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负责探林的一屯秦军已经分散进入两侧林中,秦军大部也踏上了林间的道路。
涉间眉头越皱越紧。
那短兵百将不知自家二五百主在想什么,张望四周后叫道:“咦,这些林子上好多鸟啊。”
这句话,将涉间瞬间惊醒。
他抬头一看,果真见到两侧密林上有群鸟飞腾,盘旋不落。
“兵法所云,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
“不好,此处有伏兵!”
涉间双眼猛睁,对着周围士卒吼道:“速速结阵,举盾防御!”
与此同时,刚才探林的秦军所进的林子中,也传来阵阵惨叫声。
“魏军!”
“林子里有魏军!”
刹那间,密林中冒出无数魏国兵卒……
第一百八十五章 :死战到底
嗖!
弓弩齐射。
漫天箭矢如同飞蝗般从那一排排魏卒手中射出。
紧接着一片惨叫声响起,秦军队伍中有数十人哀嚎着摔在地上。
这还是涉间提前发现伏兵,让士卒举盾防御和躲避的结果,否则遭受突袭,在这一轮箭雨之下,秦军的死伤只会更加严重。
“骑兵速速后撤,将此军情禀报军候!”
涉间从车下钻出来,对遭受伏击而显得慌乱的秦军大声吼叫,下达相应的命令。
在涉间发现伏兵的第一时间,便马上跃下车,一边吼叫提醒,一边钻入车身下躲藏。
这是赵佗告诉他的法子,若是遇到伏击,敌人必先攻击主帅,站在战车上,很容易便是万箭穿身的下场,所以第一时间一定要保全自身。
涉间躲过箭雨,果真看到自己刚才所站的位置上扎了好几十根箭矢。
“好一个宁陵君,果真有两下子!”
涉间看到树林中,已有密密麻麻的魏卒冲杀出来,只是大略一看,便知其数量之众,远超己军。
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埋伏!
涉间并不慌乱,作为探路兴军,他这一千人的职责不就是如此吗?
将前路上的陷阱埋伏一个个捅出来,所有的苦难自己承受,只为保障身后大军的安全。
兴军中伏,总好过中军被伏击。
“士卒结圆阵!以车为障,固守待援!”
“骑兵速回!”
涉间再次发令,身侧短兵一边涌上来将他护卫住,一边跟着大吼传达命令。
这一次,秦军所受的训练效果体现了出来。
听到主将的声音和命令,其下的五百主、百将、屯长亦是一级一级将命令传达下去,秦卒们虽然还很慌乱,但也本能的在命令下执行行动。
他们依次斩断几辆战车上的绳索,将受惊的马匹放走,然后将车辆摆成环状,作为局部防御的屏障。
没有受伤的骑兵,则快速勒马回撤,要将此处遭遇伏击的情形通知后方的中军。
魏军自然知晓,派人拦截,同时向着奔驰的秦军骑兵射击。
近一半的秦军骑兵被射杀拦截,但同样有十多骑跑了出去,直奔后方。
“不用管他们!将这支秦军吞下,吾等便是大胜!”
侯书站在林中,对着不停涌出树林的魏军大叫。
朱骠脸色涨红,脖子上一条条筋脉浮现,他振臂高呼:“杀啊,秦军已被我军包围!杀死这些狗秦人,复我魏国疆土!”
“杀啊!”
魏卒们个个神色兴奋,士气高昂。这可是难得的伏击战,而且被他们伏击的秦军还只有一千人。
六千打一千,在正常人眼中都是稳赢不输的结局,是真正的顺风局!
魏卒们如同潮水般涌了上去,他们手持矛戟剑刃,在第二轮箭矢的掩护下,向着已结成圆阵的秦军冲去。
而此刻,不少秦卒脸带恐惧。
他们这一千人,都是河内军,曾在济阳城下遭受魏军突袭,惨遭大败。如今的情形让不少人想起了当初那场惨败,心神不由动摇起来。
涉间见此,知道受到伏击之下,军心不稳。他大叫道:“亡伍不得伍,悬首于城!亡长不得长,人死家残!亡将不得将,身死族灭!”
涉间在短兵盾牌的护卫下,口述军令,短兵们亦将他的声音向着四周传荡。
“二三子济阳之战,削爵处罚者不知其数,主将短兵更是尽数处斩。今日若逃,再无幸免之理,不仅身死悬首,更要祸连家人,唯有奋力死战,方有一线生机!”
听到涉间这话,原本受到伏击之下,心神慌乱的秦卒们全都身体一震。
是啊,济阳之战,秦军主帅被魏人在战场上斩杀,导致秦军全面大溃,他们这些溃卒涌到附近城邑,逃了一命,但马上就开始被甄别处罚。
经过严格的辨识之后,逃回来的主帅短兵尽数被斩首示众,远在河内的家人也受到牵连。
其余将吏士卒则根据自身职务和爵位进行了惩处,或是削爵,或是罚甲胄,除了极少数人外,几乎人人负债。
这也是赵佗当初尾随周巿的魏军而行,那五百河内军愿意跟随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们都想着戴罪立功,减轻处罚。
而如今,他们遭受魏军伏击,或许奋力拼斗,可能会死在这里,但如果他们敢逃走,严酷的秦法将会比死亡更加的可怕。
连续逃战两次,他们这些河内士卒所面对的惩罚绝不只是一死而已,就连远在河内的妻儿老小亦会受到株连。
涉间同时大叫道:“十里之外,便是军候所率的中军,骑兵已将消息传递,要不了多久,军候便能率军来援!只要吾等在此奋力作战,拖到彼时,便能活命,二三子,勉之!”
听到这话,原本低落的秦军士气,瞬间高昂起来。
他们并非孤立无援!
赵军候的大军就在十里外!
秦卒们一个个眼神亮了起来,此战并非必败!
此战若是溃逃,哪怕活了,亦要遭受严酷刑罚,株连家眷。
而奋战死斗,则还有一线生机!
“二三子,跟魏人们拼了。吾等绝不后退,莫要连累家人,今日唯有死战而已!”
一个秦军百将大叫。
众秦卒也都一个个涨红了脸,吼道:“今日与魏人死战,吾等逃过一次,绝不再逃!”
秦军的随军战鼓敲响,激昂振奋的鼓声中,一声声吼叫震于上空,甚至压倒了冲锋的魏军叫喊。
那股冲天气势不仅让冲锋的魏卒们满脸惊愕,就连远在树林中观察的魏咎、侯书等人亦是神色惊讶。
“被我军伏击,这些秦人的士气为何还如此旺盛?怎么无人逃跑?”
魏咎满脑袋问号。
他们特意从左、右、后三个方向进行包围,独独留下前方并未有人堵路,就是给秦军溃逃的机会,只要秦军中有人溃逃,就能带动其军阵崩溃,然后魏军就能追亡逐北,毫无阻力的一路追杀斩首。
然而此刻,那些秦军竟然个个嚎叫着严守阵地,没有一个人往前逃跑。
侯书眨了眨眼,道:“死伤人数还不够罢了,只要伤亡达到一定数字。秦军必定有人逃跑,一人逃则十人逃,十人逃则百人逃,如此便是大溃之势。公子勿忧,我军人数比对方多了六倍,足以在其中军赶到前将这支秦军击溃歼灭。”
魏咎点点头,但心中总有一种不安感缭绕不散。
而此刻,弓弩箭矢已经暂停发射,冲锋的魏军已到前方,与秦军接战。
“盾!”
秦军五百主一声吼,依傍着战车进行防御的秦军前排齐齐举盾。
魏军手中矛戟狠狠的砸击刺向盾牌,更有甚者,跳起来,想要从盾牌上爬过去,然后就被后方的秦军矛戟戳进了身体。
秦军持盾士卒死死顶着魏军的冲锋浪潮。
他们身后的秦卒们,在随军战鼓的节奏中,将手中铍、矛、戟从盾牌后伸出去,锋利的铍尖、矛尖每一次刺出都能带走一名魏卒的性命。
魏咎麾下的六千士卒毕竟是收拢的各路溃卒和征召的魏人,装备缺乏,许多人身上根本没有甲胄防护,在秦军有节奏的矛戟攻击下,一声声惨叫不停响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