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刀(95)(1 / 2)

去北京上学,哪有那么容易,而且,她和林东,是孩子的叔叔婶子,凭啥还得管侄子上学啊?

凭她脸大长得丑吗?

林东皱着眉头,为难的说道,嫂子,不是我不让大壮去,这没有北京户口,怎么可能去北京上学呢,人家学校不收啊!

刘改芝也觉得自己这要求有些过分,但她都说到这儿了,索性全说了,你们不是在北京买了挺大的宅子吗,把户口落到你家不就行了?

林勇觉得有些没面子,你胡说什么呢,大壮就在镇上读高中就行了。

林爷爷也说,就是,在镇上读就挺好,老二两口子那么忙,就别再添乱了。

刘改芝干脆豁出去了,爸,妈,我可不是为了我自个儿,大壮是你的大孙子,我让他去北京,是想让他和他二叔一样出息!再说了,也不是大壮自己,弟妹娘家大哥家的孩子,过了年,不也要去北京上学了吗?

许沁翘了翘嘴角,问,有这事儿?

刘改芝笑着说,对啊,你大嫂说的。

许沁扑哧笑了,那是她做梦呢,别说两个侄子了,她都不能去北京!

许大嫂其实是个勤快人,干活儿也挺麻利,但她那人,那做派,那张嘴都是让她特别不喜欢的。

何况两个侄子还得上学呢,也走不开。

刘改芝疑惑的问,真的?

这还能有假?我养了四个孩子,已经够够的了,可不想再养侄子了。

林勇讪笑了一声,转移了话题,弟妹,北京那边有蔬菜大棚了吗?

许沁其实还真没注意,不过,她穿之前的那个时代,蔬菜大棚是常态,她去过不少生态农场,倒是知道的不少,有啊,人家那大棚,盖得可高了,用泥坯垒起来的,像是低矮的瓦房壳子,但上面没有屋顶,罩得全是厚塑料布,这又叫塑料大棚,里面冬天不用生火,就特别暖和!

林勇点了点头,这法子好,就是成本有点高!

许沁笑道,那冬天的黄瓜,西红柿卖的也贵啊,要是能种出来西瓜,那就更贵了!

林勇眼睛一亮,说道,弟妹,我咋没想到呢,现在好多村都学着盖房子种菜了,可是种瓜果的还没有呢!

第96章 、赚钱养娃

大壮初中毕业就去北京的事儿, 虽然被拒绝了,刘改芝也有点不高兴,但这点不高兴很快就压下去了。

尤其看到老二两口子也给他们家带了不少礼物。

说实话她其实也有点不舍得, 大壮学习一般,但这孩子可真懂事儿啊,特别勤快,知道心疼她了, 周末从镇上回来,一大早就起来干活儿, 喂猪喂羊扫院子做饭, 上山砍柴劈柴,还会帮她洗衣服呢。

别看他长了这么高的个子, 其实才刚十四周岁。

而且也得了老二的准话儿, 说是高中毕业了再说,那就是应下来了,读了高中也好,北京那是首都, 没文化肯定不成,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干的工作肯定不一样, 初中毕业可能就是个工人,高中毕业说不定能做办公室呢。

刘改芝笑道, 老二说的有道理,大壮在镇上读了高中再去投奔你们啊。

林东上军校,和他的教官和同学一样, 也多了一个毛病, 看少年人喜欢先端量一下, 他盯着大侄儿看了看,觉得身板倒挺适合当兵的,就笑了笑,嫂子你放心吧。

大壮在旁边听半天了,鼓起勇气,有些腼腆的说,叔,我也想去北京上军校。

林东没想到,侄子还挺有想法的,你要上军校,得好好学习,初中的知识不算太难,还有半年的时间呢,争取考个好点的高中。

青山镇有高中,但升学率特别差,这两年没有一个学生考上本科的,成绩拔尖的也就是考个大专。

虽说初中生源可能比较差,但这样的成绩,肯定不能说完全因为学生底子薄了,肯定师资力量也不行。

要是能考上宁县的高中,哪怕考不上一中二中,考上三种,升学率也比镇上的高中强多了。

大壮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小声说道,数学学不会。

林东皱了皱眉,说,大哥,你的给大壮想个法子,要不,找个老师给他补补课?

林勇和刘桂芝两口子也挺支持孩子上学的,但完全是放养状态,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也不管,包括二力三虎和巧巧,从来不会插手孩子们的学习,偶尔问几句,也是问问成绩考得咋样。

许沁也说,是应该找个老师补一补,初中的知识不算难,从头学都来得及,到了高中,学的科目多了,就没时间了。

林勇点头,说,成,等大壮开学了,我问问他的班主任。

许沁很想翻个白眼,不客气的说道,大哥,等开学了不就完了吗,假期才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正好趁这个时间给孩子补一补,等开了学,人家老师都忙得很,谁有时间啊?

林勇讪笑,你说的对,过几天就去镇上问问。

林东说,正好趁着过年,你带着大国,去他数学老师家拜个年,顺便提一提补课的事儿不就行了?

林勇答应了。

许沁又问道,大壮,除了数学,还有什么学不会啊,物理化学成绩咋样?

林大壮低下头,不好意思的说,能学会,但学的不算好。

许沁说,大壮,我教你一个学习诀窍,如果你想学得好,最好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都背下来,每天背几页,当你全背下来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死记硬背并不是好的学习方法,但对于基础类的知识,这其实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毕竟学的全是理论,根本没有时间,你理解不了,那就只能囫囵吞枣,先咽下去再慢慢消化。

林东笑道,大壮,你婶子高考分数比我还多考了好几十分呢,她说的这个办法很有用,而且你记住,学习一定要坚持,坚持一个月之后,就能有很大的进步!

林大壮用力点了点头。

从小他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也是放羊式的,高兴就多学一会儿,想偷懒就玩儿一会儿,初中现在住校了,村里好几个小孩跟他一个班,都是不爱学习的,天天放了学喊他去操场打篮球。

大壮小时候喜欢踢球,现在其实不太喜欢了,去也成不去也成,但碍于面子,回回都去。

二叔二婶,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以后他再也不去打球了,晚自习也不偷溜出去瞎逛了,这些时间都要用在学习上。

在北京的时候,许沁一再嘱咐许敏,回到村里不要乱说,许敏是没有到处说,但架不住许大嫂太爱显摆。

当她得知闺女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当她得知闺女订婚的人家,在北京也有一处独门独院的宅子,当她知道小姑子竟然在北京开了服装厂和十九家店铺,心里膨胀的像老大的气球一样。

不说出来那不得炸了。

一开始,她只是跟娘家亲戚说了,后来又跟村里关系好的几户人家说了,很快,整个河东村都知道了。

也不知道是她说着说着就夸张了,还是别人添油加醋了,反正现在都传,许沁在北京发了大财,许敏在北京也找了很好的人家,许大哥一家,过完年就要跟着去北京啦。

虽说现在是包产到户了,但养殖场还是集体的,到了年底儿村里还是有一堆事儿,许支书很忙,许大哥作为生产队长也挺忙,没空理会这些传言,倒是王美兰都听说了,老大媳妇,我听你三婶子说,你过完年和老大带着孩子要去北京,这是咋回事儿?

最新小说: 偏执战神抢走了公主 勇者与野荆棘 恋综前黑月光她失忆了 夫人在拯救世界 天下遍布我马甲 天才科学家驰骋娱乐圈 笼雀/重生之不入高门 谁能不爱绿茶呢 七零年代直播带货 从遇见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