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也听刘改芝说过,说许沁挣了很多钱,但她是半信半疑的,而且老二媳妇特别能花钱,即便挣得多,估计也存不下几个钱。
现在听到儿子说有几千的存款,她放心了。
出嫁的闺女年初二要回娘家,许沁也不例外,一大早她就收拾好了要带的礼物,今年她手上总算攒了一点小钱,买起年货特别的大方,给许支书和王美兰买了羊毛衫,买了皮棉鞋,买了收音机,还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腊肠,熏鱼,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蜜三刀,桃酥,麦乳精,奶糖等等。
许支书看到收音机挺高兴,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一个多月了,他早就想买一个了,但也不知道咋回事儿,镇上的百货商店一直缺货,年底了村里事情多,他太忙了,一直没抽出时间去买。
小沁,这收音机好,比原来的那个高档,挺贵的吧?
许沁笑道,不贵,你这么高级的干部,还不得用点好东西?
许支书咧嘴笑了,他一个村干部,算是什么高级干部?不过小闺女这么说,他心里比喝了蜜还美呢。
三刚现在很有成为大喇叭的趋势,一进门叫了姥姥姥爷,就迫不及待的说了一件大事儿,我爸爸妈妈都考上大学了,要去北京上学,我们也都要跟着去北京了!
许支书和王美兰本来以为是孩子的玩笑话,没当真,林东却立即从包里掏出两封信,爸,妈,我和小沁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这是录取通知书。
许沁笑道,我比林东还多考了五十多分呢!
许支书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还能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他接过去很仔细的在看女儿和女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王美兰却是忍不住,先是仿佛不认识了女儿一般,盯着许沁看了几眼,兴奋的嚷嚷起来了,小沁,妈不是在做梦吧,你真的考上了大学?
今年各单位过年都放三天假,许三哥和许四哥也都回家过年了,许三哥激动地说道,小妹,你这脑子咋长的,这么些年了高中学的知识还没忘?
许四哥也说,是啊,真是想不到,你考的分数比妹夫还多?
许三嫂不像许四嫂,她一直是很喜欢这个小姑子的,笑着拉着小姑子的胳膊,哎呦哎,要我说,妈也太偏心了,怎么把小沁生的这么好,又漂亮又能干,还聪明,别人费了八辈子的劲儿,也考不上,她考大学咋就跟玩一样?
王美兰笑得合不拢嘴,红芳,你不知道,你妹妹刚生下来那会儿,正好赶上了旱灾,别说玉米饼子了,就连河滩上的树叶子树皮都被吃光了,你妹妹又生了好几场病,七灾八难的才长大了!
许三哥说道,小妹小时候就是容易生病,我记得有一回,我从地里摘来的野果子,我和老四吃了都没事儿,她吃了胃疼发烧,好几天才好了!
一大家子人叽叽喳喳的说起来许沁小时候的事儿了,许支书却是把录取通知书还给女婿,推着车子走出家门。
他先是找了本村的白四,他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厨子,一般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儿,都是找他掌勺。
叔你说啥,明天晚上要办喜宴?白四有点惊讶,一般请他做菜的人家,都会早早打招呼,并且会跟他讲好,到时候回来多少人,都要有哪些菜,然后他会给人家列出一个单子,各样东西都需要准备多少。
许支书点了点头,十分笃定的说道,对,就明天晚上。
其实要按照他自己的本意,恨不得今天晚上就办喜宴呢,但这马上都中午了,的确是来不及了。
白四好奇地问道,叔,家里出了什么喜事儿了?你要升官了? 一个村里住着,谁家有红白喜事,他再清楚不过了。
许支书四个儿子都结婚了,孙子还小,上头父母早都不在了,按理,这几年没啥由头办喜宴啊。
农村人除了婚嫁丧葬,还会办寿宴,但至少也要够了六十岁才会办,许支书好像才五十三吧?
白四之所以提到升官,是因为去年就有人传,说是镇上领导看中了许支书,要把他调到镇政府工作呢。
在许支书的带领下,河东村这些年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虽然他有时候做事儿也不是百分百公允,但村里社员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人不佩服他的,都不舍得让他走。
这些年他们都习惯了,河东村要是没有了许支书,好像都不是河东村了。
许支书得意的回答,天大的喜事儿,我闺女和女婿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在农村做白四这一行的,除了手艺好,嘴巴也都挺会说,他立即笑嘻嘻的说道,支书,小沁和她女婿都考上了,真是太厉害了,许支书,要我说,是你家的坟地选得好,旺后人呢,咱们村,好多年没出大学生了吧!
许支书点点头,十一年没出大学生了!
白四又恭维道,小沁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真没想到,这都嫁人好几年了,又考到北京去上大学了,这不就是咱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吗?
许支书笑逐颜开,也是她运气好,那就说好了啊,下午我杀一头猪,需要什么菜,让大明领着你去暖房里摘就行了,不过需要多少用多少,不许浪费,这些都要记好账,村里的菜不是白用的,我也得管大伙儿买。
白四本来还有点发愁,办喜宴最重要的是买肉,要想酒席办的体面,一要有好酒,二要有肉菜才行,这会儿大过年的,集市都停了,连买的地方都没有。
但听到许支书要杀猪,就一口答应了,支书你放心,明儿出来的菜保管又好吃又好看,全套的猪下水一定要留着啊,能做不少菜呢。
从白四家出来,许支书又骑上车子去了关家村,把会杀猪的刘老三给叫来了。
许支书去年养的猪现在还留了一头,因为还没长够斤数,本来打算等四五月份在杀的。
许大哥领着刘老三去了河滩的猪圈,一大群好奇的孩子跟在后头,去围观杀猪现场了。
许支书没去,而是去了村委会用大喇叭下了个通知,为了庆贺我闺女和女婿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明天中午都来我家吃饭,不许随份子,不喝酒只吃饭,自带椅子和饭碗啊,炖肉管够!
此时已经中午了,许大嫂和许二嫂已经做好了饭,许三嫂和许四嫂陪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儿,许沁和王美兰正在聊保姆的事儿,猛不丁的听到了大喇叭里许支书的声音,王美兰笑道,小沁,别看你爸不露相,心里不定多高兴呢!
第二天是正月初三,白四一大早就带着瓦工来了,现在院子里砌了两眼简易的火灶,炉火点旺了,架上两大口铁锅就忙活开了。
一口大铁锅里,炖了几大块带骨头的肉,加了花椒大料茴香,还加了料酒,白色的肉汤汩汩的开,肉随着上下翻滚,另一口锅里是油锅,切好的里脊肉沾上面粉下锅炸,很快就变成了金黄色。
炖肉炸肉之后,是炒肉,肉片肉丝各炒了两大盆,然后是炖鸡,趁着炖鸡的功夫,白四带着两个徒弟做大肉丸子,其中一个徒弟特别会剁肉馅,震得案板当当响,四丽站在门槛上看,担心的说道,妈,那个胖叔叔不会把案板剁坏了吧?
许沁笑道,不会的,你放心好了!
上午十一点,陆陆续续有村民搬着椅子凳子来了,人人手里都还端着碗拿着筷子,有两个甚至还抬了一张桌子来。
许沁还真没见过这种场面,忍不住翘起了嘴角,许三嫂过来拉了她一把,小沁,一个人在这偷乐什么呢,还不快上桌,今儿你是主角!
大冷的天儿,白四忙活得满头大汗,终于,一盆盆菜出锅了,他的一个徒弟搬了一大摞干净的盘子,另一个徒弟搬了一大摞碗,炒菜盛盘,汤菜盛碗,手脚麻利的开始上菜了。
许支书家院子大,一共摆了七桌,但也还有村民没地方坐,反正社员也不将就,就在一旁站着,吃完一碗肉丸子就回家了。
许支书不让社员喝酒,自家却是喝了酒,喝的还是许沁带来的三大革命。
几杯酒下肚,许支书眉开眼笑,很满意的说道,闺女,这茅台酒就是香!
许沁倒也有点酒量,不过她不怎么喝白酒,日常更喜欢喝红酒,她当然也喝过几次茅台,印象是不错,好像的确比一般的白酒要好一点。
但三大革命这个系列,她是真的没喝过。
许沁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笑道,爸,来,我也敬你一杯!
许支书高兴的一口闷了,许沁端起来正要喝,林东没见过她喝酒,担心的说道,小沁,要不我替你喝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