年轻,在镇医院打上吊瓶,第二天就好多了,第三天就好得差不多了,大夫说再治疗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眼看着妈妈一天天好起来,胡秋芳一方面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却隐隐有些失落。
这天上午,刘丽红打完了吊瓶,找护士借了纸笔,歪歪扭扭的写了一张字条,说道,秋芳,你去一趟镇上的面粉厂,去找一个叫武连方的叔叔,把这个字条教给他!
胡秋芳不知道镇上的面粉厂在哪,但还是接过纸条去了。
她口袋里有两毛钱,是来之前黄医生给她的,她妈妈没提,她也没上交。
这天是星期天,街面上人比平时多,但打听了人,一路小跑着走到商业街,揣着两毛钱进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面绝大多数的东西都要票,但也有些小零嘴是不要票的,胡秋芳买了五分钱一根的果丹皮,还有五分钱一包的豆腐干,看着手里的两小包食物,胡秋芳很开心的笑了笑。
一边走一边小口小口的吃,果丹皮和豆腐干都吃完了,她也走到面粉厂了。
门卫看到她是个小孩儿,没让她去车间乱找,而是亲自去把武连方叫来了。
武连方又高又胖,因为刚从粉碎车间出来,一头一脸的白面,他看了看眼前的小姑娘,好奇地问道,你找我?
胡秋芳点了点头,把刘丽红写的纸条递给他。
武连方老婆死了还不到一个月,但之前他老婆已经病了很多年了,俩人也很多年没有夫妻生活了,家里人给他找的几个对象他都没相中,倒是和刘丽红一见如故,俩人才刚好上没几天,他一听刘丽红病了也有点着急。
你是丽红的闺女,你妈病的重不重啊?
胡秋芳说道,前两天重,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武连方这下不急了,说道,你先回去吧,我下了班儿就过去!
天擦黑的时候,这人果然来医院了,提了半网兜东西,有麦乳精,还有水果和罐头。
第二天,刘丽红出院了,她住院一共花了十三块,这钱是武连方帮她出的。
武连方骑着自行车,胡秋芳坐在前面的大梁上,但越走她越觉得不对,妈,咱这是要上哪?
刘丽红在车子后座上笑了笑,说道,去南山村啊,去你武叔叔家呀!
胡秋芳小声说道,干嘛不回咱们自己家??
刘丽红提高了音调,回家谁照顾我,你照顾我啊?
作者有话说:
女主没有上帝视角,书里的情节目前全部都还没有发生。
第15章 、真假女主
许沁做的喜服那两对新人很满意,尤其是她好大侄孙的未婚妻,穿上后简直满意的不得了,没过几天,还帮着介绍了一单活儿,虽然只是简单地做个上衣,但不管咋说,加上之前的钱,许沁手里现在有二十多了。
有了钱,她就能去镇上买东西了。
这天她起了个大早,把大国和二强都薅起来交代了一番,然后跟大伯子借了自行车,骑着车来到镇上,肉店开门早,门前已经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
卖肉的大姐还记得她,轮到许沁的时候主动问道,你要买什么肉?
许沁说道,要四个猪蹄。
卖肉的大姐笑着说道,你来的倒巧,今天猪蹄来的多,不然不能卖给你!
其实她说的这是个便宜话,他们肉店每天来的货是定量的,其中各种肉,排骨,大骨头,猪下水都是特别受欢迎的,尤其是大骨头和猪下水,不要票价格也不算贵,几乎是一开门就抢光了,或者被他们内部给提前卖掉了,唯有这猪蹄,不太受老百姓的欢迎。
老百姓不咋喜欢吃,猪蹄自然就卖的慢些,但一般到中午也都卖完了。
许沁买完猪蹄又去供销社买了几卷缝纫机需要的线,这个是不要票的,她围着青山镇转了一圈,没发现一个私人卖东西的小摊儿,看来现在形势还是很紧张的。
骑着车子返回西山村,回到家才八点多。
孩子们早都起来了,三刚和四丽在院子里玩儿,二强在烧火,大国正在对着一碗面糊发愣。
他本来是想做疙瘩汤的,妈妈做的时候,他已经仔细观察过好几次了,自以为会做了,没想到往面里倒水的时候,手一哆嗦半碗水都进去了,他用筷子搅来搅去,搅成了面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