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刀(75)(1 / 2)

许沁想要的,就是这种树脂的牛角扣。

为了找到合适的扣子, 她牺牲了一个周末, 亲自去附近的纽扣厂问过了,人家也说没有, 压根儿就不生产, 也没见过。

许沁把画好的图提供给厂里,具体的尺寸都是标好的,想要让厂里帮忙加工,但工厂以没有合适的模具拒绝了。

许敏觉得这扣子模样怪怪的不好看, 姑, 咱换一种扣子不就行了,或者干脆就做成拉链款?

这样倒也不是不行, 但没有牛角扣,就不能称之为牛角扣大衣了。

这事儿你先别管了。

郭大姐和何大姐都是做熟了的, 每天加上熨烫,也能做出二十件衣服来,这次出货比第一次还要快, 北京人实在是太多了, 顺着海淀这一大片, 往东往南往西到处都是人家,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人都知道景新胡同有个做衣服特别时髦的裁缝店了。

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打听着就一波一波的来了。

现在,许敏已经不需要走街串巷的拉人了,她只需要在裁缝店等着就行了,等顾客上门了,她负责接待。

她懂得不少裁缝知识,审美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很会适时地推销,帮着顾客试穿,帮着选款式,还帮着选颜色,有时候还帮着拿主意,在犹豫不决的两件种选出一件更好的。

基本上,头天做好的衣服,第二天都卖光了,又过了几天,连一天的库存都没有了,很多人大老远的跑来了,买不到现货,只能交上订金再跑一趟了。

何大姐和郭大姐现在已经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一点儿也不慌,就是顾客在旁边等着,速度也不会更快了。

她俩现在合作的速度已经不慢了,若是更快的话,很可能做工质量就会下降了。

顾客花了一样的钱,买回去却是个做工不好的,那不是坑人吗?

许沁还是惦记着牛角扣的事儿,她知道有一个地方肯定会有这种纽扣,那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纽扣之乡的西塘。

如果她没记错,西塘大舜村是从六十年代末就开了村办企业,到现在应该已经初具规模了。

纽扣不像其他的物资,国家是不管控的,属于为数不多的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也因此,好多街头小摊上都是专卖纽扣。

周六学校的课不多,许沁请了一天假,周五晚上就坐火车出发了,经过几次倒车,终于赶到了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大舜村。

纽扣厂的销售人员就是个挺朴实的大嫂,很热情的接待了她,看了许沁画的图,她摇了摇头说道,这扣子倒挺别致的,我们大队现在没有!

许沁又问道,我可以提供详细的尺寸,你们可以帮我生产一批吗?

大嫂犹豫了数秒,姑娘,你等会儿啊,我去把做纽扣的师傅叫来!

没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着过来了,他看着图研究了半天,这扣子像个牛角,这么大,不实用!

许沁问道,师傅,这本来就是装饰用的,可以做吗?

小伙子说道,做倒是可以做,你想用什么材料做?

许沁回答,我想要树脂浇筑的,可以吗?

小伙子笑道,你倒懂的挺多,这是我们厂才引进的工艺,不过要开新模具,最少也要一万个才能做。

许沁问道,那一个扣子多少钱?

因为之前没做过这样的扣子,胖大嫂不清楚用多少料,小伙子不知道原料的成本价,两个人都拿不准。

胖大嫂说道,许同志你别着急啊,我去问问我们队长!

没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脸色黝黑,个子不高,五官是很典型的南方长相,笑着和许沁打了招呼之后,就拿着一支铅笔在小本子上算了半天,最后说一个扣子五分钱,一万个就是五百块钱。

许沁点头,觉得这个价格已经很实在了,没有还价,而是问道,队长,大概几天能做出来?

中年人还没回答,小伙子笑道,快的很,模具做出来了,最多三天就能做出来了!

其实主要是后期硬化和抛光需要时间,单纯成型打孔是很快的。

许沁交上两百块的订金,十分遗憾的说道,我有急事儿,今天就得走了,我留个地址,你们留个银行户头,你们做好了帮我寄过去就行了,我收到货,就把剩下的钱寄过来。

她只请了一天假,今天已经是周日了,今天回去,周一上午也未必能准时到校了,要是再拖几天,肯定更不行了。

因为请假次数太多,系里的老师已经找她谈过一次话了。

小伙子说道,许同志,你还不能立马走,扣子上不是要类似牛角的纹理吗,原料里要加辅料,调出来的花色你看一眼,如果行,就立即投入生产,如果不行,就再做调整。

许沁犹豫了数秒,也好,我能借用一下你们厂的电话吗?

她把电话直接打到系里办公室,恰好是周老师接的,许沁?又要请假?

许沁仗着老式电话没有来电显示,明目张胆的撒谎,周老师,我小女儿病了,我带她来医院打吊瓶呢。

周老师一听态度立马就软下来了,这一届学生比较特殊,很多都是已婚且有孩子的,许沁看起来那么年轻漂亮,他还以为未婚呢。

那好吧,等孩子病好了,一定抓紧回来上课!

许沁放下电话,屋子里的其他人都好奇地看她。

小伙子和大队长不好问,胖大嫂忍不住问道,许同志,你还是学生?

许沁点点头,对,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抽空做点衣服赚点生活费。

胖大嫂立即语气很夸张的说道,哎呦呦,你都是大学生了,还这么勤快,少见哦。

就连大队长也变得更热情了,你明天再走吧,今晚就在村里住一晚,小马明天早上就能调好了,你看一眼,明早正好我要出门,把你捎到县里!

大舜村已经办了十年左右的纽扣厂,村里挺富裕,为了方便拉货,大队买了一辆小型货车。

有时候拉货,有时候也拉着村里人去县上赶集。

胖大嫂也说道,今儿就在我家住,我闺女去上班了,你住她的屋子,收拾的可干净呢!

许沁当天在大舜村住了一晚,技术员小马果然一大早就把原料调好了,上机器试了试,做出来的扣子还不错,黄褐色里带着一点贝壳的亮光,许沁挺满意的,马师傅,你这技术不错啊!

小马不可能告诉她,为了调好这个扣子的色泽,他偷偷去看了队里的老黄牛,因为他拽了牛角,好险差点被黄牛给顶了一下。

而且是昨晚熬了大半夜,才调成了现在的比例。

这不简单的很,牛角扣,就是得特别像牛角才行!

吃过胖大嫂做的一大碗炒米饭,许沁坐着村里的货车,十分顺利的来到了嘉善县城,在火车站买了票之后,算算还有时间,去附近的集市上买了一大包特产,有吃的也有用的。

回到北京,已经是周二上午十点了。

既然已经跟周老师请了假,她就不着急去学校了,拦了一辆三轮车先回家了,她走得这几天,家里也没有任何变化,孩子们都上学去了,何大姐和郭大姐都忙的很,院子里有两个姑娘正在等新做好的衣服。

许敏站在旁边小嘴叭叭的挺会说,看到许沁回来了,赶紧上前接过行李,姑,你回来了,买到牛角扣了吗?

许沁回答,买到了,不过人家是现做的,需要几天时间,过几天就给寄过来了。

最新小说: 嫁入豪门有点懵 名人效应 不顾 堂前燕 万人嫌作精重生成万人迷[娱乐圈] 师尊拿了重生剧本 失去恶毒男配光环后 复读一遍你姓名 七零对照组她不当了 上位[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