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1 / 2)

路过看到黑板报上,花边框里,有人用细毛笔字报文章从新誊抄了一遍, 红底黑字,还有了些喜庆氛围。

徐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晚上就跟室友探讨一番,大家都很有兴趣。

这天下课有空之后,她趁机跟冉余辉说了说这个打算,找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来他是班长,动员能力更强,二来帝都本地人,家里背景貌似还不错,之后如果涉及外出联系拉赞助什么的,也容易些。

冉余辉听完也很惊喜,实在这是一件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现在学校的社团寥寥无几,还没有后世丰富的娱乐方式,大家课后生活难免单一乏味。

他前几天还在想着和各班班长商量一下,多组织几次活动。

可是一旦涉及到活动,需要准备的内容就很多,形式小了辐射范围不足,形式大了又耗时耗力,而且一学期总不能几次活动都用同一个主题同一种形式,甚至他都已经预感到未来为策划而头秃的样子。

现在这个问题好像找到了突破口,他怎么没想到呢,说来帝大建校史上不是还跟一份很厉害的杂志相关吗?

现在他们学生自己做一个杂志社,门槛设得自然不会那么高,但作为一个学生组织,本来就是要团结更多学生同志们参与进来。

虽然前期组织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开始的组织架构好了之后都可以延续这种模式,形式上偶有创新就行了,可以称得上是一劳永逸。

而且杂志是能留下来的东西,智慧的产物是无价的,影响力有是不可估量的。

于是,听完消息没多久,他就喊上自己几个好哥们,准备和徐漫她们几个人,来一起开个座谈会。

看他这说干就干的执行力,徐漫也有些受到了感染,甚至觉得她们的想法没理由无法实施。

她们昨晚讨论下来其实是有一个初步框架的,我很多东西其实是直接参用后面的模式,这个组织分为会员和非会员,会员即杂志社内部成员,要参与处理日常事务即每周例会,非会员其实就是杂志社辐射受众,既包括所有投稿同仁,也包含广大读者朋友。

杂志板块具体内容根据后期投稿情况而定,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现实问题,还是要钱。

前两期她们可以自己创作,但后面再如此就达不到开办效果了,可是学生投稿区涉及稿费,杂志制作,前期宣传,无一不要。

前期投入徐漫倒是准备投一部分,但这也不是长久之际,最后还是冉余辉建议,把杂志社挂学校名下。

徐漫自然知道,院级组织和校级组织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说前面的待遇和辐射范围,就是招新后者也更受青睐。

“那……会有帮助吗?”虽然说了这么多,但还是得回到现实问题。

“这个之前还没有例子,”冉余辉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但总要试一试,而且我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徐漫想也是,毕竟学校组织不具营利性,不然要是自负赢亏她倒是不担心,未来十几二十年都还是纸质媒介的黄金时代,不愁赚不到钱。

最新小说: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 大明:躺平的我被太宗窥探了内心 毒医圣手 天骄红颜 九零土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