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他当时遭遇的境况,真的太吓人了!
一想起来,李由还有些心惊胆颤。
本来他好好地带着五千人,押运着从几座城邑中榨取的粮食,缓缓向下蔡方向行来。
这条路已经被李信扫荡过一遍,一般来说是不会有危险的。
李由也没有太过警惕,他只顾坐在战车上抱怨着李信对赵佗的偏袒。
李信此人,无耻之极!
竟然派自己去押运后勤,在这场李由和赵佗的比试中,公然拉偏架。李由心中发誓,等此番战事了结,他一定要在大王面前告李信一状,诉说他在军中是如何被其排挤打压的。
然而军队后方突然传来的尖叫声打乱了李由的思绪,紧接着,大批的楚军战车和骑兵就从一处丘陵后突兀出现,直奔秦军后方袭来。
李由这一曲秦军,从平舆开始就跟在大军后面押送粮秣辎重,就没打过几场仗,近千里的路程走下来,早让他们失去了警惕之心,突然遭受楚军车骑的袭击,秦军根本没反应过来,后方的五百人瞬间大乱。
李由当时就大吼起来,让麾下士卒布成防御阵型,抵抗楚军车骑的冲击。
那一刻,李由的心中甚至还有着一丝小小的激动。
终于让他遇到楚军了!
如果楚军只有几千人的话,他说不定可以凭借着秦军的强悍战斗力反杀对方,从而立下功劳。
让那李信看看,无论他如何排挤压制自己,哪怕将自己贬到后方押送粮草,也无法掩盖他李由的光芒。
然而紧接着,从那丘陵后涌出的大片身穿赤色甲胄的楚军,看的李由头皮发麻。
一个接一个的楚军士卒从后方出现,排成大阵,举着兵戈前行。
一眼望去,旌旗蔽日,人头涌动,看上去无边无际,那大片赤红的甲胄仿佛是一股血潮在往前涌动,看得人眼皮直跳。
特别是那杆高高树立的楚军大纛,更是让李由双目发直。
项燕!
李由当时就吓破了胆。
天可怜见,他李由只是一个初上战场的新人将领。
怎么第一次打仗,就和楚军的最高统帅对上了?
而且对方的人数还是自己的好几倍。
怎么打?
如何打?
恐惧之下,李由也无暇思考为什么明明坐镇项城指挥的楚国上柱国项燕,会出现在这里,他当时满脑子就是一个想法。
逃!
虽然秦法严苛,逃了会受惩罚。但不逃的话,他必死无疑。
李由可不认为自己有以少胜多,在被楚军突袭下,还能反杀项燕的能力。
所以没有犹豫,李由带着麾下短兵,抛下被楚人包围的士卒,纵马就向下蔡方向逃来。
好在,项燕除了派人追杀一阵外,并没有跟在后面一路尾随,这才让李由顺利逃出升天,直抵下蔡的李信处。
“项燕?你确定真的是项燕?”
主座之上,李信眯着一双眼睛,脸色阴沉的快滴出水来。
见李信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追究自己,而是询问战况,李由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由惊恐道:“李将军,那真的是项燕的大纛。而且那支楚军的人数非常多,恐怕在三万以上!”
听到这话,虽然帐中众将早有准备,但还是不由被这消息震惊了。
辛梧颤声道:“项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不是正和蒙武将军在项城对峙吗?怎么会带着三万楚军跟在我等后面,莫非是蒙武将军那边败了?”
李信淡淡道:“蒙武麾下七万人,他不会败的那么快。恐怕项燕也和我一样,在城头空竖旗帜,以诈蒙武。实则他早已从项城遁去。若是我所料不差,项燕麾下楚军,应是楚国东境诸城邑征召的兵卒,一直在钜阳等候吾等。”
辛梧神色惊愕,叫道:“那项燕怎会如此神机妙算,竟然能提前知道将军的行军路线。而且按昌平君所说,钜阳守将昭平不是已经投效我秦国了吗?如果项燕屯兵于彼处,那昭平怎会不告知吾等?”
听到这话,李信身子一颤。
他虚弱的闭上眼。
为什么项燕会提前知道他的行军路线,不仅提前从项城脱身,还聚拢楚国援军在钜阳等候?
为什么昌平君所说已经投靠秦国的钜阳守将昭平,不仅不告知秦军,项燕已经率军前来的消息,反而还邀约李信前去。
为什么……
一切的为什么。
都可以用赵佗那一夜在平舆城外的话来解释。
“赵佗……赵佗……”
李信喃喃着,心中第一次生出了悔意。
那个少年。
他是对的。
不过李信的悔意,也只持续了那一刹。
很快,李信就再度睁开眼。
这一次,他的眼中满是坚定。
他李信,亦是响当当的战场名将,不会在这种敌军大举压境的时候,徒自后悔抱怨。
“现在说其他已是无用。”
“当今情况,吾等唯一的选择,就是击败项燕!”
李信环顾帐中诸将,声音格外的冷静。
他,将以麾下两万秦军,迎战项燕的三万楚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车骑
“报……楚军已至下蔡三十里外,看楚军旗帜,应是项燕无疑!”
到了第二天,随着李信之前外放三十里的游骑一个接一个的回来禀报,整个下蔡城中弥漫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感。
“李将军,我军人数逊于楚人,且昨日强攻下蔡,士卒损伤不少,若是野战恐会不利。不如据城死守,凭着这下蔡的城墙防御,再与楚军周旋。”
大帐中,在确认项燕正在率军逼近后,众将吏面色惊惧,在军议时,一个校尉提出凭借下蔡城墙死守的策略。
昨天李信率军攻城,全靠士卒扛着梯子强攻,秦军并没有对城墙造成损伤,完全可以借助这坚固的城防设施,大量杀伤楚军,以此寻求胜机。
听到这话,帐中几个校尉不由颔首。
人的名,树的影,项燕是当今楚国最有名的大将,堪与秦国的王翦相比。现在李信这支部队孤军深入,又刚经过一场攻城大战,没人想和项燕这种级别的敌人硬碰硬。
李信眼神冰冷,没有开口。
“吾等不能在下蔡死守,否则必是死路一条。”
裨将军辛梧开口否决,并解释道:“我军深入楚地,是孤立无援之势,在这里死守是不会有援军相救的,反而楚军占据地利,可以源源不断的从附近城邑补充军力和辎重。如果据城死守,虽然看上去可以借助城墙优势,实则是被楚人围死在这里,项燕若是围而不攻,等到城中存粮耗尽,吾等不战即败啊。”
“而且这城里还有上万的下蔡楚人,他们定然会和城外的楚军呼应。等到楚军攻城的时候,城中楚人一起举事,吾大军必遭内外夹击,安能存心御敌!”
说着,辛梧又叹道:“据守下蔡,一旦城破,就是全军覆没。若是野战,我等士卒大多为车骑,在原野之上有优势,就算失利,也可转进周旋,总比守城好啊。”
辛梧这一番话,虽然说的众人点头,但其实有一种悲观情绪在其中。这位颇具战场经验的老将,对这场战斗并不看好。
待到辛梧说完,没人再提死守下蔡的事情。
李信这才淡淡开口:“楚军已至三十里外,以项燕在钜阳伏击我的做法来看,此人行事老道,是不会强行军赶来的,必定要拖到明天才会抵达附近,以保存他麾下兵卒的体力,好和我军战斗。所以,吾等还有一天的时间。”
李信眼睛闪过一抹精光。
“楚军人多,我军人少,且我军以车骑为主,若是阵地决战,必落下风。相反,以我军的车骑之速,在原野上奔驰起来,将发挥奇效!”
“今日让士卒好好休憩一晚,养足精力,明天一早就启程北上。”
“我要以车骑突袭楚军的行军阵列,一举破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