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刀(18)(1 / 2)

又挑了一块白色格子的布头,觉得差不多了。

许沁只挑了四种布,朱桂玲挑的就多了,花花绿绿的七八块布,都是只有一米左右的。

她看到许沁已经挑完了,赶紧说道,妹妹,你看我挑的这些布料咋样?

许沁压低声音说道,二嫂,挑大的!

原身和程厂长本来就不熟,这样的人情只能用一次,买废布自然也就是一锤子买卖,能多买就多买点。

过了一会儿,俩人终于挑完了,李主任出去了,另一个仓库管理员过来给她们量尺寸,收钱。

这人看到许沁挑选的两卷布,不由感叹许沁实在太会挑了,这两卷布是昨天临下班车间才送过来的,没有大的瑕疵,就是印染车间颜色给弄废了,布面都是好好的,这么大一块料子本应该送到里面库房的,他着急下班,就随便扔在外面地上了。

许沁挑的布加起来二十六米,一共是三十九块钱。

朱桂玲大大小小□□块布,加起来才十三米,一共是十九块五。

二人买完布料没再去五金厂的家属院,而是直接回河东村了。

许沁带来的四个孩子,许二哥家的四个孩子,一共是八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儿,热闹的很。

四丽跟两个表姐玩儿很开心,她左边的小脸蛋上不知道在哪蹭了点灰,她开心的嘎嘎的笑,那块灰也跟着乱颤,看着好笑急了。

小家伙看到许沁回来了,立即迈着小短腿飞奔而来,一边跑一边叫妈妈。

林二强和林三刚比妹妹的速度更快,也叫着妈妈往这边跑,一人拽着她的一边衣角,抱着大腿不肯动了。

许沁推着车子没法扒拉他们,只能利诱了,二强,三刚,网兜里有点心,你们想不想吃?

两个男孩立即松开了手,许沁将车子停好,把网兜从车把上递给二强,四丽恰好也跑过来了,她弯腰捞起小姑娘,看着她的脏脸蛋笑了笑,说道,四丽,你早上是不是没洗脸?

林四丽皱着小眉头想了想,妈妈,我洗了呀。

眼看着快到中午了,家里的玉米饼子已经吃完了,并且已经吃了两天的玉米饼子,王美兰正在厨房忙着揉面准备蒸馒头,听到自行车和女儿的说话声,赶紧擦了擦手出来了。

朱桂玲也把吃食递给了自己的孩子,炫耀般的把后座上的一摞布料提起来,说道,妈,你看,我们买了这么多布料!

王美兰一愣,这年头买布不容易,谁家也没有嫌弃布料多的。

老二干木匠是能挣点私房钱,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跟儿子要,老二媳妇手里或许有钱,但家里的布票都是她管着的,她昨天给了老二家六张布票,就算一张布票能扯两尺布,那也远远不够啊。

许沁也姜后座上的布料拿起来,说道,妈,你看,我买的更多!

王美兰断定,肯定是走了门路了!

没等婆婆问,朱桂玲就主动说了,妈,是妹妹找了以前在纺织厂认识的人,买了人家的废布,虽说是废布,但布面都挺好的,有毛病的地方不多!

王美兰说道,那可太好了,你俩歇歇吧,饭一会儿就好!

在娘家吃过中午饭,许沁拿出提前画好的一沓子草图,分别递给了大嫂二嫂和王美兰,千万别忘了帮我到处说一说,毕竟都那么长时间了,又想要做衣服的,让他们好好看看这上面的衣样子,我都能做,保准比镇上的裁缝店做的还好!

许沁的大嫂王玉梅说道,那可太好了,等过年给几个小的做衣服,可就找你这个姑姑了啊!

许沁的大哥正在呼噜噜的喝汤,闻言抬起头来,让小沁做,但裁缝钱不能少一分!

王玉梅瞪了他一眼说道,这还用你说?

许建山一向在饭桌上不说话,此时竟也说道,小沁,你给我也留两张。

他今年五十来岁,常年的风吹日晒,皮肤黝黑,但脸上皱纹不多,五官也很端正,打扮比一般的社员略体面一点,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领子和手肘处都磨破了,因为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见识比一般的社员要广,脑瓜子也转的快,特别善于处理农村一些难办的事情,三十来岁就当上了村里的支书,到现在也有二十年了,河东村以前还没那么富裕,但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许建山还特别会种庄稼,西山村的马大山是很会侍弄庄稼,许建山不但会侍弄,还会看,知道什么地块种什么最好,知道什么年景该多种什么,别的村别的大队每年都为种什么种多少而犯难,村委会为此要讨论好几回,这种事儿河东村不会有,许建山说种什么就种什么。

以前其他村的自留地,还只是种各种青菜,后来种土豆,种韭菜,种豆子种芝麻,都是跟河东村学的。

还有河滩地种地瓜,沙地里种花生,种西瓜,肥田种棉花等等也都是跟河东村学的。

许沁立即抽出两张递给他,说道,好呀,有做衣服的让他们一定去找我啊!

许建山冲着小女儿笑了笑,这两天王美兰总在他耳边叨叨,说自家闺女突然改了性子,不但把家里收拾的特别利索了,还要重新接裁缝活了。

对于这样的变化,许建山是很高兴的,许沁从小就聪明,学什么都快,可惜这孩子实在太懒了,也是被他们从小娇惯的吃不了一点苦,去县上读高中,嫌弃住的宿舍有老鼠,怎么劝都不肯去了,他托人好不容易让闺女进了纺织厂,县里的纺织厂,那是多好的单位,这孩子嫌弃总加班,还要上夜班,过了半年又是怎么劝都不肯去了。

还好后来嫁人,现在公婆和女婿都是厚道人,从没有因为闺女懒闹过什么纷争。

但许建山去过西山村的,女儿家的确是一团糟,而且四个孩子都大了,光指望着林东一个人养家也不行,闺女不挣钱不说,花钱倒是挺会。

现在她想明白了要好好过日子了,他这个当亲爹的肯定要支持。

前两天大队会计还美滋滋的说了,自家二小子已经订婚了,订婚了不得扯布料做新衣服?

他要是敢不找许沁做新衣服,他就拖着他家的宅基地不批!

许沁不知道,原身的老爹已经考虑以权谋私给她拉活了。

吃过午饭,许沁就领着几个孩子回家了,她去县城骑得是许大哥的自行车,那么多布料拎着太沉了,许大哥送她回家的,一路推着自行车,前面大梁上坐着三刚,后座上捆着许沁买的布料。

一回到家,许沁就把孩子们哄睡了,她其实也有点累,但一点也不困,精神抖擞的去了东屋。

她把所有的布料都摊开盘算了一番,灰色的棉布可以做男女各式衬衫,紫色碎花的可以做上衣,也可以做各式裙子,至于青黑色的涤卡布,肯定是要做中山装和裤子了,那件白色格子的正好可以做男式衬衫,这么多布料,一共可以做出二十件衣服了,全部做好挂出来,样衣就不算少了。

做这些样衣是因为前期顾客少,等顾客逐渐多了,她的可信度也提高了之后,有没有样衣关系就不大了,到时候她可以陆续把这些衣服卖到了。

因为是废布,一米才一块五,市场上同等质量的无瑕疵棉布,一般要一块五一尺了,涤卡最便宜也要两块多,这些衣服的成本很低,但售价不必太低,县上百货商店一件普通的女式衬衫,长袖是十块钱,短袖是八块钱,外套最便宜也要十五,她就比照这个价格售卖就可以了。

这样比起来只收工钱,利润要翻至少两倍了。

许沁干劲儿十足,恨不得立即就把面前这一堆布料全部变成衣服,她针对这些布料画了一批草图,因为画的太过认真,天快黑了都没有察觉。

过了两日,许沁和孩子们刚吃完饭,大国和二强主动要求刷碗,她也就随他们去了,给月季花浇了水,看着三刚和四丽玩儿石子。

家里有人吗?

听到外面有人敲门,许沁走过去一看,是个面熟的年轻妇女,她骑着自行车来的,车前面大梁上还坐着一个小男孩。

许沁一看就觉得挺佩服的,三刚都四岁多了不怕硌,这孩子看起来也就两岁,这么小,就坐在一根大梁上,也不怕把屁股硌坏了!

小男孩还挺有礼貌,冲她咧嘴笑了笑,叫了一声大姨。

最新小说: 我靠赶海暴富了[六零] 春归梦 出路 岁月长情 嫁个枕头抱着走 你老攻真不错 街角花店 徐徐图之(作者:池予) 我捧的角儿说我是白月光 危命真人秀[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