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梅看到操作台上有几块料子,问道,姐,昨天你又收衣服啦?
是呀,不过不用着急做,咱们的宣传图不多了,来,你也学着画吧!
许晓梅其实也早就想学了,她拿了一只笔和一张纸,有点笨拙的跟着学起来。
其实,花服装草图不太需要美术基础,一般的人也是能很快学会的,只是需要靠谱的人来教,许沁耐心指导了许晓梅几天,算是达到了能看的水平。
许沁又递给她几页纸,晓梅,我把咱们镇上所有顾客的名字和工作单位都记下来了,你多看几遍,最好是能背下来,背不下来也没事儿,有人要问的时候,你就拿出来让他们看说不定有这人认识的呢!
青山镇虽说不算小,厂矿机关单位挺多的,生活在镇上的人自然也挺多的,但说白了还是个小地方,在一个镇上住着,时间长了都认识,有的说不定还是亲戚,朋友,工友,或或者亲戚的朋友,朋友的亲戚,工友的亲戚,都是戳一下纸就能搭上话的关系,即便真的不认识,那肯定也脸熟。
许晓梅眼睛一亮,说道,姐,你脑子太好使了,难怪人家来拿衣服,你总要说几句话,这样最好了,有认识的人在咱这儿做了衣服,那人家就更相信了!
许沁笑了笑,其实这些资料早在收了布料之后,她就已经整理出来了,晓梅,这名单你再抄一份,你一个人去,记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用慌,而且跟人推销自己的东西,其实是有技巧的。
接下来的时间,她又给许晓梅讲了一个多小时的推销技巧。
许晓梅听了只恨自己写字太慢,根本不能完全记下来。
许沁最后鼓励她,晓梅,你一定能做的比我还好!
许晓梅听得如同被打了鸡血,激情高涨,第二天来的特别早,把大亮扔下就兴冲冲的去了镇上,她中午饭去丈夫的食堂吃的,别的机关单位是不允许家属蹭饭的,储蓄所员工不多,偶尔来吃一次没人管。
傍天黑的时候,许晓梅满载而归,带着七块布料回来了。
她一共跑了五天,一共收了差不多六十件衣服。
已经入了六月,天虽然还不算太热,但毕竟已经是夏天了,这些衣服都是夏装,顾客肯定是要着急穿的,所以工期不能拖,许沁和许晓梅又开始忙起来了。
随着许晓梅越熟练,俩人的合作默契度也越来越高,即便因为照顾孩子和收拾家务,每天要浪费不少的时间,但做衣服的速度反而更快了。
许沁已经从林奶奶那里知道了,青山镇西郊有一个不小的黑市,五天一场,天不亮就交易,早上八点就散场了。
这市场上东西很全,想买什么基本都有,就是价格比较高一,听说她要买小麦,林爷爷主动说帮着去买。
黑市的小麦两毛一斤,她掏出二十块让帮着买一百斤,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她洗漱完毕,正准备去东屋做活儿,没想到林爷爷竟然已经从镇上回来了,推着大儿子林勇的自行车,自行车后座上捆着满满一口袋的小麦。
有了麦子,主食是不愁了,菜园子里的菜现在五花八门,什么黄瓜茄子豆角韭菜应有尽有,也不用愁,鸡蛋也随时能买到,但若是总想吃肉,就得自己想办法了。
隔上一两天,她就起个大早专门去镇上买肉,肉店的大姐跟她已经很熟了,此次都不落空,都能买上猪棒骨,猪下水或者猪蹄。
村里有几户人家特别精明,很善于钻政策的空子,按照规定,每家每户不能超过六只鸡,人家就养六只公鸡六只母鸡,把公鸡伺候的很好,天天给吃玉米粒,两个月就能长大了,拿到黑市上去卖,活鸡一斤一块钱,白条鸡一斤一块五,肉还贵一倍多了,但一点也不愁卖。
许沁没空去黑市,就都过去打了招呼,让卖鸡的时候,都给她送上一只。
她现在的日子过得比之前好多了,孩子们有两个去上学了,在她恩威并施下,小皮猴三刚也越来越听话了,肯带着妹妹四丽一起玩儿了,身上穿的是自己亲手做的衣服,吃得也比之前好多了。
如果每天不需要踩着缝纫机不停的做衣服,那就更好了。
许沁现在特别能体会到一线缝纫工人的辛苦了,而且她还不只是缝纫工,她还是设计工,打版工,和带徒弟的师傅。
以前她也带过徒弟,但那些徒弟个个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一点就透,像许晓梅这么笨的,还是第一个。
这么多天过去了,差不多快两个月了,许晓梅剪刀用的很好了,下剪子又快又准,缝纫机和锁边机也相当熟练了,但却总也学不会量尺划线。
领子怎么算,袖子怎么算,前身和后身的区别,一个款式许沁给她讲了很多遍,但许晓梅还是半天都确定不了具体的尺寸,手里攥着画粉不敢下手。
这种情况下,许沁只能按捺住性子,耐心的再把理论知识从头到尾讲一遍。
每回许晓梅听得倒是很认真,但听完还是不会算,拿着画粉发愣,许沁实在看不过,夺过去刷刷几下画好了。
许晓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沁姐姐,我是不是太笨了?
的确是够笨的,但她现在手下也没有更合适的人,只能凑合着用了,许沁违心的说道,还可以吧,没事儿,一开始学都这样,多练练就好了!
许晓梅是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她立即笑着说道,是吧,我婆婆也让我别急,说是一般的裁缝学徒,咋也要至少学上半年,学一年的都不稀罕!
许沁被她这话气笑了,说道,大亮饿了吧,来,这两块饼干路上吃!
许晓梅替儿子接过来,笑着把大亮一把抱起来放到大梁的小椅子上,说道,那我们走了啊!
走吧走吧赶紧走吧。
你想要学半年,我可没有那个耐心等。
许晓梅走后,趁着天还没黑,许沁算好尺寸,划线裁衣,很快就把两件裙子给裁好了。
她将衣片子依次放在操作台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走出了东屋。
大国和二强早就放学回来了,俩人正在厨房商量做什么饭,许沁不想动手,也不想帮忙,由着他们去。
她给月季花浇了水,轻嗅了一会儿淡淡的花香,来到触厨房一看,嗬,厨房里此刻热火朝天的,大国在笨拙的切菜,二强万年不变的烧火工,最让她吃惊的,是四岁的三刚两手面,竟然在和面。
最近她在做饭上有点放手,这些孩子们胆子也是真有点大了。
她倚在门口问道,三刚,你和面是要做什么啊?
林三刚很得意的说道,妈妈,等会烙饼,你看我这面和的好不好?
烙饼的面是有讲究的,如果不是发面,肯定是越软越好,但三刚和的面看起来硬邦邦的,很多干面在盆里和不成团,他的小手花式乱晃,不少干面粉被弄得洒在了案板上。
许沁洗了把手,说道,三刚,去玩吧,妈妈来做!
三刚用小面手端起来旁边的水瓢,往盆里哗啦倒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妈妈,不用了,我会干,你歇会去吧!
刚才面团太硬,三刚都揉不动,这会儿水却太多了,三刚觉得刚才还很硬的面团立即滑溜溜的了,挺好玩儿的,两只小手不停的捏来捏去。
他此时突发奇想,如果用面团捏一个小狗,是不是比用泥巴捏出来更好看。
许沁摇了摇头,上前摁住他的小手,把上面挂着的面粉都撸掉,又推了他一把,说道,好了,别捣乱了,出去玩去吧!
林三刚觉得面粉很好玩儿,他不肯走,看着许沁的脸儿说道,妈妈,能给我一块面团玩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