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高!这位深受秦王政信任的中车府令,正笑意盈盈的看着赵佗。“吾弟福运之隆,可真是让做兄长的羡慕。”赵佗将公主相送的佩帏系在腰间,向赵高拱手道:“兄长见笑了。”赵高走过来低语:“大王让我来召弟前去觐见,想来会提到公主之事,吾弟可做准备。”见到赵高过来时,赵佗就隐隐有些猜测,如今听到秦王政召见他,可能事涉公主,顿时心头砰砰跳。换成其他时候,赵佗并不紧张,但这不刚和对方女儿定情吗?刚幽会完,就突然被女方的老父亲叫去见面,换谁也得发憷啊。见到赵佗神色,赵高笑起来:“吾弟勿忧,我观大王之意。此番叫弟前去,当是好事。”说着,赵高“不小心”提到一个人。“对了,李户将那里,你可不用忧心。之前伐楚之战,李户将战败于汝水,大王不知听谁说‘军中常言,李由数奇’,我观大王之色,对此颇为忌惮啊。”李由数奇?赵佗愣住了,这话被大王知道,那岂不是直接在前途上判了个“死刑”?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看着赵高的模样,赵佗大概猜到了那个“谁”的身份。虽然他觉得这事情无所谓,但终归是对方的一片好意。“弟多谢兄长成全之恩。兄长之恩,弟不敢忘,日后定有报答。”“呵呵,吾弟说的何话。你昔日将我从蒙毅手中救下,相比此等救命之恩,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赵高呵呵笑着,眼中闪过满意之色。做了“好事”,不告诉对方,那对方怎能知道自己的付出与好意呢?他赵高,可从来不想当默默无闻的好人。如今来看,赵佗果然聪慧,且是个知道报恩的人,如今施恩于他,日后说不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两人微笑着,向前走去。不一会儿,赵佗便随赵高走到宫中一处高台上。楼台高巍,气势壮阔。在那高台边缘的栏杆上,正有一高大男子负手而立,眺望着远处的咸阳景象。“大王,赵佗已到。”赵高上前施礼复命。赵佗也忙上前行礼参拜。“臣赵佗,拜见大王。”秦王政转过身来,看了赵高一眼,这位近臣立刻会意,拱手告退。片刻之间,此处楼台上,就只剩秦王政和赵佗两人独处。秦王政的目光落在赵佗腰间,那绣着玄鸟图案的佩帏。诡异的安静。赵佗尴尬到了极点,硬着头皮,打破沉默道:“不知大王召臣来有何吩咐,臣必竭力效命。”秦王政收回目光,淡淡道:“代国已派使者入关,欲要朝见寡人。”赵佗眼皮一跳,联想到王翦曾对他的警告,立刻察觉到秦王政此话另有深意,怕不是又在试探自己。这一来就是个下马威啊。赵佗立刻道:“代乃蕞尔小国,如今听闻我秦国灭楚,想来日夜忧惧,此番派使者前来,应是向大王请求臣服,以避刀兵。然而彼辈不知,大王统一天下之志已定,安能因其告饶便放过,此不过无用之举。”秦王政“嗯”了一声,看着眼前竭力避免和代国联系在一起的少年,眼中浮现一抹笑意。他话锋一转,突然说道:“寡人之女已过及笄,正当许嫁之时。你赵佗这几年的表现,寡人亦看在眼中,有意让你尚公主,你意如何啊?”幸福竟来的如此突然。面对秦王政的询问,赵佗根本不需要犹豫,立刻道:“大王钟爱,臣自是万分愿意。”秦王政嘴角微微上翘,又道:“既如此,你觉得何时让你尚公主比较好啊?”大王竟如此好说话,不仅问我是否愿意,还让我来挑时间?若说现在,是不是立刻能行?赵佗惊喜过后,蓦然清醒。王翦话语,犹在耳边回荡。大王先提代使入秦之事,又马上询问自己想要选择何时尚公主,这怕不是一个新的考验。大王啊大王,我以真心待你,你怎的如此多的套路。赵佗略一思索,便已是计上心头。他昂首挺胸开口,声音慷慨激昂。“六国未灭,何以家为!”第三百九十九章 :斗志昂扬“六国未灭,何以家为?”秦王政剑眉一挑,眼中露出惊异之色。壮哉斯言!此话不弱于昔日那句“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山东诸侯中只剩下孱弱的齐国,以及代地小国。但齐国虽弱,也好歹是曾经的天下大国,地方数千里,城池七十余,遇到亡国之危时,可起披甲之士数十万之众。秦国想要将其一口吞下,怕是要费许多力气,战事何时结束,尚未可知。赵佗面对自己透露出的,只要他愿意便能立马尚公主的选择。说出这种话语,可见在国家大事与儿女私情上,这小子是分得清的。当然,也不排除赵佗早已看出自己的试探之意,故意开口。不管怎么样,对于赵佗的这个回答,秦王政都表示很满意。“那寡人不灭齐国,你赵佗岂不是永远不成家了?”面对秦王戏弄,赵佗面色不变,昂首道:“大王有一统天下之心,囊括四海之意。岂会因区区赵佗而耽误统一大业。赵佗之愿,一如昔日在大殿上面对荆轲时所说,只愿天下一统,愿大王成为天下人的大王。有大王这等英明君主在位,方能真正结束五百年之乱世,给天下万民带来安定!”秦王政眼中异彩连连。好赵佗!果真知寡人之愿耳!他原本对于伐代人选的犹豫,彻底消失了。秦王政沉声道:“既如此,此番伐代的主将,便由你赵佗来担任。你要为寡人彻底灭掉赵氏的社稷!”赵佗毫无犹豫,立刻领命道:“臣必灭赵氏社稷,以献大王!”见到赵佗坚定的态度,听到他说灭自家祖宗社稷时的果决,秦王政心中越发满意起来。“很好,寡人今日便许你一诺。”秦王政慷慨大声道:“待到天下一统,六国尽灭。你赵佗,便是寡人之婿!”“臣必为大王扫荡天下!”赵佗同样以承诺回应。片刻后,赵佗离去。秦王政站在原地,看着赵佗的身影越来越小。风,吹拂而来,卷动他颌下胡须微颤。“赵佗在灭楚一战中打的很好,但终归没有做过一军主将。灭齐乃是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必须要一战而取全功,给寡人统一天下的大业以完美收尾。”“此番灭代便以赵佗为主将,让他试试手。待到代灭之后,寡人再以他为灭齐主将。”“助寡人一统天下者,便是吾之婿也!”……咸阳城,李府之中。李由举起酒卮,一饮而尽,一想到自己重新戴上了五大夫爵位方能戴上的鹖冠,脸上的笑容便再也忍耐不住。按理说,李由在因罪贬爵之前,可是达到了左庶长爵位,比如今的五大夫还要高一级。他现在只是恢复到五大夫,根本没有高兴的理由。但李由还是很开心。“大王尚爱于我!”特别是当他回府之后,他那一向精明的父亲李斯,也是如此说的。“你认为你这次能升爵为五大夫是谁的意思?”“自然是大王啊!”李斯笑着抚着颌下白须,悠悠道:“在大军没有回来之前,我曾打听过对你的赏罚。邦尉与主爵中尉皆认为你汝水之败,虽然情有可原,但终归是败了,考虑到你之后尚夺取了几座城池,故而他们议定你为功罪相抵,给予些金钱便算赏赐。”“这赏罚算是公平,老夫也认为合适。但孰料赏罚报入宫中,请大王过目时。大王对于诸将赏罚皆无意见,唯认为你在汝水之战中,虽败却有功,擒获楚国右司马有你一分功劳,故而让你升爵一级,以示褒奖。你说这不是大王对你的宠信,那还是因为什么?”李由被老父亲一番话说的心神激荡,意气风发,甚至对那赵佗也不再忌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