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帐中,并非所有人都是杨熊这种铁憨憨。
有不少人听懂了桓昭话里的意思,看着赵佗的目光充满了戏谑。
在军中,有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上司,可真不是什么好事情。
好在桓昭也没有做的太过明显,他将赵佗分派给了杨熊,算是发了点善心。
这番任职虽然让赵佗感到恶心,但高兴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阿佗……啊,不对,该叫五百主了,嘿嘿,我黑臀大夫又来了。”
黑臀嬉笑着站在赵佗面前,在他的旁边,还站着涉间和西乞孤两人。
秦国实行征兵制,但也鼓励士伍们主动参军。
毕竟主动入伍的人在士气和战斗力上,远比强征来的士卒好得多。
涉间、黑臀当初和赵佗分开时,曾做过约定,赵佗若是上战场,定要告知他们。
赵佗如约送出了信件,两人也应诺而来。
“间,你的仇?”
“报了,已经无事。”
涉间淡淡一笑,脸上没了之前的郁气。
赵佗点点头,目光落到西乞孤身上。
“见过赵君,西乞孤愿为赵君效力。”西乞孤躬身行礼。
“好,咱们皆是从庚什出来的袍泽,自当携手与共!”
赵佗露出笑容,伸手去扶西乞孤。
西乞孤的到来是赵佗没想到的。
按西乞孤的说法,他回乡之后一直关注着赵佗等人。
他还利用职务之便,传信给黑臀,若是要上战场,务必将他叫上,他愿拼死跟随赵佗。
这位乡中小吏,亦是心有大志向。
西乞孤要重新恢复西乞氏的荣光,重拾祖先的荣耀。
赵佗,便是他看中的人。
西乞孤相信,跟着眼前少年,就能完成族中代代先人的心愿。
赵佗很高兴,新人哪有旧人好。
有这三位曾经的得力手下相助,此番伐魏之战,他肯定会顺手不少。
没有犹豫,赵佗立马将拥有大夫爵位的涉间和黑臀任命为百将,西乞孤则被任命为短兵屯长。
到了五百主这一级别,就可以拥有五十人的短兵卫队了。
这支五千人的关中秦军在军营中整编完成后,来自汉中郡的一千戍卒和五千左右的刑徒奴隶也到了。
关中秦军们很无语。
“这些野人说的是个什么鸟语?”
这是来自黑臀的吐槽,其他人虽然不说,但脸上表情皆是如此。
汉中之地原属楚国,自秦惠文王时攻楚夺取,设置汉中郡。
其地位于大巴山以北,秦岭以南,其中野人丛生。
此番越过秦岭征调来的汉中人,就有不少是披着头发,身上裹着兽皮,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骚臭的蛮夷。
他们嘴里嚷着的更是谁也听不懂的方言,根本无法交流。
自汉中军到达后,关中的一万刑徒隶臣也被征调齐了。
大营之中,人头攒动,黑旗迎风飘扬。
如此,万事俱备,大军直接启程。
左庶长桓昭,意气风发。
他站在战车上,统帅着五千关中秦军和一千汉中戍卒,押运着共计一万五千名刑徒隶臣,排成一条长龙,向着东方行去。
大军一路直出函谷关,踏上了三川郡的地界。
黑臀纵马奔驰于道路上,吆喝着让手下百人注意警戒,防止有胆大的刑徒寻机逃跑。虽说大军在侧,敢逃跑的人基本都是个死字,但世界上总少不了心存侥幸的狂徒。
自从在燕地发生那场车祸,黑臀眼睁睁看着赵佗和涉间骑马去追杀燕丹,心里就暗暗下了要学马术的决心。
他在战争中得了不少钱财,回去后真买了一匹马,学习了好几个月的马术,虽说还比不上赵佗,但好歹也能在道路上飙马,不枉他黑臀大夫的身份。
“五百主,我听说不仅是咱们关中和汉中那帮野人。就连这三川郡,甚至是河东、河内、上党诸郡县也在征调刑徒隶臣。”
“你说咱们打个魏国,不派大军压上去直接灭掉,尽驱赶着这些刑徒奴隶去魏国干嘛?”
“让这些奴隶去填大梁的沟壑吗?”
黑臀有些好奇,虽说秦军有时会让刑徒和奴隶辅助大军攻城。
但眼前这些人也太多了吧,都比他们正卒多了好几倍。
这样的战争方式,和黑臀在燕地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心中充满了疑惑。
不仅是黑臀,就连涉间、西乞孤,甚至是秦军中的不少军吏,都不知道大王征调这么多的刑徒奴隶是想做什么。
他们毕竟出身乡野,哪怕是当过小吏的西乞孤,其目光也很难望到郡县之外。涉间虽拥有很强的军事直觉,但碍于学识,亦很难看到天下大势。
相比众人的迷茫,赵佗却很清楚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
他看着前方,一万五千人的刑徒奴隶们排成一条长蛇,在六千秦军的夹护下,缓缓前行。
这些人,可不是拿来攻城的。
甚至就连这负责押送的六千秦军,恐怕都不会被主将王贲派上战场厮杀。
此番押运刑徒奴隶,另有目的。
因为军情紧急,桓昭率领的这支军队一路押着刑徒们穿行,甚至在路过曾经的周朝国都洛邑时也毫不停留,一路东行。
不到半个月,这支来自关中的秦军和刑徒奴隶们,就抵达了大梁城下。
嘶……
大梁城下的一幕,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除了来自淮阳的五万战卒外,整个大梁城此刻已经被近十万的刑徒奴隶们包围了。
这些刑徒奴隶来自秦国各地,都是被押送征调至此。
在战卒的鞭策下,他们手中拿着锄头,铁锸,在大梁城与鸿沟之间挖掘着。
赵佗的目光自这些刑徒的头上扫过,投向更北的方向。
那里,一条大河奔涌……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梁
魏王假二年,大梁。
“他魏咎怎敢屯兵不前!”
“无胆竖子!无胆竖子啊!”
宫殿中,魏王假放声咆哮,颌下长须因愤怒而摇颤着。
殿中诸侍从皆叩首俯身,瑟瑟不敢言语。
“大王何必震怒。今王贲兵围大梁,正待聚歼我魏国援军,宁陵君若贸然来援,恐怕会被秦军歼灭。”
一个拄着鸠杖,满头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进殿中。
他每走一步,就会轻咳一声,身子摇摇颤颤,像是随时都会摔倒。
他已经九十多岁了。
听到这老者开口,魏王假怒火减轻,满脸悲愤的说道:“唐公,如今大梁危在旦夕!”
“你看到没有,那王贲在干什么!他是要挖通鸿沟,掘开荥口之堤,要以大河之水灌我大梁城啊!”
唐雎沉默了。
他昔日年轻时,曾亲眼见过那位来自秦国的纵横之士。
那人站在魏国大殿上,昂首挺胸,神采飞扬。当着魏国满朝文武之面,挥舞着衣袖,喷溅着唾沫,说出那句可怕的威胁。
“若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则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魏若不事秦,就等着水灌大梁之日吧!”
那一刻,魏国群臣尽皆勃然变色,魏王更是吓得差点从榻上跌下来。
如今数十年过去了,秦人真的来了,他们将要实现数十年前说下的狠话。
魏王假被困大梁城中。
外面是王贲的五万淮阳战卒,以及十万以上,正在努力开挖沟渠的秦人劳力。
再往外,则是驻足于陈留、雍丘等地的魏国勤王之师。
其中以宁陵君魏咎为最,他聚魏军万人屯驻于雍丘,却不敢往大梁进军一步,坐视秦人挖沟开渠。
援军在外,却不上前救援,这让魏王假又惧又怒。
他看着沉默的唐雎,眼中浮现出一抹希望,哀求着说道。
“唐公,你乃天下名士,昔日齐、楚攻魏,就是你入秦求援,说动秦王发兵救我魏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