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于金钱的刺激,真正让赵佗感到震惊的是爵位的提升。
赐爵三级!
让他一跃从第五级大夫爵位,跳到了第八级公乘。
何谓公乘,即“虽非临战,得乘公卒车”。
相当于他以后出门办事,都能坐公家车了。
公车私用,岂不美哉。
而且这时代的公乘爵位,远远比汉朝后期民爵八级中的公乘要值钱亿万倍。
后世挖出来的三国吴简里,一处里聚47人名籍,其中就有46人是公乘,连一岁的小屁孩脑袋上都能挂一个公乘爵位,此等制度何其可笑。
秦的爵位则是货真价实。
公乘爵位的赵佗,不仅能得到八百亩田地和相应宅基地的赏赐,享受出门乘坐公车的待遇。
若是做官,他有资格当县上的主官,郡里的中层干部。若是入伍,至少也能混个二五百主当当。
当然也不是说有爵位就能当官,还得通过相应的考核。
“本以为是两级,没想到一下升了三级,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赵佗心中暗道,因为之前截获燕国公卿时,他就已经靠着盈论升过一级了。本以为这次升爵的依据可能是制造巨砲升一级,擒获太子丹又升一级。
能连升两级,到达公大夫爵位,赵佗就满足了,哪料到秦王会给他来一个惊喜。
一想到这里,赵佗脑袋里突然敲起了警钟。
“年轻人,秦王在刻意提拔年轻人!”
赵佗猛然想到,大殿上秦王政对李信态度很好,大加赞赏,甚至给人一种喧宾夺主,李信还比王翦功劳大的感觉。
联想到之后伐楚时发生的事情,赵佗就明白了。
王翦如今灭了赵国。燕王虽逃,但其都城被破,手下精兵、臣僚尽数被捉,秦国全据燕地是早晚的事情,如此一来燕国也相当于是亡了。
短短两年,灭亡两个万乘之国,此等功劳何其高也。
就连当年的武安君白起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功高震主!
秦王已经不愿意再让王翦继续立功了,不仅是因为王翦功劳之大,是自秦立国以来最为显赫者,让他心中生出一丝忌惮。
更因为王翦已经老了,正值年富力强的秦王需要新鲜的血液,他想要更加年轻的将军,为他开疆扩土。
所以,此番对于李信和赵佗这两个年轻人,秦王的赏赐很重,寄予了希望。
“不知道那句‘吾欲攻荆,将军伐楚用兵几何’是什么时候问的,只希望不是今日。”
赵佗心中打鼓。从燕地一路回咸阳的路上,他其实找了好几次机会对李信旁敲侧击,特别是提及南方楚国的强大,不易拿下。
不过李信那会儿正处于亢奋中,对赵佗的话不置可否。
如今咸阳凯旋,秦王重赏和夸赞下,李信的尾巴定然又要翘到天上去了,赵佗只希望那个时间来的更晚一些,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扭转李信的想法。
他站在殿门,等候李信出来。
大殿赏功议事已经完了,诸臣僚开始离开。
赵佗等人还需在宫中等待,秦王专门给他们这些有功将士设置了庆功宴,等到晚间就会置酒高歌,共飨美食。
王翦、李信正被相熟的官吏拉住,谈笑风生。
赵佗只能先出来在殿外等候,他还想着在宴饮之前,再和李信打个预防。
“咦,这不是我秦国的少年英雄吗?”
有声音传来,赵佗寻声望去,眼中双瞳猛然收缩。
说话之人是个中年男子,大概近五十岁的模样,面黄长髯,身近八尺,仪表堂堂。
最让赵佗在意的是,此人头戴高四寸的委貌冠,身穿端直方正的玄段,身上有紫色绶带,手中还拿着一块一尺以上的紫玉圭。
侯爵!
这是侯爵的服饰装扮,其爵位居于整个秦国军功爵制度的顶层,只是不知此人是关内侯还是彻侯。
“见过君侯。”
赵佗忙恭敬行礼,不敢怠慢。不管对方是个什么身份,都不是他惹得起的人。
熟料他腰还没弯下去,一双手就已经将其牢牢抓住。
“莫要多礼。老夫最喜欢你等少年英才了。”
那君侯双手有力,强行将赵佗拉起来,嘴中话语还带着笑意。
这让赵佗不敢反抗,只能顺势而起,谦恭道:“小人只是略有几分勇力,效力军伍,当不得君侯谬赞。”
“呵呵,你可是当着大王的面,说出‘大丈夫生当封侯,死则庙食’的人,何必在老夫面前做谦恭之态。我可不喜欢这种,大丈夫可要打直了腰,昂然立于世间才是。”
赵佗满脸尴尬。
明明只和秦王一个人说过,怎么现在传的到处都是了,好像每个人都知道似得。
“君侯说的是。”
赵佗唯唯诺诺,倒不好多说。因为他还没弄清楚眼前之人的身份,不过对方看上去倒是一副好意。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带冠佩剑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此人面容白皙,相貌威武,走起路来自有一番气势风度。
“见过君侯。”
他先向那君侯行礼,问候了一声,紧接着看向赵佗:“赵公乘,大王要见你。”
听了这话,赵佗忙拱手应诺。
那君侯也笑道:“既然大王相召,那老夫就不多留了。少年,若有空可去老夫府上相见。老夫乃昌文君是也。”
昌文君!
赵佗心中苦思,这名号他似乎听过,但又完全想不起相应的事迹。
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没有留下多大的名头。
心里想着,赵佗嘴上也恭敬的答应下来。
一位君侯亲自相邀,对普通人来说可是莫大的殊荣,他怎敢拒绝。
见赵佗满嘴答应,昌文君亦笑了笑,“很好,那老夫就等你了。”
说完,他又看向那白面中年人,笑道:“老夫说完了,赵高,你带他去吧。”
第一百零四章 :中车府令
赵高?
我的阿母耶!
这人竟然是赵高!
赵佗面上带笑,心里实则是泛起滔天巨浪。
哪怕当初第一次见到荆轲,他也没有这般惊讶。
在昌文君离开,赵佗低首行礼时,目光忍不住斜瞥向赵高胯下。
赵高竟然不是阉人?
此人不仅身材高大健壮,脸上竟然还留着胡须,时时刻刻昭显出他的男儿身份。
“赵公乘,我身上可有不妥之处,为何这般注视?”
赵高开口,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声音还挺洪亮的,和他健壮的身材相称。
赵佗一惊,他刚才震慑于对方的身份,目光不由出现了变化。
没想到这赵高竟然如此敏锐,能感觉到自己的窥伺。
他连忙道:“未有,只是看赵君身材雄伟,真乃勇武之士,让我十分羡慕。”
听到夸赞,赵高亦朗声笑道:“公乘也不差,小小年纪就已在七尺之上,待到长大时,定会威武健壮,成为八尺大丈夫。”
赵佗嘴角一抽,怎么又是一人提“大丈夫”。
两人互相称赞后,气氛倒是和睦起来。
赵高手一伸,“大王命我带公乘去偏殿等候,公乘请。”
“唯。”
赵佗拱手应诺。
这边大王相招,赵佗只能暂且放下尚在殿中的李信,跟着赵高往偏殿走去。
走在路上,赵佗还是忍不住偷偷打量眼前的赵高。
没办法,人的名,树的影。
赵高在有秦一代实在是太出名了,其名声甚至能和刘邦、项羽比肩。
一招“指鹿为马”,声名传遍古今。
想到这里,赵佗心中忍不住涌出一个念头。
在秦皇去世之前,将赵高弄死。
是不是就能改变历史?
没有了赵高,就不会发生篡改遗诏之事,未来的胡亥也没有和公子扶苏相争的本事。
秦朝的命运,会不会因此改变?
不再二世而亡?
当然,赵佗也只是一瞬间冒出这个想法,紧接着就将这想法死死压了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