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塞北围场传来的消息,摄政王狩猎时为了追一只鹰,多发不中,气急攻心导致旧疾突发,咳血而亡
众人一听了这个消息,无不惊诧异常,多尔衮身强体壮,骑射功夫精湛,因为这一点,太皇太后还让摄政王亲自教导皇上,外出时也没听说他身体有任何不适,而今忽然病逝
几个官场里摸爬滚打惯了的老狐狸眼神一对,其中一个便站出来道:
王爷,下官家中有要事处理,先行告辞。
说罢恭恭敬敬地走了,接下来便一连走了好几个,剩下的小官们更是不敢久留,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阿济格也不拦着他们,只是呆坐在桌上,喝了一口闷酒。想当初,大汗驾崩时,他们几个都不在大汗身边,这才让皇太极抢先了一步,本来留给多尔衮的皇位霎时间就成了别人的。
后来皇太极也没了,明明在那个时候,多尔衮就可以伺机夺回他的一切,可是他这个傻弟弟,竟然为了那个女人总之,那对孤儿寡母能有今天,都是托了多尔衮的福。
而如今多尔衮也不在了,那个黄毛小子能成什么气候,他可不是多尔衮,那个女人对他来说,只不过像一只鸡一样。有时候他就是看不惯多尔衮被那女人玩弄,可是碍于他这弟弟的权势,不得不忌惮。
多尔衮,你也别怪为兄不仗义,这一切本就应该属于你,就让为兄帮你把这天下夺回来,帮你坐坐哪把交椅
阿济格喝着喝着,嘴角竟然漾起一丝微笑。
第64章 殇逝
多尔衮薨逝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太后得知了这一消息,哀痛欲绝,当晚便连夜招顺治回京, 听闻还给了顺治一道密旨。
顺治人未到,恩义却先到。第二日, 塞北传回来消息,追封摄政王多尔衮为成宗, 算是大清的义皇帝,丧葬礼仪全部用皇帝的级别。
一瞬间,整个京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了白, 又是冬天, 雪一下, 更加显得这坐帝都凄凉阴森。
顺治的这一举动引得不少好事者猜测纷纷, 几个胆子大的,竟然在家中偷偷讨论起来:
这王爷还能追封为皇帝的?
你懂什么,如果不是摄政王带兵入关,咱们现在还在察哈尔放羊呢!论文治武功,摄政王担得起这封号。
嗐,哪有那么复杂,这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说不定啊, 本来就是亲的
是啊, 这义皇帝,不就相当于义父吗?
什么义父,说不好是
几个人悉悉索索的讨论着, 这太后跟摄政王本来就非比寻常, 整个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不止他们在讨论。
英亲王府也顺应时势, 王府的院墙外一圈都围上白色的布,还安排两个人在大门边哭丧,过路的人听了,也要为之动容。
若华本想回纳兰府乖乖服国丧,但是西林觉罗氏一再挽留,纳兰家想着母女俩长日不得见,而且西林觉罗氏身体也不大好了,便同意让若华留在娘家。
兴许是上天眷顾,若华才刚回来三天,西林觉罗氏的病就开始出现了好转的迹象,若华见状,更是细心照顾,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天,若华才刚服侍西林觉罗氏吃下身强体健丸,却不曾想西林觉罗氏一下不知怎么回事,竟然猛烈地咳嗽起来:
咳咳咳
若华一听见西林觉罗氏咳嗽,便拿起帕子,垫在西林觉罗氏下巴底下,一阵断断续续之后,只见那帕子便被鲜血给染红了,若华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看着西林觉罗氏那白得如同纸片一样的面色,不由得揪心起来:
额娘
说罢,若华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西林觉罗氏气若游丝,只怕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可是若华还是请了郎中过来给西林觉罗氏瞧病。她的心中依然存在一丝丝奢望,她在心里默默乞求上苍,不要夺走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
郎中诊脉后,又翻看西林觉罗氏的眼睛,只摇摇头,无奈道:
格格,恕老夫无能,老夫大胆讲一句话,还请格格莫要怪罪。
大夫有什么但说无妨。
说罢若华从袖中掏出诊金,刚要给那郎中,却被推了回来,郎中只是低着头道:
趁着福晋还没咽气,先换了衣裳吧!
说罢行了一个礼,快步退下了。若华早就知道了这结果,可是当郎中说出这话时,若华还是抵制不了内心的酸涩,鼻子又一次泛起了酸水。
若华回到房里,握着西林觉罗氏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
西林觉罗氏眼神空洞地望着帐子的顶端,喃喃道:
若华,你说我这病,还能好吗?
这话轻轻地,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问若华。若华此时此刻已经不受控制,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一个劲儿的从她透红的脸庞落下,梗咽着声道:
额娘说的什么话,自然是会好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京郊看桃花,您不是最喜欢京郊的桃花吗?
若华第一次说那么没有底气的话,可如今,真话也好,欺骗也罢,都不重要了。西林觉罗氏拉着若华的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你倒是不用骗我了,我这一辈子,有了你哥哥和你,又有幸从龙入关,这咳咳咳一辈子也值得了
若华哪里还听得进去,只听见西林觉罗氏呼吸越来越急促,进去的气儿少,出来的气儿多,心如刀绞。给西林觉罗氏盖好被子,柔声道:
额娘,快躺下休息吧!、
然而,西林觉罗氏仿佛没有听见若华的声音似的:
你阿玛他性子急,有时候不太会表现自己的那份心,常常说错了话也不晓得,以后你得多体谅体谅他
说到这里,若华已经泣不成声,西林觉罗氏在这时候却非常坦然,
快别哭了,把你哥哥也叫过来吧,我有几句话想和他说
到了这里,若华猛然醒悟,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不就是让西林觉罗氏见上丈夫和儿子一面吗?
于是打发了丫鬟去找劳亲,另一边也给阿济格传口信,可是事与愿违,这一晚上,阿济格和劳亲都不在府里。一番打听过后,也不见二人的消息,悲痛欲绝的若华不得不忍者眼泪主持操办。
这箱,水姿已经采办好了衣裳,约莫二十多套,春夏秋冬,四季皆备。西林觉罗氏呼吸越来越急促,几个小丫鬟呜咽着给她擦身体,换衣裳,若华自然陪伴左右,尽自己为人子女的最后一份力。
穿好了衣裳,西林觉罗氏眼睛微眯,弥留之际,西林觉罗氏十分留恋地看了屋子一圈,然后将目光定格在若华脸上,若华看西林觉罗氏似乎要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便屏退左右。
看四下无人,西林觉罗氏才有气无力地说:
你近些日子要多多上心,前天我去给他送汤,却听见他和劳亲在房里讨论,他说要做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