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苏转身,望向渭水对岸。凯旋的军队已经走入咸阳城中。叛贼熊启的尸身,亦在其中。他低语着。“我为秦国公子,你是楚国伪王,更是我秦国叛贼。”“我当亲鞭尔尸,为父王和秦国复仇雪恨。”……赵佗重新跟随王翦踏上战车,在咸阳人的夹道欢迎中,向着渭水北岸的宫室行去。和往昔的欢迎仪式一样。迎接他们这支凯旋队伍的除了那些兴奋的百姓庶民,更有披甲持剑的武士站立在通往秦宫的道路两侧,以剑击盾,唱着威武的战歌。乐官们敲钟击缶,为其谱奏出激昂雄壮的乐曲。在那阵阵威武的歌声中。赵佗心情激动澎湃。虽然经过数年的沙场磨炼,他的性格已颇为沉静,但在历经数千里的南征北战后。赵佗对咸阳,对于咸阳中的那些人的想念依旧难以遏制。相比于没有归属感的赵国,这里的秦都咸阳,才是他在这个时代真正的家。如今,他回家了。“大王。”“公主。”“还有李将军。”“我回来了!”……叛贼熊启的尸身被郎中卫队带走,据说是要拉去秦国宗庙献捷,让秦国的历代先公先王看到,那个背叛了秦国的叛贼熊启,已经被秦将擒杀。李信伐楚时遭遇的大败耻辱,已经彻底洗涮。秦国,依旧是那个天下无敌的秦国!凯旋献捷之后,又到了饮至、舍爵、策勋的环节。论功行赏,开庆功宴。或许是这一次灭楚的功勋太大,秦王政对此特别重视。不仅是上将军王翦,以及赵佗、羌瘣、杨原这些裨将军,此番参与伐楚之战的军候以上的秦将,竟然全都被允许入宫受赏,并参与晚上的庆功宴。当然,这些军候、校尉级别的秦将只限于入宫参加庆功宴。正式上殿受赏的仍然只有王翦和诸位裨将军。“上一次咱们可是跟着将军一起上殿,被大王封赏的。大王还亲口问过我黑臀,那场面如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无比激动。可惜呀,这一次可就没有咱们的份呢。”黑臀跟着众将踏入秦宫,边走边惋惜。身侧,涉间瞪了他一眼:“此番入宫受赏的可是凯旋的所有校尉军候,加起来足有数十人之多。这般人数,怎么可能一起上殿拜见大王。能让吾等进宫受赏,便已经是莫大殊荣了。”就在众将边走边聊时,人群中,一个军候满眼死灰,走路僵硬。诸将皆有功,唯有他一人战败。此番若是大家都有赏赐升爵,反而他被削爵贬斥,那可真是丢人丢到越地去了。恐怕就连他的父亲,都会因此抬不起头。“李君勿要心虑,此番回咸阳,我会去邦尉府,向尉公讲述你的功勋。我任嚣的军功,有你的一半。”任嚣走过来,拍着胸脯保证。李由嘴角抽了抽,侧过脸去。眼角的余光,刚好瞥到远处,上将军王翦,正带着有功的裨将军们登上丹陛,向大殿走去。其中,有着一个少年将军。“赵佗。”李由咬着牙,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秦宫殿上。主管礼仪祭祀的奉常,亲自指挥着属下的乐官们演奏着为王庆功的乐曲。庆祝和赞颂着,秦王砥定荆楚的惊世功勋。“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赵佗听在耳中,有些激动。“此乃《殷武》,是称颂殷王武丁讨伐荆楚,击破南地蛮夷,无数诸侯向其臣服的赞歌。”赵佗乃是嬴姓赵氏的子孙,对于此曲十分的熟悉,甚至很清楚秦王命人奏响此曲的含义。嬴姓秦国,乃是殷商遗民,在血缘上和商人十分接近。嬴姓的远祖,是殷商的贵族。秦赵两国的共祖飞廉,是商纣王最为宠爱的驾车御者,是真正的亲信大臣。其中秦国的祖先,飞廉的长子恶来,更是为殷商死难,被周武王所杀,导致其后裔长期没落,直到非子为周王养马,方才有了翻身的机会。所以在某些方面,秦国常以殷商的继承者自居。比如秦人继承了殷商的人殉,君王去世,常杀人殉葬,一次可多达一百八十人,直到秦献公时代方才废除这个传承自殷商的传统。秦国的人殉规模和残酷是周人远远不及的,故而中原诸侯视秦为蛮夷,未尝没有此种原因。而此番秦国灭楚。秦王政以此《殷武》为曲,正是要显示,从殷商至今,近千年来中原政权都未能消灭的荆楚蛮夷,正式在他手上终结。他秦王政。是天下间最为伟大的君王!“大王万胜!”“秦国万胜!”在欢呼海啸,和那激昂奋发的古老乐曲中。赵佗随着王翦踏入大殿。大殿雄伟,群臣侍立两侧,一双双眼睛落在他们的身上。但赵佗和诸将不敢随意张望,在谒者的声音中,他们跟着王翦,快步趋入殿中,向高高在上的秦王政稽首跪地。紧接着,便是上将军王翦的复命。“臣王翦,奉大王令,率师伐楚,与荆人战于淮阳……”“终灭荆楚社稷,擒杀叛贼熊启,以复国仇,献捷于王!”在王翦缓慢又沉稳的语调中,此番复命完毕,终于到了最让人激动的时候了。高高在上的秦王政开口。“尔等此番灭楚,雪我国仇,彰显秦威,寡人当重赏之!”随着大王的声音落下,谒者捧着诏书上前,大声宣读。“维王二十四年,时在季冬。上将军王翦克灭荆楚,复我国仇,彰我秦威,功绝于世,王心甚喜,特赏功明德。”“关内侯王翦,以克灭荆楚之功,进爵为彻侯,封武城侯。”王翦叩首谢恩,脸上笑容满面。赵佗站在后方,十分羡慕。老将军,满级了啊。真乃吾辈楷模。这时,谒者继续宣读着接下来的封赏。“中更赵佗,奋勇善战。甄城大破齐军,擒齐大司马。睢水破楚将项渠,南下袭取寿春,淮阴击散伪王之军,阵破楚令尹项燕。南征砥定江东、越地,擒杀叛贼熊启而还。彰我国威,乃秦之骁将,王心甚喜。”“中更赵佗,进爵两级,为少上造,赐金千镒。”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王爱我少上造!当听到谒者宣布赵佗的爵位时,虽然众人早有准备,但在这一刻,殿中公卿百官的目光还是全都落到了那位少年将军的身上。他们目中或是惊异,或是感叹,亦或是充满了羡慕。少上造,秦国二十等军功爵中的第十五级,已经是处于军功爵体系的上层了。要知道就连李斯这般老臣也不过是中更爵位。而赵佗呢,小小年纪,今年才十九岁吧,竟然就已经达到了这般高度。最重要的,赵佗的爵位还不是继承自父辈,是他自己从战场上的亲手拼杀得来的,哪怕是最挑剔的人,此刻除了称赞之外,也说不出什么。赵佗立刻叩首拜谢,心中满意。“和预想的差不多。”赵佗对此早有估算,他在甄城大破十万齐军,擒获齐国大司马,足以让他从中更升级为右更爵位。但之后的决定性功劳却不多,击破项渠军,斩获只有一万多人,且未擒杀敌将。淮水四面楚歌,楚军大部分逃跑,斩获也很少。而且那一战有冯无择分功,重要人物熊启还跑了,两场战斗看上去很厉害,实际上加起来涨不了多少功勋。有重要作用的是袭取寿春外郭,这是一个大功。但之后的降服楚王,赵佗将功劳分给了众秦将。其中王翦作为主帅拿大头,赵佗和诸将分润小功。还有击败项燕之功,但项燕大军只有数万人,且赵佗有冯无择同行,要分一部分功勋给对方,剩下的功劳还不足以让赵佗升爵。紧接着的砥定江东和越地,其中江东是主动投降,没有斩获,且赵佗也并非拿的全功,因为尚有裨将军白孟,之后又主要是白孟镇守吴地,这江东之功,赵佗最多只能拿一半,剩下的一半是白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