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41)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41)(1 / 2)

康熙想起明日的事,同胤礽和姜鄢说:明日流程你们都已知晓了。不过,朕令有些事情要告诉你们。

从来帝王拜谒前朝帝陵,都是有一套固定流程的。康熙这边也不例外。礼部制定了详细流程来,康熙看了,修改了一些,最终定下的是他改后的版本。

可是这个版本,尚未公布出去,改的都是康熙自己这边的流程,王公大臣们那边并没有修改,康熙也没有让他们提前公布出去,毕竟等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会随机应变的。

而康熙要的,就是那个惊喜的效果。

可作为明日要与他一同前去的姜鄢和胤礽,康熙是要提前告知的。

三跪九叩?胤礽先吃了一惊,这般礼重么?

康熙的改动,便是拜谒之时,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康熙说:洪武皇帝是明开/国/之君,你不是在看才修出来的明史么?朕说洪武皇帝崛起布衣,统一方夏,经文纬武,为汉唐宋诸君之所未及。你从来都很是赞同。保成,别忘了咱们来江南的目的。这礼,不重。

胤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也知道他皇阿玛这样改动是极对的。他们到这里来,是抱着诚意与热忱来的,是求得民心,这礼当然不重。

他只是一时有些接受不了,他皇阿玛要对旁人三跪九叩。

康熙倒是接受的极其良好。

但凡圣人早生,皆是先师。只要朕治下的大清安稳平顺,朕甚愿如此。况且,朕也着实推崇洪武皇帝。朕觉得这样方才算过得去。

明日拜谒明孝陵,除跟随的王公大臣外,还有姜鄢也要一并同去。

姜鄢总觉得自己去有所不妥,三跪九叩她没什么意见,流程方面她自然是全程跟着康熙的。

康熙见她不做声,就笑道:洪武皇帝与孝慈高皇后在一处。朕带着你一道去,不算违制。况如今在江南,你的声名已出去了。大野泽去了河工现场,又在县城与朕一同出行,百姓们对你多有赞誉,你不必担忧。

康熙当然可以将她放在行宫中,等拜谒完洪武皇帝后,再回来,带着她吃吃喝喝如此度日。

可康熙却不想仅仅只是这样。

他的鄢妃所求皆与旁人不同,太皇太后赏的一袋金锞子天天随身带着,偏爱抱着纯金小匣子安寝,她储秀宫中那样大几间库房的珍玩古物,点过清单后便再也不碰了。

旁人可不像她这样,总是要把玩欣赏一番的。可她呢,偏爱这些个玩意儿。

她又不贪心,成日里也只是吃吃喝喝。

瞧着不求上进,偏偏又对他柔顺可爱,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康熙颇觉这性子有趣可爱,爱逗她,也爱走哪儿都将人带在身边。

她实在聪慧,康熙就想看看,她究竟还能聪颖伶俐到何种程度。

从前的仁孝,陪着他度过那样艰难的岁月。

他那个时候,有太皇太后的支持,可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他不忍让太皇太后忧心,因此许多事,并不对太皇太后说。

皇后陪在他的身边,成为他无话不谈的密友,成为他最鼎力的支持。

他什么都会和仁孝说的。

皇考说,做皇帝孤寂,是一个人的高处不胜寒。贴心人也不会明白。皇考也不是没有贴心人,可康熙总想着,那是不一样的贴心。贴心是贴心,而非交心互用。

他从不觉得做皇帝孤寂,他愿意做皇帝,愿意将这个皇考交到他手中的大清治理的极好,井井有条,万世称颂。

康熙就想,他还是愿意再试一试的。如今的日子,比之从前,已不会叫走过而立之年的康熙觉得艰难了。他反而充满了斗志,充满了激情。

就想护着一个人,同他一起走一走,经历一番。

他想和鄢妃说什么便说什么,想带鄢妃做什么便做什么。这样令他舒服,自在。

接进宫的时候,只想着时时看见那张脸便足够。如今想着,幸而接进宫中来了,所想有误差,可所得却极丰厚。

将来,康熙还是偶尔会想一下将来的。从将来回溯过往,他们,所有人,天下人,会看见他对鄢妃的期望的。

姜鄢的准则只有两条。

一,大老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了维持舒适的生活,想要的东西,她全听大老板的。

二,大老板不叫她的时候。她就闲着,躺平,吃吃喝喝,万事不管。

康熙既然叫她去,那她就去了。

横竖她都是听老板的。

但真正到了那一刻,康熙在明孝陵三跪九叩拜谒洪武皇帝,跟着的皇太子及后宫娘娘也这样做时,给众人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

王公大臣们都是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都跟着康熙做。

跟着来拜谒洪武皇帝的,不只是王公大臣们,还有江宁当地的学子先生们,还有许多年纪大的儒生,很多都是经历过前朝的。

这么多人的跟前,大清的天子,养尊处优的帝王,在陵前三跪九叩,虔诚真心,叫他们看了,瞬间便红了眼眶,很多人热泪盈眶嚎啕大哭。

这礼,重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康熙带着胤礽,同老儒生们说话,同他们讲过去,讲现在,讲未来。这一讲,就是好几个时辰。

儒生们哭声震天,又深深感念康熙,山呼万岁的声音,甚至在山外都能听见。

姜鄢全程跟着,保持着一个后宫娘娘该有的仪度与风姿。

偶然康熙同她说几句话,她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应答的。瞧着儒生们的样子,姜鄢心里暗暗的想,幸而这几日恶补了明史,又读了好多的文章,虽然整个人读的昏昏沉沉的,但今日看来,效果还是挺好的。

一整日下来,到了最后,姜鄢的脸都笑麻了,嘴也僵了,两条腿都没有知觉了。

偏康熙和胤礽父子俩兴致越来越高,竟还要趁兴去逛逛江宁府的集市。

晚膳便在街市中寻些店铺小食用吧。正好也瞧一瞧民情。看看江宁府的状况。康熙今日高兴,同胤礽一拍即合。

姜鄢稍微休息了一下,又用了一碗桂花酿,李嬷嬷抓紧时间给她按了按腿,康熙与胤礽沐浴更衣的时候,姜鄢也去泡了泡热水,等到换了一身衣裳重新出现在康熙与胤礽跟前时,她才觉得身体舒坦许多,就是有点儿饿。

康熙要带着胤礽和姜鄢出去,跟着大臣们和江宁当地官员都跟着劝谏。

结果被胤礽一句话就给堵回去了。

皇阿玛与我在大野泽时,便曾在街市中行走。什么事都不曾出过,反而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感觉甚好。尔等拦着皇阿玛与我,口口声声说为了皇阿玛与我的安全,难道这意思,是承认尔等还不如大野泽的地方官员么?

他们那儿,还在修筑堤坝,改道之事也正在进行,却将此事做的极好。江宁此处,风调雨顺,万事安宁,如何就做不到了?

康熙没说话,只淡淡看着众人。

众臣被胤礽堵的没话说,而康熙几乎是默认了胤礽的话,可见康熙的态度。

江宁地方官员确实是不能忍,也没法忍。

若还继续僵持下去,不就承认江宁不如大野泽了么?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江宁此处,风调雨顺,万事安宁,若是小心谨慎些,是不可能做不到的。他们勤谨用心些,必能叫皇上与太子殿下满意。

否则若是传扬出去,江宁地面上的官儿,日后还如何混呢?

胤礽这样一说,随行大臣们也不再劝了。只是尚且有些担忧,若果真要去,必然安全问题是首要的重中之重,若能保证,自然也就无事了。

康熙见他们都不说话了,才淡淡道:朕只是同太子到街市上转一转。让百姓如同寻常就好。朕这般在江宁,也难如在大野泽时低调出行,朕也只是想去瞧一瞧。你们不许弄虚作假,只是同他们讲一讲,大家一切照旧,寻常出行做生意便好,不必太过看重朕的出行。

康熙的设想,还如在大野泽时那样恬淡安静,出行时也是娴雅舒适的。

可这江宁当真与大野泽不同。

最新小说: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