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汤斌除了要在衙门办公外,一天至少一次要往来宫中去毓庆宫教胤礽读书,检查胤礽的功课。虽然忙碌,却觉充实。
胤礽回宫后,课业方面自然是又加了许多的东西,待汤斌来了之后,他的功课越发的多起来。
以前还能一天往储秀宫跑一次,现在两三天能往储秀宫去一趟都是闲的了。
胤礽来储秀宫少了,姜鄢自然见他自然也是少些的。
若换做从前,姜鄢躺平,万事不管,谁也不爱搭理。
胤礽若来,她欢迎,胤礽若不来,她也不会去寻。完全是顺其自然绝不主动。
可现在相处日久,姜鄢心中对胤礽早有了感情,便是拿他当做亲外甥看待的,胤礽一天不来,她都很想念胤礽。
知道胤礽如今很忙,没有时间到她这边来,她便总是等着胤礽歇息了,再悄悄去毓庆宫看看胤礽。又或者趁着胤礽读书的时候,她悄悄过去瞧,不让胤礽发现。
一切都是以不打扰胤礽读书为前提的。
毓庆宫上下,自然会把皇太子照顾的很好,如今又添了詹事府。
可姜鄢知晓胤礽的口味,怕他冬日读书冷,又怕他营养跟不上,胤礽最喜欢的还是她这边小厨房的口味,因此回宫之后,一日三顿,仍是姜鄢这边的小厨房做好了再送过去。
胤礽的膳食,直接从御膳房里分了出来,毓庆宫里也只管着胤礽的起居,一切点心瓜果膳食菜式,都由储秀宫的小厨房承应了。
胤礽隔了好几天才能见到姜鄢,他也是很想念姜鄢的,储秀宫送来的膳食,他总是吃的格外的香,格外的满足,他知道,这都是姨母对他的爱与惦念。
这是他繁重枯燥的读书生涯中,唯一的慰藉和快乐了。
姜鄢一天至少一趟的往毓庆宫去,先前胤礽还不知道姜鄢来偷看他,后来知道了,胤礽高兴极了,有时候晚上特意不睡等着姜鄢过来,两个人聊许久都停不下来。
胤礽晚上睡少了,影响了第二日的精神,读书背书出了几回错,汤斌告到康熙那里,康熙才晓得是他们聊天聊的太晚了的缘故。
两个都是心头肉,康熙哪个都舍不得训斥。
但胤礽读书又是大事,只好找两个人都谈了谈。胤礽答应康熙,晚上不等姜鄢了,还是照旧安寝,却因为他皇阿玛心疼他,他为自己争取到了三天就能去储秀宫一次的福利。这样至少见面的时间是固定了的。
胤礽很高兴,很满足,又继续干劲十足的读书去了。
姜鄢这儿,康熙都舍不得说她,一个字都舍不得。就什么都随着她。
但康熙有些吃味。
姜鄢一日一趟的往毓庆宫跑,瓜果点心新鲜膳食,流水般的从储秀宫往毓庆宫送,阖宫上下如今都晓得,不怎么爱交际不怎么爱出门,和谁都不怎么亲近的鄢妃,如今上心的,便只有太子殿下。
哪怕阖宫上下有那些酸溜溜的话,说太子如今大了,不爱往储秀宫去了,偏偏储秀宫还巴着太子不放,还要这样上赶着对太子好。不是亲娘就不是亲娘,对太子殿下好一点就想上位么?简直是痴心妄想。
就这样的话,也没能动摇储秀宫的行为分毫。
姜鄢更像是没听见不知道似的。
康熙就想,她对太子这样上心,其实挺好的,可她怎么就对自己不这么上心呢?
几年了,从来没见过她往乾清宫送过一回东西。更别说是人了。
但凡他不召见,鄢妃从来就不会主动过来。
真的是从来没有主动来过。康熙心里好酸啊。
你对保成,比对朕好得多。康熙酸溜溜的说。
胤礽在姜鄢那里的待遇比他的待遇要好。
皇上生气了吗?姜鄢笑着问。
朕不生气。朕酸。
康熙答应过她不生气的,但是康熙确实是不开心。
康熙觉得受到了冷落。康熙受不了这个委屈。
姜鄢这会儿正在乾清宫呢。
她这几年来这儿次数也比较多了,数不清是多少次,但对这儿已经是非常熟悉了。
在这儿也留宿过。但康熙似乎不大喜欢这里,如非必要,康熙也不爱带她在这里留宿。
多半是叫她陪着处理政务,然后处理完了之后,到了晚间,再带着姜鄢回储秀宫去就寝。
康熙自己是打了鸡血的工作狂,对他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阿哥们,更是严重鸡娃的家长代表。
几个阿哥年纪大些的都已经开始在书房读书习字了。八阿哥最小,才三岁,但看康熙的打算,也是明年要送进书房去卷的。
阿哥们都是这样努力读书,身为大清的皇太子,胤礽更是走在了康熙鸡娃的前段,承受了康熙所有的期望与心血。
姜鄢是心疼胤礽,这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康熙亲自教养,大了得了汤斌这样的师傅,就没有一天好好休息过。她只是为胤礽送些吃食,一天至少去瞧他一回,这其实不算什么,如果还能做的更多些,她自然是愿意做的。
但她真没想到,康熙居然还跟自己的亲儿子计较。
就为了这张脸吗?这真的太离谱了。
但姜鄢也能理解。
大老板有所要求,姜鄢自然是要满足的。总不能真的让大老板心里不痛快嘛。要是真的生气了,最后还是得靠她拿脸来哄么。
姜鄢笑靥如花:以后,臣妾的小厨房也承应皇上的膳食。以后每晚睡前,臣妾也来瞧皇上一回,皇上觉得可好么?
既然觉得不好,那就把待遇提成一样的。她怎样对胤礽,就怎样对大老板。
康熙刚要说好,又觉得不对劲:朕如今一日三顿本就多在储秀宫用。你每晚睡前都同朕在一起,还要怎么瞧?你这是在敷衍朕。
他把人抱过来坐着,知道鄢妃素来是个不用心的,也不叫她自己想了。免得想几天都想不出来,白白叫他自己闹心。
康熙直接提要求:日后,朕在乾清宫时,便是不召见你。你得了空也要多来瞧瞧朕。给朕送一盏茶水,一碟点心,朕都是高兴的。
姜鄢抱着康熙的脖子,抿着唇笑:皇上,您在理政看奏折题本的时候臣妾过来,难道不会打扰皇上么?皇上若在召见大臣,臣妾悄悄过来,不合适吧?
合适。朕说合适就合适。康熙如今巴不得一直同她待在一起。
康熙说:朕若有事不方便见你,你若来了,朕就让李德全带你去偏殿候着,你在那儿等着朕,朕也是高兴的。等朕忙完了,你再过来陪着朕。
姜鄢想了想,笑道:如皇上所愿。臣妾听皇上的。
真是没想到,大老板现在居然变得这样黏人了。
康熙高兴了,便去亲她的耳垂。她身上软肉多,如今康熙喜欢亲耳朵上的软肉。有时候亲重了兴致上来想咬一下,又怕自己克制不住,只好用牙齿轻轻的磨,磨够了,才会放开她。
姜鄢以为胤礽读书忙她会空闲下来,结果没想到,现在一天要往毓庆宫乾清宫跑几回,似乎是比从前更忙了。
就如今这越来越冷的天气,姜鄢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储秀宫中所有服侍过仁孝皇后的旧人,都把自己跟仁孝皇后之间发生过的事情,以及自己眼中的仁孝皇后究竟是何模样,全都跟姜鄢说完了。
这忆往昔忆了几年,姜鄢抄仁孝皇后爱看的书册都抄了三四十本,放在她的书架子上都摆了一排,看起来颇有成就感。
姜鄢也算是对仁孝皇后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她自认自己这几年做的还不错。
替身做的不错,躺平也躺的很好,两者平衡,相辅相成,姜鄢对自己很满意。
姜鄢本来以为自己可以躺平几天,再开始畅想未来,继续做一个完美的替身,结果当天晚上,说故事的人没来,李嬷嬷拿着一本书册进了内室,要给她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