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刘美云这么优秀的人才,本身又是学的经济专业,来他们单位工作是再适合不过。
她还有两年才毕业呢。
曾校长一盆冷水,泼老朋友头上。
......
刘美云结束交响乐团访华接待的光荣任务,重新投入到紧张学业中的时候,校长又把刘美云叫到办公室,一通鼓励表扬,当然老朋友来学校专门挖人的事他没说。
说出来怕刘美云飘了。
可曾校长哪晓得,刘美云压根就没想过毕业等分配那事儿。
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好好表现积累成绩,争取提前毕业,专心干她的个体户咧!
而姚顺六那边,也不用刘美云操心。
跑了几趟羊城后,他现在别说已经清楚去哪里能拿到低价质量又好的货,甚至还能学一两句羊城话!
刘美云就偶尔过去看看账本,除了喇叭裤,她又让姚顺六拿了□□镜、和的确良衬衫,一套搭配下来,夏天走在京城的公园大街上,形成一道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不过,也正像刘美云说的那样,喇叭裤在京城穿的人越来越多,入这行的人也越来越多。
好些待业在家没有工作的回城青年,趁这机会,也跟姚顺六一样,南下羊城,或者直接去沪市拿货,再回京城销售。
刘美云翻着账本上的销售统计,看见有一栏,直接13块一次性出了200条。
现在好多找我订货的,而且一开口还要的不少。
姚顺六现在都开始头疼,每次拿回来的货,不到几天就没了,而找他预定的人却还不少,他都快逐渐从零售转成批发了,虽然单条少赚几块,但是资金流回流快啊,而且节省人力和时间,他多跑一趟羊城,赚回来的钱就比自己零售还要多了。
就是他只有一个人,运输也是个麻烦,每次跟火车都得打点关系,太多也不行。
对了姚顺六突然想起来,跟刘美云说道:一次买300条这个,是个女的,我卖完怕有问题,还偷偷跟了段时间,发现她是你们学校的,而且她还在卖头绳,就这种的,一毛钱一个,还在你们学校附近租了间院子放货,这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吧?
姚顺六主要是担心这个。
华清大学的同窗,也在做个体户?
刘美云倒是挺好奇。
这时候很少有像她这样,在大学念着书,还不安分出来赚钱的吧,大部分都是在家待业的人才肯出来干这个。
不得不说,这位同学,很有钱途。
刘美云:对了,姚大哥,这几个月你辛苦下多跑两趟羊城,等明年年初我想开一间服装店。
姚顺六惊了,开店?
对,服装店。就在二环内,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你有空的话,帮忙打听一下那附近有没有合适的铺面。
能行吗? 姚顺六有点不敢相信。
他们这卖喇叭裤还不到一年,刘美云就要自己开店,虽然京城这一年开始,街上也冒出不少私人做生意的铺子,可大部分都是卖些早餐、或者理发店、补鞋和修自行车的,私人的裁缝铺子他见过,可是服装店目前还真没出现过。
肯定能行,你只管多准备点资金。
刘美云语气笃定。
现在都79年夏天了,要没记错的话,等十月份最早的一份个体户经营执照也就出来了,到时她也提前去申请一个,等执照下来,赶在80年初寒假结束的时候服装店开业,时间刚刚好。
当然,姚顺六现在还不能未卜先知,也不知道有营业执照这回事。
但是看刘美云又是那副自信的模样,他也不再问什么,反正每一次,听刘美云的话就对了。
那开店,也要不了那么多钱吧? 姚顺六疑惑。
他现在手头,去掉给自己的那份分成,单属于刘美云能动用的那点资金就有2万多将近3万了。
谁能想到,刘美云从当初的2000块,这才短短一年时间,就翻了十倍不止。
听刘美云的语气,三万块开一个服装店都还不够?
刘美云: 我打算自己买铺面,不租。
买虽然比租投资大,但是省事儿,没那么多麻烦,这两年正是个体户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租房开店,即便是提前签了合同,后边保不齐人房东看你这铺子进钱太快眼红,不是三天两头坐地起价的涨租金,就是给你找麻烦让你自己搬走。
刘美云想一劳永逸避开这些麻烦,就只能自己买铺子。
这时候买京城二环内的一个铺面,她怎么也要准备个几万块吧?而且要是遇到合适的,她还想买稍微大一点,省得以后为铺面不够宽而头疼。
刘美云是走一步看三步,把开店以后经常经常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尽量都给规避了。
当然,这也要现在房价便宜才行,要是等再过个二十年,就算麻烦一堆,该租你也还是得租。
从姚顺六那里交代完事情离开,刘美云就坐车回到部队大院。
家里大宝他们几个,现在新朋友越来越多,也不像以前那样,眼巴巴等着刘美云周末回家了,他们现在是,一放假就找不见人影。
不是和同学出去滑旱冰,就是约着去看小人书,还有去体育馆游泳的,拦也拦不住,管也管不着。
刘美云一回家,看见大宝他们几个又不在,只老爷子坐在客厅,带着老花镜,在雕小玩意儿。
爷爷,怎么家里就你一个人,吴妈和大宝他们呢? 刘美云走过去,给老爷子倒了杯热茶。
跟吴妈去市场那边买菜了 老爷子回道。
至于顺带会买点什么回来,老爷子就没当着孙媳妇儿面说。
对了美云,你去我书房把抽屉里的文件袋拿出来。
刘美云听话的照做,去老爷子书房抽屉找到文件袋,递给他,老爷子却摆摆手,你打开看看。
刘美云好奇拆开,等看完里边内容,她惊了。
上次在招待所举报我和长征的,是秦小月? 刘美云觉得很不可思议。
这么多年过去,她都快把秦小月这人给忘了。
而且秦家这两年也该消停了吧,一看老爷子文件袋里说是秦小月早两年就已经被离开文工团了,她就一点都不意外。
只是秦小月为什么会出现在京城,还举报她,刘美云就真是有点搞不懂。
这么多年,她连秦小月长啥样都快不记得了,难为人家还能把她放心上。
老爷子也奇怪,所以把刘美云叫回来,美云,你以前在文工团,跟秦家这丫头有什么过节?你放心跟爷爷说,要是受了委屈,爷爷给你撑腰。
老爷子这次调查秦家,不调查不知道,一调差发现里边事情还不少。
秦家那丫头这次来京城,是替家里找人帮忙说情的,前几年受了她家恩惠的人可不少,老爷子直接把材料往上一递,拔出萝卜带出泥,秦小月别说找亲戚替家里说情了,连带她这些亲戚都给她一顿连累。
这下,秦家的关系网,可不就清理干净了么。
当然,这些内容文件袋里没有,老爷子也不可能给刘美云看。
美云。老爷子表情严肃的看着孙媳妇儿,道:秦家丫头身上可能背了条人命,就是从京城回去以后不久,她撞倒一个孕妇,人家孩子没保住,报了警说是明显故意撞的,结果等公安赶到,秦家那丫头连夜逃了。
这案子还在公安局立了案,只是秦小月人没找到。
刘美云眉心蹙起,下意识就问:那个孕妇是不是跟一个叫陈青阳的人有关系啊?
老爷子吹着茶水点点头:是他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