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种情况皆让颜葱放松了警惕。这位代国将军一张脸涨的通红。“待我驱赶着这些秦国溃卒,冲垮后方的秦军主力,如此便可立下大功。号称天下无敌的秦军若败在我的手上,则吾之名号,亦将和项燕并肩矣!”就在颜葱遐想连篇之时,最前方的代军骑兵传来阵阵尖叫和马匹的嘶鸣声。紧接着,颜葱纵马抵达,便看到了前方惊人的一幕。冲在最前面的代地骑兵已经被射翻了一片,剩下的骑士连忙勒马停步,不敢前冲。在他们的前方,山谷中一片较开阔地带,竟然有严阵以待的黑甲军阵等着他们。长矛、长铍平放,形成一片金属枪林,直晃晃的对着代军。在空隙中,还有持弩的秦军士卒冷目相视。“居然有埋伏!秦军怎的如此奸诈!”颜葱大惊失色,叫道:“撤,快撤出去!”“晚了。”山谷东侧的一片高地上,赵佗眺望着谷中场景,轻声开口。从他的视角,能看到代军五千车骑已经尽数入谷,在那谷中排成一条长蛇。随着作为信号的号角声响起,山谷两侧,早已埋伏好的秦军弓弩手齐齐起身,对着谷中的代军车骑,万箭齐发。转瞬之间,山谷之中惨叫连片。“将军此番诱杀代军车骑,确是好计。代人以车骑为长,若在原野之上交战,难以逐杀干净。如今入谷之后,代军车骑尽数殁于此处,后方赶来的代军步卒便不堪一击,届时我军将其一口吞下,再北上直取代城,则此番伐代之战,大局定矣。”身侧,郦食其抚掌而赞。一旁,随侍的郦商却问道:“将军为何料定代军会追来袭击,若是对方不追,吾等又该如何?”赵佗没有回答。郦食其笑道:“代人派赵说行刺将军,就是想趁着混乱重创秦军主力,以拖延秦国灭代的时间。”“如果刺杀将军后,他们没有动作,那刺杀的意义何在?秦军主力得保,大王只需换将前来,便可继续伐代之事。所以代人为了自身存亡,绝不会放过这个可以重创秦军的机会,他们没有选择。”“且就算代军真的不来,我秦军亦可伪装撤退,降低他们的戒心,然后便可趁势偷袭代城,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故而这一次不管代军追不追来,我军都有利益可取。吾弟可明白?”郦商大睁着眼睛,叹服道:“不管来不来,此番都有利于吾等,将军可真是位智人啊。”耳边传来郦商的赞叹,赵佗看着远处山谷中的场景,想到秦军素有斩杀俘虏伤兵,补充首级的习惯。他微微一叹,下令道:“传令下去,此番伐代,降服者,勿要杀戮。”“代军车骑既殁于此处,让涉间可以对后方的代军步卒动手了。”……离山谷以北约两里处。八千代军步卒正在行军,士卒经过跋涉,呼吸变得很粗重。“车骑刚有军情传来,已在前方发现秦军踪迹。”代王嘉站在战车上,十分激动。胜利就在眼前!就在这时,前方突然有隆隆马蹄声响起。“颜葱回来了?”代王嘉略显惊讶。他靠着站在战车上的高度优势,能看到远处的烟尘滚滚中,有数百代军骑兵正在向此处奔来,这让他感到十分疑惑。但紧接着,阵阵尖叫声就从代军队列中响起。“是秦军!秦军!”代王嘉睁大眼睛,果真看到在那些狂奔的代军骑兵之后,竟然是大量的全身披着黑甲的秦军车骑,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秦军步卒。“代军已败!”“代将颜葱已死!”秦军士卒叫嚷起刚刚从俘虏口中知道的代将名号。声音高昂,如同阵阵雷鸣,惊得这八千代军步卒人人失色。溃逃的数百代军骑兵抢先而至。这些败兵脸色惊惶,眼见自家大军,有人不由自主的叫嚷起来:“我军车骑中伏!败了!败了!”消息得到证实,代军步卒顿时一个个脸色苍白,许多人毫无战意,眼见形势不对,竟转身想逃。“防御!布阵!若是逃跑,必是死路一条!”代王嘉尖叫起来,但他的声音根本控制不了局势。虽然也有热血代人,听从王命,在原地布阵,举着矛戟,要与秦人决一死战。但更多的代人还是选择了逃命。负责指挥的秦将涉间下令全军出击,黑色浪潮瞬间涌了上来。“大王,快弃车上马。如今败局已定,此战绝无胜机。大王当保留有用之身,撤回代城!吾等当与匈奴联手,再抗秦军!”陈馀满脸焦急的说着。亲信卫兵也立刻上前,护着代王嘉下车上马。“赵佗不是死了吗?”代王嘉骑在马上喃喃道:“看来张子房说的没错,赵佗虽死,但秦军尚有副将指挥,不能轻易追袭啊。”旁侧,陈馀脸色黑到了极点。他默然无言,跟着代王嘉纵马往代城方向逃窜。在他们的身后,八千溃败的代军步卒被秦军追逐,包围,杀戮,俘虏。一个时辰后。此地战场彻底重归平静。“撤离”的秦军主力,已经全部重新回归,黑色旌旗迎风舞动。赵佗站在战车上,看着前方满地的血水和尸体,面无表情。“禀将军,我军此战共杀戮代军车骑和步卒数千人,具体数目还需时间清点。另有俘虏约四五千人,逃窜者无数。”郦商将大略的统计报了上来。赵佗点头。这一战他利用代人刺杀之事,做出佯装撤退之象,诱使代军追击,最终将其主力一举消灭。此番手法,和昔日孙膑在马陵设伏庞涓类似,皆是古已有之的伏击战术。“按俘虏所言,赵嘉尚未来得及召集其他城邑的兵卒,代城只有两万人。此番他带兵一万余来攻袭吾等,代城守卒不过五六千人。”赵佗略微一算,眼中精芒爆闪。“令蒙恬立刻率我军车骑,趁着代军之败,突袭代城,或可一举拿下此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良觉醒通往代城的道路上,几匹战马飞驰。“子房,吾等为何不跟随代王去追袭秦军,反而回代城。”在迎面吹来的劲风中,公孙信还是忍不住心中疑惑,大声开口。代王嘉和陈馀在收到秦军退兵,决定出击追袭的时候,张良却找了借口没去跟随,反而在代军离开后,驾马北上。公孙信虽然倾服陈馀计谋,但还是因为同为韩国贵族的关系,跟着张良北上。面对询问,张良面无表情。不一会儿,他勒马减速。其他几匹奔马也在马上骑士的拉扯下,跟着减速慢行。张良叹道:“我细想那赵佗的事迹,觉得事情不会如陈馀所想的那么简单。”“现今流传的关于赵佗最早的传闻,是在秦军伐燕时,他向李信建议,放弃攻居庸塞而绕道辽西,阻截燕王父子。当时燕王等人尚在居庸塞后的上谷、渔阳等地,一般人都会以为燕人会在两郡聚兵抵抗,谁能想到燕王会掉头往辽东跑?”“但赵佗想到了,且果真在辽西将燕王父子截住,虽然燕王逃掉,但整个燕国公卿尽数落入秦军手中,燕国便宣告灭亡。可以说若无赵佗此人,燕王父子定然能顺利逃到辽东去,凭借彼处再和秦军顽抗。燕国,是亡在赵佗手中啊!”听到这话,公孙信和周围几人愣住了。张良继续道:“后来灭魏之时,赵佗尾随魏豹……最终连逃到越地的楚王熊启都被其所杀啊!”“燕丹、魏豹、魏咎、昭平、田冲、项渠、项燕、楚王熊启……”张良细数秦将赵佗的战绩,到了最后,每数一个名字,声音就颤抖一分。公孙信等人脸色已是铁青一片。“这么多六国英杰,尽数败在赵佗手中。此子年纪虽轻,却堪称当世名将,其智谋远超常人,如此人物,你觉得真那么容易被陈馀刺杀?”“更别说横阳君落在秦人手中,再加上代城中也有秦国的间人,赵佗定然知道吾等就在此处。我张良也就算了,不过无名之辈,不会被他赵佗放在眼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