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那人见了谢移风立刻跪下叩首:暗十二见过君师大人,见过这位大人。他并不知晓该如何称呼叶远闲,所以只能以叩头带过。
起来吧。谢移风向叶远闲介绍:他是明清手下的第十二个安慰,今后会长期驻守在这里供咱们驱使。
一代君王手底下暗卫千千万,能排在前五十的各个能力不俗,也只有这样明清才会放心自幼教导他的君父留在这里。
谢移风将记好了机密的手书递给暗十二,同时安排道:明天谢家药铺里会多出一批稻种来,你联系人将稻种快马加鞭送的送到明清手中,记着一定不能出现纰漏。
是,大人。暗十二立刻保证。
将种种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叶远闲和谢移风也没闲下来,尤其是叶远闲,他依旧埋头扎进自己杂交提产量的实验中,只是实验的对象由水稻变成了小麦。
又半月过去,朝廷里出现了小小的动荡,动荡过后户部忙碌起来。旁人并不知晓户部具体在忙碌什么,但隐约有风声透出来说是得到了上好的种子。
原来是新种子,那便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了,众人便不再将这事放在心上,转而探查起引起动荡的源头来。
而这引起动荡的源头,正是徵亲王苏醒了。
徵亲王深受皇帝信任,手中掌握着边境十万大军的兵权,在朝堂之上能与其比肩者不多。他为人正直,雷厉风行,最看不惯朝堂之上蝇营苟且之事,对于喜好钻研帝心之术的世家来说徵亲王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只是这个噩梦在去年的时候消散,徵亲王病种,他留下的嫡系后辈血脉被王府种曾受他庇佑恩惠的旁支逼迫,再加上曾经看不惯徵亲王府的各方势力打压,嫡系血脉差点断绝。
而如今,徵亲王醒来后第一件就是彻查王府,将有异心之人斩杀的斩杀,罪不至死的也纷纷关入大牢看押,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将王府上下彻底肃清。
只是手段过于铁血,令人不寒而栗。
不少人纷纷上书徵亲王罔顾生命,残害宗族。然而年轻的帝王却对此不闻不问,甚至特意派了禁卫军加强了戒严,名义上说是怕徵亲王伤及无辜,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趁机在帮着王府。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徵亲王身体刚恢复过来之后就将一份密令呈给了当今皇帝,而密令被呈上去不久之后乾清宫里就摔碎了数套茶盏。
朝廷中人心浮动,暗地里的往来更加密切。
只是这一切都和偏远县城的谢家没有关系,游落村和谢家迎来了新一轮的丰收。
村里的包谷成熟了,产量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很多,像手脚勤劳、打理精细的人家亩产达到了一千斤以上。
土质略微贫瘠或者打理不精细的也达到了九百斤以上的亩产,除了土豆和红薯,村里人头一次见着一亩地能产出这么多的粮食。
而且包谷和稻子小麦不同,包谷脱粒后不用再去壳,只要磨细了都能入口,除了口感比前两者略差一些,其他的都没什么说的。
村里喜气洋洋,他们也知道这种子是村长腆着老脸问谢家买的最好的种子,对谢家的感念也多了几分。
谢家的包谷也丰收了,谢一专门问村里竹编做得好的老人编了个特制的筛种子的筛子,筛子的孔洞有半个指甲盖那么大,干煸、不良的包谷粒被筛出去。
只剩下颗粒饱满莹润的种子留在筛子里,最后被统一装起来。
叶远闲和谢移风都是很少吃包谷面粉的,而谢一他们也只是两三天吃一顿,所以谢家出产的包谷刨去那些小粒的之外其它的有七成的都被留作了种子售卖。
另外三成就是谢一他们的口粮,至于那些小粒的够不上做种子的,就磨碎了和野草拌在一起做成了驴子和两匹马儿最可口的饲料。
村里的石磨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那是家家户户在磨包谷面粉,对于游落村的众人而言,这包谷面当真是好吃的很。
短暂的休息过后,叶远闲和谢移风带着新收获上来的包谷种子去了镇上的铺子里,他们要趁着还没有入冬,将这些包谷种子全部售卖出去。
第58章
卖种子
谢家的药铺如今在镇上小有名气, 即便铺子所在的地方有几分偏僻也时常有人光顾。
今天是初七,正是集会的日子。
秋日的集会格外的热闹,有的人家家里实在贫穷, 就会把刚收上来新鲜的稻米拿出来以略高的价格进行售卖, 然后再低价买进陈米或者参杂了米糠的、碎粒的次米食用。
也有人家地多人少,家中吃不完的米粮瓜果就拿出来售卖, 换些许的银钱补贴家用。
大街上到处都是散发着清香的果子和新鲜的蔬菜,那南瓜足足有酒罐那么大,一个就够全家六口人吃一顿的。
很快众人就发现了摆放在谢家药铺外面的包谷种子, 那大颗又莹润的包谷粒瞧着就喜人,若是种到地里去指不定能长出多强壮的苗子来。
庄稼人对种子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有的人家即便不买也围在周围看着, 嘴里忍不住讨论:听说这就是前段时间拿了奖赏的谢家的种子,钦差大人指名奖赏了一座山头呢!
是的呢,咱们乐康县百十个村子里,就他家的包谷种的最好, 听说比南方的包谷产量都要高上一些,县里如今种这么多的包谷少不了谢家的功劳呢!
只是这种子虽然是顶好, 但估计也不低,街东头杂货铺子里摆出来的包谷种子一斤要十五文呢, 那种子可半点比不上这些。
要我说这种子好, 卖二十几文都不贵。就是咱们实在太穷了,买不起啊。
人群中低声交换着自己知道的消息, 一边觉得这些种子质量着实好,心里难耐。一边又觉得价格肯定也高, 想来他们也买不起。
等到谢移风把写着「一斤十六文」的木牌放到了包谷种子上面的时候, 有些识字的人立刻深吸了一口气, 紧接着就什么都不管不顾只想将这些种子秤到自己的包袱口袋里去。
十六文钱,虽然比杂货铺子里的高了一文,可这种子的质量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识字的人见周围的人这样表现也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询问:咋回事儿,这牌子上写的什么?
有关系好的识字的人小声回答:你小声一些,这种子一斤才十六文钱,咱们赶紧买,莫让人抢光了去。
街对面的商铺一见这摆出来的价格,心里顿时涌上了种种打算:要是他将这种子以十六文的价格收过来,再以十八或者十七文的价格卖出去,那不就能白赚几百文钱吗?
说干就干,他们甚至还考虑到谢家可能会限制购买,专门喊了家里的人一起来排队,只为多囤一些种子。
然而叶远闲和谢移风把这种子光明正大的摆到这里,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底层老百姓买到最好的种子,可不是要这些奸商来赚中间差价的。
于是在那些商人迫不及待的推桑着前面的人群想要快点买到种子的时候,一袭短打浑身肌肉隆起的谢四就拿着一根棍子像门神一样杵在包谷种子面前。
我家主子说了,每人最多买十五斤,镇上住的人不卖。若是谁敢坏了规矩,一律按照闹事处置。
这话一出原本就只想买种子的人们倒觉得没什么,就是可惜不能再多买一些种子存着明年种。而排在队伍最后面的人则喜笑颜开,他们生怕自己抢不到种子,如今这规矩一出反倒帮了他们。
按照乐康县人种包谷的习惯,种一亩地需要五斤左右的种子,而寻常老百姓家中有个三亩地就已经算是富裕,所以还特意将种子的量限定在了十五斤。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