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的院长正是小枝的姨夫,他五十多岁了,整天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他拿了一张表格让胡秋芳按手印,胡秋芳照做了,他笑道,闺女,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了,记住了,你以后不叫胡秋芳,叫王玲玲。
胡秋芳愣住了,说道,我不叫王玲玲,我就叫胡秋芳!
郑院长脸上的笑容没有了,板着脸看着有点吓人,他说道,你以前是叫胡秋芳,但你来到了福利院,就得改名字。
胡秋芳有点懵,不太明白自己叫了那么多年的名字为什么要改。
中年妇女拉着她出了屋子,笑着说道,玲玲,我姓赵,你叫我赵老师就可以了,你今天第一天来,老师先带你熟悉一下环境怎么样?
胡秋芳点了点头。
正如武连方说的,这家福利院是县级福利院,是县里直接拨款的,算是个正式单位,福利院的员工也都是正式工,每个月有工资有供应票还有补贴,对待福利院的孩子算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差。
吃上面每天主食一般就是两掺面的花卷或者两掺面的馒头,早上没有炒菜,只有咸菜和粥,中午和晚上都有炒青菜。
菜就是福利院在后面的空地上种的,常见的各种青菜都有,炒菜里不可能有肉,都被职工分着吃了,但油星子还是有的。
一个星期还会改善一次伙食,吃不上肉,但能吃上一回鸡蛋,要么一人一个白煮蛋,要么一盘炒鸡蛋几个孩子分着吃。
胡秋芳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上午,他们本来正在院子里做操,忽然外面呼啦啦来了一群人,这些人进来后就左看右看,很快,有两个小男孩被领走了,还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也被领走了。
她悄悄问一个叫杏子的小女孩,杏子姐姐,他们都去哪了?
苏杏子有点不高兴的说道,这你都不懂,他们被人领养了呗。
胡秋芳问道,这,咱们是福利院的小孩儿,福利院不是会养咱们到十八岁吗,还能被领养?
苏杏子翻了一个白眼说道,咱们都是没爹没妈的孩子,咋就不能让人领养?听赵老师说,咱们福利院要求可高啦,来领养的都是挺好的家庭,一旦被领养了,不但有了新的爸爸妈妈,还能过上好日子!
胡秋芳立即急呼呼的问道,那他们都喜欢收养什么样的孩子!
苏杏子盯着她看了一眼,说道,你五岁了,你没戏了,你没看今天被领走的都是小的吗?
胡秋芳觉得她这个说法不对,立即纠正道,没有吧,那个叫涛涛的男孩,他不也五岁了吗?
苏杏子又翻了一个白眼,说道,你傻呀,他是男孩,男孩比女孩吃香!
胡秋芳也想被收养,她仔细琢磨了一下,在带来的衣服里,找了一件比较小的衬衫穿上了,她本来就瘦,穿着短了一截的衣服,还是破旧的衣服,让人一看就觉得挺可怜,但她精心准备了好几天,收养的人却没再来。
不知不觉间天气热了,胡秋芳只能换上了短袖,这一件水红带圆点的衣服挺好看,是武素芬的,她长得漂亮,小脸儿本来就白,这件衣服衬托的更好看了。
这天下午,小朋友们正在院子里三三两两的玩啥,胡秋芳和苏杏子总在一起玩儿,俩人都喜欢玩儿石子儿,正玩得开心呢,赵老师忽然过来了,还领着一对中年夫妇,俩人都戴着眼镜,看穿衣打扮就不像一般人。
胡秋芳抬头冲他们怯怯的笑了笑,小声说道,叔叔阿姨好!
那一对夫妇也冲她笑了笑,仔细打量了她一番,女的很和气的问道,小姑娘,你几岁了?
胡秋芳很小声的回答,五岁了。
赵老师领着那一对中年夫妻走了,又去看别的小孩儿了,胡秋芳猜到人家没看上她,也许是觉得她太大了。
其实刚才她想回答四岁的,但赵老师在旁边,赵老师是知道她已经五岁了的,她怕撒谎会被当众戳穿。
苏杏子见她情绪不高,又悄悄的说道,玲玲,你知道果果的事儿吗?
胡秋芳摇了摇头,不知道。
苏杏子压低了声音说道,她以前被一户人家收养了,一开始还挺好,后来那家有了自己的孩子,老打她,她被打的受不了了,偷偷跑了出来,坐了一百多公里的火车,又回到咱福利院的!
胡秋芳瞪大了双眼,她自己坐火车?
苏杏子点了点头,说道,她可机灵着呢,她说了,虽然院长有点吓人,赵老师也经常会骂人,但福利院不打小孩,比被人收养强!
胡秋芳点了点头,觉得这话说的也对,她虽然才五岁,但最近经过了太多的事儿,人家那条件好的人家,的确未必愿意养她,比如以前在西山村,林婶婶就不愿意养她,林巧巧的父母更是不愿意养她。
的确还不如呆在福利院,最起码吃穿不愁。
两个小女孩又高高兴兴的玩起石子儿,没想到赵老师又领着那一对中年夫妻走过来了,赵老师说道,王玲玲,跟我来!
胡秋芳如同做梦一般,跟着赵老师和中年夫妻一起去了院长办公室。
郑院长还是笑眯眯的,问了她几句话,又介绍了中年夫妻的情况,男的姓林,是县实验小学的老师,女的姓周,是县文化局的,然后拿出一张表格,她在上面按了手印,中年夫妻则是郑重的签了字,然后,就把她从福利院里带出来了。
胡秋芳都走出大门了才想起来,她的衣服被褥还有一盒子石子儿还没收拾呢,慌慌张张的又要往回走,叔叔阿姨,我去拿我的东西!
林老师和周金书都笑了,说道,玲玲,家里什么都有,那些东西都不要了,我们给你买新的!
胡秋芳犹豫了数秒,她的被褥可以不要,有一两件衣服还是不错的。
但若能买新的,旧的不要也行吧,她点了点头。
从镇上到县上有三十多里地,胡秋芳坐在周金书的自行车后座上,看着路两旁逐渐往后退的风景,心情一下子好起来了。
胡秋芳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县上呢,不过镇上比他们村好多了,县上肯定比镇上还好,以后,她也是县上的人,是城里人呢!
她紧紧拽着周金书的衣角,一路上都特别开心。
到了县上快中午了,林老师和周金芳在一家国营饭店停下了,胡秋芳忐忑不安的也跟着走进饭店。
两口子显然很高兴,他们的女儿前几年生病去世了,周金书去年医院检查子宫出了问题切除了,她不可能再有孩子了,所以俩人从一开春局四处寻摸孩子。
他们两口子都是文化人,尤其周金书到现在都是个很浪漫的人,□□没啥标准,但一定合眼缘。
县周边的两个福利院都去了很多次了,今天去青山镇福利院本来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一下子碰到了胡秋芳。
这小女孩不但长得漂亮,眉眼还跟他们死去的女儿有点像,所以周金芳是一下子看中了,林老师一开始觉得五岁太大了,什么都懂了不好养,但周金书十分坚持,他从来都是听老婆的,后来也觉得胡秋芳不错。
林老师很熟练的点了红烧肉,小米粥,还有一盘又白又胖的馒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