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道:“爷知道,爷也没猜忌弘晖。”
幼姝奇怪道:“那爷还罚大阿哥读那一节论语?”
胤禛一脸莫名其妙,有些无辜的说:“爷是担心因着此事弘晖在心里和三阿哥生分了,希望他亲近三阿哥和从前一般,兄友弟恭。”
幼姝心想,得,大阿哥没误会才怪呢,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么能明白您的言下之意。不过,她也知道,胤禛不是个爱解释的人,又颇为骄傲,自信他的儿子一定能明白他的苦心。只能盼着大阿哥不将此事往心里去了。
胤禛叹了一气,轻抚幼姝的肚子:“弘晖敏感,二格格多思多虑,三阿哥年级小看不出来,爷只盼着肚子里这个是个心胸宽阔的孩子。”
幼姝摊摊手:“这事也说不准,万一生出来是个小心眼呢?”
胤禛说:“那你以后可别动针线了,孩子的心别再比针眼还小。”
幼姝道:“也不能多吃点心,不然会生个吃货。”
胤禛不赞同:“能吃是福,胖一点又不妨事。”
幼姝想了想说:“以后也少涂些脂粉吧,若是生个阿哥,别再染上不好的习气。”
孕期,她脸上生了些雀斑,胤禛哄骗她说这些雀斑可爱,可她却讨厌的很,出门前都要上些脂粉盖住。
胤禛不解的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幼姝这才恍然大悟,《红楼梦》还没写出来呢,他自然不知道有一位宝玉哥哥。
她有些得意,难得遇上胤禛不知道的事,于是添油加醋、眉飞色舞的给他讲了一遍红楼里面的贾宝玉哥哥。
胤禛听完说:“真是荒唐,竟然有男子爱吃女人的胭脂?”
幼姝为宝玉不平:“这男子可聪明着呢,后头发奋读书,不过几年就考中了举人。”
胤禛控制不住自己的爱才之心:“若是如此,也算位难得的人才。”
幼姝坏心眼的说:“可他最后出了家,作了和尚。”[1]
胤禛皱眉道:“既已考中,为何舍了仕途,要去做僧人?”
幼姝晃着脑袋说:“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便是说那男子不在乎名利罢了。”
胤禛摇摇头:“真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得这些稀奇古怪的话本子。”
幼姝吃着手边的栗子糕,嘻嘻笑道:“这可不是寻常的话本子,以后必会流芳百世。”
胤禛不理她,真不知道这小脑袋瓜里面装着什么,有时总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他突然想起什么,警惕的看了她一眼:“孩子出生以后,不许当着孩子的面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万一爷的儿子再去做了和尚,爷可饶不了你。”
幼姝忍俊不禁,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