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佗笑道:“今日之赵佗,乃一秦将也!”
……
赵佗身为外臣,自是不便久留宫中,与公主和诸公子告辞后,他就在侍者引导下走出宫外。
等回到府邸中,赵佗的脸上还带着一抹笑容。
许久不见,公主果真还是那么可爱。
如今身在咸阳,他虽然不能常去宫中见面,但通信交流倒是方便许多。
“大王上次说唯有国之栋梁方能配他的女儿,不知此番有没有做出决定。”
赵佗心中暗想。
念及公主,他的思绪又不由转到情敌一家身上。
“李斯送礼贺我升爵,按照礼仪,我自当前去上门拜访,刚好也看看他态度才是。”
赵佗想到此处,便让府中侍从准备礼物,同时派人向李斯府邸递交拜帖,约定时间拜访。
到了第二天,赵佗让人携带礼物,自己抱着小羊羔前去拜访。
李斯大开府门,亲自出来迎接赵佗,神态十分热情。
“长者相迎,真是让小子受宠若惊。”
赵佗忙行礼。
李斯呵呵笑起来,“赵佗啊赵佗,你如今可是中更爵位,老夫迎你,那也是理所应当。”
赵佗尴尬一笑。
这是他升爵后的一个小坏处。
昔日高高在上的李斯、李信等人,转眼之间就被赵佗追上了爵位,偏偏赵佗和他们的资历、年龄又相差甚大,相互见面自是颇有尴尬处。
赵佗谦逊道:“李公乃长者,亦是秦国柱石之臣,不管小子爵位如何,都对李公十分敬重。”
“呵呵,就你赵佗会说。你我早有旧谊,就不客套了,快快随我入府。”
李斯笑着引赵佗入府。
赵佗眼尖,发现李斯走路有些不正常,左腿看上去像是被什么东西砸过一样,颇有瘸拐之态。
他身为客人小辈,自是不好询问,只是心里好奇,不知道李斯是摔瘸的,还是被人砸瘸的。
两人入府后,又是一番客套,李斯请赵佗饮羹汤,食瓜果,相互之间聊一些趣事,聊着聊着又不免说到之前的伐楚战事上。
李斯抚须而叹:“你赵佗年纪虽小,却果真有兵家先圣风范,那背水一战的风采,连我这种不通兵事之人听起来也是赞叹不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何其壮哉!”
赵佗谦逊道:“李公谬赞小子,那一战皆是侥幸,背水为阵,能死中求生,皆因对方没有提防,让伏在后方的奇兵建下大功。敌人若是早有防备,恐怕不仅事情不成,还有覆军之危啊。”
李斯微微颔首,颇为认同。
两人又愉快的聊了许多事情,赵佗见李斯对自己神情自若,态度热情而温和,心里的提防之意稍微放下了那么一些。
看来李由之事对李斯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他并没有和自己翻脸为敌的心思。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赵佗便适时的拱手告辞。
片刻后,李斯送完赵佗离去,走回府中,刚刚和赵佗聊天时的笑脸早已消失不见。
如今没有外人在场,李斯揉了揉发疼的左腿,干脆箕踞在坐榻上。
“这赵佗年岁虽小,说话却滴水不漏,远非当年的韩非所能相比。他又得大王宠爱,没有可趁之机,暂且不可为敌。除非他在战场失利,重蹈李信旧事……”
“在此之前,当以友人相交才是。”
就在李斯心中决定,日后要继续在表面上和赵佗交好时。
李由走进来。
“由儿,我刚与赵佗相谈,此子心智谋略颇为成熟,如今他又得大王宠爱,不可轻易撼之。日后你在面上万不可与他为敌,听见没有。”
李斯开口提点儿子,怕他因为一时意气将事情越弄越糟。
谁料李由此来,却另有目的。
他先点点头,然后双眼放光道:“父亲,我已经想通了,我不会再和那赵佗当面冲突。你之前说的有道理,想要得到大王的宠信,想要获得荣耀,甚至尚公主,唯有沙场立功,以勋业服人而已。”
“如今大王要派遣王翦将军率大军伐楚,以王老将军的本领,想来此战又和李信不一样。我想请命参与这一战,我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我要沙场立功,把我失去的爵位拿回来!”
说到最后,李由意气风发,精神状态竟然和前几天沉沦的模样大不相同。
李斯颇为吃惊,不知道儿子怎么突然就开了窍。
不过他见李由精神状态十分好,充满了昂扬斗志,心里也不由高兴起来。
李斯又转而想到此番秦王政伐楚是让王翦领兵,率大军六十万南下,这一战恐怕还是赢得胜面大。
他高兴道:“很好,你这般自信模样,才是我李斯的儿子啊。既有如此战心,我当为你请命,让你去楚地一雪耻辱!”
见李斯答应下来。
李由的目中充满坚定,在心中低语:“父亲,你等着看吧,我这一次再去楚地,绝不会弃军逃跑了,我不想再做那咸阳人口中的‘李跑跑’。”
“我李由,亦要背水一战!赢得属于我的辉煌!”
李由自信的抬起头。
这两天,他在府中仔细钻研,将赵佗的背水之战认真参悟。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原来如此简单。
赵佗能做到。
他李由为什么不能做到?
只要他不再逃跑,就可与士卒一起背水为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属于他李由的光辉战绩!
到了那时候,咸阳城中传颂的就是他李由的名字了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 :钟离归心
拜访完李斯回来,赵佗心情好了不少。
以李斯表现的态度来看,他还没有与赵佗为敌的打算,至少在表面上是没有的。
至于对方内里是否有其他想法,赵佗暗暗留了个心眼。
韩非前车之鉴,还是得提防一二。
“表面交好,敬而远之。”
“抱紧大王的大腿。”
“只要有大王宠信在身,任他们如何阴谋诡诈,也拿我没有办法。”
赵佗为自己定下未来方针,第一要点还是得建功升爵才是,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还能以功绩越发得到秦王政的宠信。
在秦国,大王就是天。
“王翦老成持重,此战当如历史上一样,胜率极大。我要趁着这一战,捞一场军功。”
赵佗心中暗想,但并未因为王翦必胜,就懈怠了自己,反而连续几日都和涉间在府中推演兵法策术。
不过除了涉间外,赵佗府中还有两个来自楚地之人。
卢绾。
这个被黑臀误抓的人,因为他的名字和身份,被赵佗留了下来,并为其入了秦人籍贯,在府中作为赵佗的侍从。
以赵佗如今的身份地位,其中种种流程操作,自是小事一桩。
卢绾生于沛邑乡里间,少时曾和刘季一起读过书,虽然文化不算高,但谈吐举止还是颇为有礼,再加上受刘季影响,亦有一身豪侠气概。
他在单父见过赵佗受数千士卒拥戴的场景;也无数次听闻赵佗以弱胜强,背水为阵大破左司马大军的事情;再到他跟着来到咸阳城,亲眼见到无数秦人为赵佗欢呼雀跃。
种种场景,让卢绾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生于乡里之间的他从未见过如此英雄人物,也从未听过让人如此热血沸腾的辉煌战绩。
“赵军候之行事,就是与昔日信陵公子相比,亦丝毫不差。”
他只能将听人讲过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事进行对比,发现赵佗的背水一战也毫不示弱,甚至更加让他这种豪侠男儿感到热血激荡。
“这才是大丈夫该行之事,纵马疆场,驰骋天下,功名利禄尽入手中!”
“我卢绾生于此世,当随此人游!”
卢绾对赵佗钦佩无比。
同时又因为昔日挚友刘季的背叛,让他对沛邑产生了厌恶,对刘季生出了憎恨,故而心甘情愿的完成了身份上的转变,倾心于赵佗,愿为其侍从手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