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万人,既有强大的战斗力,足以稳灭代国。而且数量上也不算特别多,不会给秦国的国力造成大的负担。“嗯,你和武城侯一般,倒是一向求稳啊。既如此,寡人便给你七万人。”秦王政微微颔首,对此并无异议。反倒是赵佗略微犹豫后,问道:“大王,欲要攻辽东?”秦王政盯着赵佗,脸上露出揶揄的笑意。“你刚才在殿上不是还说灭代国丑虏,扫除胡夷吗?辽东乃是燕土,寡人虽灭燕之社稷,然辽东之地不收,终不能完整。此处如今落在胡人手里,寡人岂能心中安定,正好借你之言,去扫除辽东胡夷。”赵佗额头上冒汗。他说的扫除胡夷,明明是指如果匈奴南下支援代国,他好一起干掉。大王还真能举一反三啊。辽东之地,乃是昔日胡人之土,因燕之贤将秦开大破东胡,辟地千里,方为燕国所属。之前秦军灭亡燕国的时候,因为连续征战燕赵,兵疲师老,后勤不继,便没有远征辽东。与历史上的燕王喜率精兵走保辽东,让燕人继续保有彼处不同。在这个时空里,因为赵佗献上截杀之计,导致李信在半途将燕国的公卿贵族,残余精兵尽数扫荡一空,燕王喜也失踪不明,让辽东之地无兵可守。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被燕兵压制的东胡、高夷、濊、貊、甚至是半岛上的朝鲜人,都一起涌入辽东,将那片广袤的土地再次瓜分占据。历史上王贲攻取辽东主要是燕王喜和燕国社稷尚在,所以秦军才有动力远征。如今考虑到燕国已亡,胡人桀骜难驯,且辽东路远难行。秦国朝堂,对于攻取辽东之事一向不太在意。甚至当有将领提出攻取辽东时,右丞相隗状还曾反对,说与胡人开战,只为争偏远苦寒之地,乃徒耗国力的愚蠢之事。对此秦王政一直没有言语,哪知道会在此时和代地之事一起说出来。强迫症……赵佗心中暗暗吐槽。从秦王政话里的“终不能完整”一句,就可看出这位大王攻打辽东意图。他估摸着是秦王政看到地图上那块孤悬东北的领土,不在秦国版图中就感觉不舒服。就像是楚国最南端接近百越的那块赣地一般,哪怕那地方再远再穷,秦王政也要握在手里才有成就感。所以这一次,他才准备让赵佗将辽东和代地一起拿下来,如此天下之间,除去齐国外,诸侯领土尽入秦之手中。眼见赵佗神色略异,秦王政浓眉一挑,不悦道:“怎么,你赵佗也和丞相一般,不愿为寡人取辽东乎?”赵佗忙朗声道:“辽东既曾为燕土,属于诸夏的一部分,大王欲取辽东,臣自是乐意效命。然臣觉得灭代之后,当以伐齐为重,若是涉及辽东,路远难行之下,或许会贻误灭齐的战机。”“且臣认为秦之朝堂,另有一人比臣更适合征伐辽东,驱逐胡人,为大王镇守边疆。”秦王政皱眉道:“何人?”赵佗深吸一口气,回道:“李信将军擅长车骑之战,其攻势如火,迅猛如雷,在辽东之地,以车骑攻胡人,定当所向披靡,乃是一员征伐辽东的良将啊。且李将军自伐楚之后,一蹶不振,若大王能予其征伐的机会,或能再复昔日勇锐之将。”“李信……”秦王政闭上眼。“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那是他当年选择灭楚主帅时,对李信的夸耀之语。李信,是他秦王政曾经最为宠信与看好的将军。“你下去吧。”秦王政平静开口。赵佗忙行礼告退。他离去前,看着秦王政陷入思索与回忆的模样,心中舒了一口气。看情况,大王是将他的举荐听进去了。赵佗想到他这次回来之后,又去拜访李信,对方还是不愿相见的模样。“若能沙场立功,昔日的李将军或将再次回来。”……就在咸阳城中,代国使臣觐见被当场斥退,秦王政宣布赵佗为伐代主将的时候。秦国的南郡,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新任郡尉李由,也在快速的熟悉了职务,并且安插自己的亲信后,将目光放到了他此行的任务上。征伐去岁秦军伐楚时,与楚人勾结的反叛夷人。“郡尉,夷道县尉已征召士卒五百人,再加上吾等带来的锐卒五百人,共有千人可供郡尉差遣。若是再稍待半月,等其他县征召的士卒赶到,当能有三千人之众。”新任的左兵曹使共敖,拱手向郡尉李由禀报。李由身穿精致皮甲,脚踏翘尖布履,头上戴着象征高级武将身份的鹖冠,姿态十分威武。他摸了摸颌下短须,笑道:“吾来之前,郡守说春耕在即,最好将征伐夷人之战放到春耕后再进行,如此不耽误农事,也可让我摸清夷情。”“然大王诏令,吾等安能拖延,我向郡守言,此番我攻伐夷人,定将在春耕之前完事,所以是一刻也不能等啊。”“一千锐卒,再加上这夷道县尉知晓本地夷情,足以让我先进山剿灭几个夷人的小部落。等到半月之后,其他县的两千士卒抵达,再加上我剿灭的几个小部落,两者之威相加,剩下的夷人必定战栗而不敢敌。”“如此,吾便可让其拱手纳降,向大王献上贡礼而熄战。此事便能在春耕之前完成。”李由神色自信,见共敖还欲开口,便摇头道:“你勿要担心,吾等在伐楚之战时连楚国右司马的上万大军都交过手,莫非还怕这偏远之地的区区蛮夷?”“这些夷人无兵无甲,人寡而不知兵,其聚落更是分散于山林各处,遭遇吾等突袭,仓促之间必定难以聚集,安能抵挡我秦国之兵,有何惧也!”“共敖,你且速去准备,今晚大飨士卒,明日一早,吾等便带兵进入夷人之地!”“唯。”见郡尉心意已决,共敖叹了口气,拱手告退。看着共敖的身影消失在远处,李由淡淡一笑。夷人?一群部落蛮夷罢了,连统一的政权国家都没有,甚至还不如于越之地的越人。赵佗能轻易降服越人,他李由难道连几个夷人都收拾不了吗?第二日一早。上千披甲持剑,全副武装的秦军便在郡尉李由的带领下,踏入了夷人所在的山林中,欲要剿除几个部落,威慑剩下的蛮夷。与此同时,一个邮人正驾着快马在通往夷道的路上奔驰。邮人的身上,携带着廷尉李斯寄来的信牍。……时间流逝,春色渐深,秦国各地的春耕已经进入尾声。随着春耕的结束,粮草辎重开始转运调度,受到征召的士卒也在集结。秦王政亦正式下发了起兵灭代的诏令。“昔贼子燕丹,以刺客逆乱于秦,寡人以兵讨之。赵嘉丑虏,遁于代地,寡人未征其处,彼不思秦之恩德,反遣兵相助燕丹贼子,于易水抗拒王师。”“今代人遣使者于咸阳向秦乞降,实则暗中勾连北鄙胡夷,欲效昔日申侯引犬戎之事。其行之卑劣,有违天道,寡人将以兵讨之,以正诸夏之风!”第四百一十二章 :赵佗伐代秦王政的诏书下达,代表秦国正式向代国宣战。整个秦国如同战争机器一般快速行动起来,大量的辎重粮秣调往临近代地的恒山郡。关中、河东、河内、上党等郡县的士卒也在快速聚集。经过秦国灭楚的战争后,大量秦人疲惫不堪。但当他们听闻这一次秦国是以少上造赵佗为主将,并且讨伐的是弱小的代国时,立刻有许多秦人站了出来,都不用乡里征召,他们便主动报名,要求踏上战场。其中一些人是昔日的赵佗旧部,比如他在伐魏之战时,带出来的那批河内士卒,听到赵佗之名,根本就不需要多想,直接应召便是。但更多的,还是那些渴望着升爵的秦国男子。随着秦王政颁布的“簪袅以上爵位子弟可入学室”的诏令一出来,一大批公士、上造爵位的秦人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