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出意外的话,下半年选定人选,然后明年扶苏加冠,便可成婚。“古之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赵佗想到春秋时代,贵族男子可能要等到三十岁才结婚,女子二十岁才会嫁人。之所以成婚较晚,大概是贵族之间需要等待合适的联姻对象。像民间就没有这些讲究,女子一般十五加笄之后就会嫁人,甚至十三四岁嫁人的也有,男子在二十岁之前,也常有结婚。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是以古之礼仪,女子十五而许嫁来看。今年秦王政的长公主嬴阴嫚已经十七岁了,早该到了许人的年纪,但秦王政却迟迟没有定下她的夫婿人选,就显得很不合常理。“如果没有我的出现,想来她已是许嫁给李由了吧?”“经过灭楚一战,大王应该已有决定,只是不给个日期,总让人心里不踏实啊。”就在赵佗胡思乱想间,扶苏已经从屋中走出来,对赵佗行礼道:“扶苏见过赵君。”“赵佗见过公子。”赵佗连忙回礼,只见扶苏身着朱玄相间的秦服,面色肃然。虽然还是给人一种翩翩公子的模样,但扶苏的眼神,却让赵佗感到有些不一样,和以往相比,似乎变得成熟了许多。两人一番客套,扶苏便邀请赵佗入宫。“赵君,请。”赵佗含笑迈步,他想起上一次来这里时,还没进门口就被嬴阴嫚一拳“砸翻”在地的情况,这一次不由多了一丝戒备。但出乎赵佗的意料,直到他进入屋中,也没有遇到想象中的“突袭”。屋中的场景,反而让他眼前一亮。那是一个身穿水蓝色襦裙,披着白狐裘的少女。正安静的坐在几案前。相比记忆中那个活泼灵动的公主,眼前的少女变了不少。她的个子更加高挑,五官越发精致秀美,肌肤细腻如同羊脂玉石,在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赵佗的目光不小心扫过少女胸前,顿感惊讶。“长大了啊。”或许是因为女子天生的敏感。少女白皙的脸颊刷的一下红透了,开口斥道:“我听说君子非礼勿视,少上造非君子乎?”赵佗无辜的眨眨眼,笑道:“公主此言何解?我刚刚看到了什么?我好像什么也没看到,何来非礼勿视之说?”嬴阴嫚愣了,她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脸上的红晕更是飘到了耳根。她能说什么?身侧,有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来。“我知道,你刚才用眼睛看我阿姊的……”啪!随着巴掌声响起,公子高嘴巴瘪了起来,一脸委屈,差点哭了出来。“满嘴胡说,和将闾、荣禄一边玩去。”嬴阴嫚红着脸呵斥。这一巴掌,一顿骂下来。赵佗就知道了,她还是她。刚才的文静,全是假的。不过让赵佗感到吃惊的是,这屋子里的人,除了已经见过的公子高和公子荣禄外,又多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听嬴阴嫚刚才的话,这娃也是秦王政的儿子,叫做公子将闾?“这是让我来给大王带娃吗?”“下一次再来,会不会见到胡亥?”第三百九十七章 :二世人选眼见公子高被阿姊一巴掌差点打哭。一旁的公子荣禄和公子将闾,嘻嘻哈哈笑起来。公子高面上绷不住,冲过去和两个兄弟闹成一团。赵佗看在眼里,心中微动。三个孩子里,公子高稍长,今年九岁。荣禄八岁,将闾只有六岁。因为年纪小,三人倒是能玩到一起。再加上屋中还站着露出些许笑意的扶苏,以及旁边脸上红晕还未散去的嬴阴嫚。兄妹五人之间,颇有一种和睦欢乐的氛围。只是。赵佗感到心颤,因为眼前的场景会让他不由自主的想到历史上,属于这些秦始皇子女的悲惨结局。屋中兄妹五人,扶苏、公子将闾自刎而死、公子高殉葬骊山、嬴阴嫚和公子荣禄的情况他不清楚,大概是被肢解戮杀了吧。赵佗的目光不由落到扶苏身上,对于这位秦王政的长公子,他需要再观察一番。这时,扶苏也摆出长兄的架势,对打闹的三个弟弟训斥道:“赵君至此,汝等岂能胡闹,还不快过来见礼。”嬴阴嫚虽然没开口,但也柳眉轻挑,凤目一瞪。三个小公子顿时吓了一跳,在长兄和长姐的威压下,连忙走过来,对着赵佗一板一眼的行礼问好。“见过赵君。”赵佗也忙施礼相见,看到这几个小公子,他心中暗想,日后或许可以找机会把红糖弄出来。那东西不仅是对付这些小孩子,刷好感度的利器。在战场上也能为麾下士卒补充血糖,提供大量的能量,在一些重要的战斗任务中或许能发挥作用。几人相互见礼就坐。扶苏拱手笑道:“扶苏冒昧请赵君前来,皆因吾等欲闻赵君随武城侯砥定楚地之事,欲广博见闻,增长学识,今日还请赵君赐教。”“是呀是呀,兄长和阿姊皆言赵君讲故事讲的好,父王也叫我来听听,了解我秦国是如何征伐天下的。”年幼的公子将闾也跟着叫了起来。赵佗心中一动。三位小公子来扶苏宫中听他讲故事,这背后竟然也有秦王政的意思。赵佗笑道:“既如此,赵佗自当知无不言,也好让我秦军士卒沙场效命之功,闻于诸位公子之耳。”说着,赵佗的目光落到对案的公主脸上,见她亦是双眼发亮,充满好奇。赵佗抖擞精神,开始正式讲述起此番灭楚之战的经过。他先讲到秦国六十万大军集合,在王翦的指挥下屯驻于淮阳和上蔡两侧,欲与楚军对耗国力。齐国被四国余孽说动,出兵十万屯驻甄城,威逼秦国边境。他赵佗临危受命,率兵前往东郡与齐军对敌。面对十万齐军,赵佗假装坠马,欺哄齐国大司马田冲,最终打下了一场惊世大胜。扶苏叹道:“这齐国大司马,颇有古之君子之风啊。”嬴阴嫚哼起来:“战场之上哪有什么君子,他那样做就像个傻子。”“是呀是呀,那齐国大司马就是个傻子。赵君明明是假装坠马,他还真相信了,还派人前来问候,甚至送兵法给赵君。逃跑的时候,这人竟然还带着帅旗,这不是故意吸引追兵吗?哈哈哈,太傻了吧。”三个小公子笑成了一团。扶苏摇头道:“你们说的是,时移世易,战场之上行君子之道,不过是自取其辱,这齐国大司马就如昔日宋襄公之事啊。用兵作战,还是当以兵道为本。”赵佗心中暗暗点头,扶苏欣赏齐国大司马的行事,但他并不迂腐,知道战场上该用兵道之法。他继续接着讲下去,说到项渠的睢水骂战,楚军的破釜沉舟和秦军的悬羊击鼓,再说到赵佗北撤彭城,以隘路七垒进行消耗楚军,最终用火牛计将项渠击败,一举取得胜利。众人欢呼声还没落下,赵佗紧接着又讲到项燕又率兵东来,欲要将秦军诱杀。当听到这里的时候,虽然大家早已知道结果,还是不由的为赵佗捏了一把冷汗。直到他们听到赵佗没有鲁莽出击,而是派骑兵探查识破项燕诡计之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赵佗紧接着又讲到他在得知淮阳战胜后,立刻出击南下,直捣楚都的事情。不过这一段他略去楚王向他投降,和分功众将的手段。这事情关系到众将的功勋,不便透露。当讲到楚王负刍肉袒面缚,裸身出降时,赵佗特意将目光看向扶苏。扶苏面色平静。赵佗暗暗点头,这一次扶苏请他来讲故事,又何尝不是他试探扶苏的机会。如今来看,经过自己上一次的点醒之后,扶苏在秦楚的迷茫间,终于找到了自己立场,对于一直影响他的楚国的态度,有了转变。不过这只是个开始,重头戏还在后头,赵佗一边注意着扶苏的表情,一边继续讲到项燕扶立熊启为伪王,然后他奉命率奇兵绕袭淮阴,以四面楚歌击破熊启军,又在淮水畔大败项燕,最终率兵一路南下,渡江追杀熊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