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婶子则是想开了。
之前他儿子跟她要了一次钱, 她满心满意的以为, 即便不能回儿子家住, 过年总要吃一顿团圆饭的,她连给小孙子的红包都准备好了,除夕那天从早等到晚,一直到半夜了,也没等到人。
其实她不傻,只是不愿意承认,她苦心巴力养大的儿子,的确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管什么事儿都听媳妇的,彻底把她这个亲娘给忘了。
赵大姐拿着一件新做好的黑色风衣试了试,在镜子前左照右照,这衣服穿上还怪显瘦的,我咋觉得,我也高了一点呢?
许沁笑道,你要是换成高跟鞋,再把头发扎个半丸子头,会更显高的!
赵大姐有高跟鞋,只是平时不舍得穿,她好奇地问,啥叫半丸子头?
她的发型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头,是略长一点快及肩的发式,是最适合扎丸子头的。
许沁从包里拿出一个扎头圈,不用梳子,直接上手给她弄了一下。
赵大姐本来就是个爱美的人,赶紧又到镜子前照了照,惊讶的说道,还真的是呢,是更显高了!
丸子头基本不太挑年龄,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可以,像赵大姐这样,三十出头的人也是可以的。
赵大姐总觉得这么一扎,好像年轻了好几岁,她特别高兴,这件黑风衣就是我的了,谁也别跟我抢啊!
吴婶子觉得红色的好看,她年轻的时候,也可喜欢穿红了,但现在她都快五十岁了,穿这么鲜艳的颜色不像样,其他颜色米白的不耐脏,米驼的太洋气,似乎就剩下一个黑色了,但赵大姐拿了黑的,她也拿黑的,似乎不太好。
而且她身材单薄,穿黑色的也不太好看。
吴婶子犹豫了,想了想还是算了,年后还没发工资,她手上的钱买了衣服就剩不下几块钱了,再说现在还不到穿风衣的时候。
还是等发了工资再说吧。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冬天过去了,进了阳历三月,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马上就能穿风衣了,这一批布料一共做了三百多件衣服,没过几天,就全部卖光了。
妈妈,我们今天不用早起了? 四丽往妈妈身边靠了靠,奶声奶气的问。
许沁伸出手撸了一把她的小包子脸,笑着回答,对啊,妈妈不忙了,今天咱们多睡一会儿。
今天是周日,孩子们都不上学,赖床也没关系。
八点钟左右,许沁才不紧不慢的起来了,打开院子门,从奶箱里拿出一瓶牛奶,砂锅里加水熬粥,大米粥熬得差不多了,再把牛奶放进去一起煮。
这样做出来的牛奶粥很香,全家人都爱吃。
她又用鸡蛋煎了馒头片,切了一点咸菜丝,简单的早餐便做好了。
大国二强三刚正是长身体的年龄,也是贪睡,四丽跑过去叫了好几遍,明明都醒了,还不肯起来。
三刚还很傲娇的谈条件,妹妹,把你的布娃娃拿给我玩一会儿,我就起来了。
四丽现在有好几个布娃娃了,都是许沁用边角料给她做的,三刚说的这个布娃娃,是四丽目前最喜欢的,布娃娃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带着可爱的帽子,穿着漂亮的红裙子,咋一看和四丽有点像。
自从得了这个布娃娃,四丽宝贝的很,晚上都要搂着睡,要是谁想玩儿,她都不肯,只肯她拿着让别人看一看。
四丽撅起嘴,决定不管三个哥哥了。
许沁把牛奶粥端到堂屋,热腾腾的米粥散发出一种浓郁的奶香味儿,她也不管三个男孩,只招呼四丽,快来吃饭,妈妈煎了馒头片,还撒了白芝麻,你尝尝香不香?
母女俩很开心的吃饭,才没吃几口,三个混小子不约而同的起来了。
三刚看到桌子上的煎馒头和牛奶粥,顿时两眼冒光,十分不争气的咽了咽口水,赶紧冲到门后水龙头前洗脸刷牙去了。
许沁和几个孩子吃完早饭,大国和二强去收拾厨房了,她陪着三刚和四丽一起玩儿,她昨天下午用硬纸壳做了一些卡片,正面是大大的数字,反面是和数字对应的物品数量。
一边玩儿卡片比大小,一边灌输一下最基本的数学启蒙。
十点来种,她正准备出门买菜,忽然听到敲门声,是刘改芝和林巧巧来了。
刘改芝手里拎着一个编织袋,里面全是新鲜的蔬菜。
她笑着说道,巧巧总念叨着想叔叔婶子了,就跟着进城送菜的货车来了!
林巧巧冲许沁笑笑,二婶,这城里可真漂亮!
这孩子还是第一次进县城呢。
四丽高兴的拉起林巧巧,巧巧姐,我有很多布娃娃,你要不要看看?
两个小姑娘高兴的去里屋玩儿了,三个男孩早跑出去了,刘改芝给她客套了几句,笑着问道,弟妹,过年的时候,我跟你提的,让你帮我做一件呢子外套,你做好没?
许沁看了她一眼,也笑着说道,嫂子,你也知道,呢子布料一直都挺紧俏的,我都让许敏跑了两趟了,也没买到米驼色,别的颜色倒是有,青色黑色灰色和方格的,但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刘改芝眼色一黯,其实过年的时候,她当着全家人的面那么说,是耍了一个小心机的,许沁是个大方的人,肯定不会不同意,既然同意了就得给她做,等衣服做好了,她再掏布票和钱也不晚。
要是许沁跟她客气,她就能省了这笔钱了。
虽说家里已经有了一千多的存款,但钱肯定是越多越好。
年后她回娘家,碰上了一个表嫂,这表嫂娘家就是河东村的,然后就说起许沁了,语气羡慕的不得了,说她这个妯娌在城里的裁缝店生意很好,这不到半年的时间,恐怕挣了至少也有两三千了。
这话是许沁的大嫂说的,假不了。
刘改芝听了心里发酸,这老二两口子捂得可真严实,过年的时候一句没提,幸好她多了个心眼,没当场给钱给布票,不然的话,说出去多没面子。
老二家里的自留地,都是林勇帮着种帮着收,两家离得这么近,老二家现在不住人,相当于她家帮着看着家嘞,只这一项,许沁也该送给她一件衣服。
西山村原来的老支书跟着大儿子进城了,小儿子也搬到镇上了,人家让侄子帮着看家,过年的时候,给侄子捎回来好多吃的用的呢!
刘改芝万万没想到,许沁竟然没做,不但没做,连料子都还没买呢。
她笑着说道,呢子料哪有不好看的,你做出来的衣服,啥颜色都洋气,现在可咋办,我还得跟着车走,时间来不及了,弟妹,你就抽空帮我买了吧,再麻烦你抽空做了,下星期我还来,顺便捎走。
要不然天气越来越暖,就赶不上穿了。
许沁也笑道,大嫂,你好几年都不做一件衣服,一件呢子衣服要是保存的好,穿十几年都没问题呢,肯定要做一个可心的,从家属院出门往东走,没多远就有一个供销社,我这陪你去看看?
最近这一阵儿,呢子料供应没那么紧张了,不但百货商店随时有货,供销社一般也不缺货,只是价格涨了不少,年前一米十二块,现在都涨到十六了。
质量还不如她上回从海市批发回来的好,略薄一点点。
刘改芝愣住了,许沁的意思她看出来了,这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呢,供销社这么近,干嘛不早买,一定要等她来了才去买。
摆明是不想替她垫上这个钱和票。
这人进了城,咋就没人情味儿了呢?
早知这样,她不该给她带这么多菜。
虽然这菜,也是老二家自留地里产出来的,但菜地里的泥坯屋子,是年后林勇组织社员建的,种上菜后松土浇水,也都是她丈夫林勇管的。
说穿了这菜其实跟老二两口子没关系。
刘改芝此刻心里挺犹豫,要是去供销社,她买布料肯定得自己掏钱,最多做衣服的加工费能省下来。
但要是不去买布料,这五块钱的便宜也沾不上了。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好啊,咱现在就去?
许沁点头,锁好大门,去隔壁刘嫂子家找三个熊孩子,没想到大国二强三刚不在,又去了范大嫂家,果不其然几个孩子都在呢,范家小子拿着连环画,正面无表情的给他们讲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