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军,吾等什么时候打齐国啊?我的剑早已忍耐不住!”面对一个个战意盎然的手下,赵佗赞许的看了郦食其一眼。不愧是这时代的顶级说客,几句话就能将人心撩拨到极致。赵佗对诸将安抚道:“快了,大王已经命李将军征伐辽东,国内各郡也在征召兵力,待到粮秣和兵力到位,此番伐齐便将开始。”话到此处,赵佗又想到一事,嘱咐诸将道:“伐齐之战,事关我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君切不可骄纵轻敌,我可听说那位大司马正在训练一支精锐之卒!”……齐国临淄,校兵场上。一万齐军排列整齐,齐刷刷的看着高台上的君王与统帅。“兵家对敌,以战阵为先,齐孙子言:用阵三分,诲阵有锋,诲锋有后,皆待令而动。斗一,守二。以一侵敌,以二收……”大司马田冲身穿华丽铠甲,对一旁的齐王建、相邦田假、上卿太史文等人说的口水横飞,嘴里全是兵家古言。齐王建、田假等人听得一知半解,也不好询问,只得不时微笑着点头附和,感觉田冲确实有些本事。唯有太史文皱眉道:“大司马所言甚好,但吾等此来,是观大司马训练士卒,不知何时演兵?”田冲瞪了太史文一眼,兴致没了大半,便道:“大王、相邦、上卿稍待,演兵立刻就开始。田儋!”田儋听到呼唤,高声叫道:“擂鼓,演兵!”战鼓敲响。“喝!”“哈!”场中一万齐军同时大吼,声音之大,震耳欲聋,如同晴天霹雳。“声者,军之气也。以声显气,威吓敌军。此乃先夺人之心志,军之善谋也。”田冲手抚短须,对于麾下士卒的吼声,十分满意。旁边,齐王建和齐相田假已是惊得面如土色。这兄弟二人年龄颇大。特别是齐王建快六十岁了,又常居深宫,平日里那些宫人、百官对他说话皆是轻声细语,哪见过这般架势。他被上万齐军一吼,已经是吓得全身发颤,差点晕厥过去。好在齐王建还知道君主的威严不可丢失,他一边以手抚心,一边由衷的赞叹道:“声如雷鸣,真乃当世强军也!若是临阵作战,定能当场吓杀敌军。”“是也!战阵之上,秦人若是先被我齐军以声震之,定然战意大失,安能与我军对敌。”田假也跟着附和点头。田冲得意更甚,说道:“先声夺人,区区小计罢了,接下来的战阵之术方是展现实力的时候!田儋!”田儋应了一声,让举旗官开始变换旗帜。紧接着,那校场上一万齐军,便在各种军旗的指挥下,开始变阵。“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在大司马田冲的声音下。一万齐军时而列为方阵,又变化为圆阵,又转为疏阵,锥行之阵,雁行之阵,钩行之阵……阵型变化,整齐有序。再加上大司马命这一万士卒分着五色甲胄,此刻随着士卒变阵,五色转化,真是炫酷又帅气,直看的齐王建和田假连连点头。“太史君,认为吾之练兵如何?”田冲眼见大王和相邦颇为赞许,便向太史文询问。太史文也不通军事,见校场之,那一万齐军变阵十分整齐,不由点头:“以此阵型变换来看,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卒,大司马练得好兵啊。”听到这话,田冲大笑道:“精锐之卒?哈哈哈,太史君说错了,这些不过是一些战场小卒罢了,真正的精锐还没出场呢!田儋!”随着田冲开口,田儋应和之后,立刻命人鸣金收兵。一万齐军向着齐王建和大司马的方向行礼之后,才缓缓退场。而在另一边,随着战鼓声的响起,一队特殊的士卒也走了进来。“精锐!”“吾之精锐来也!”田冲精神大振,指着远处那支入场的军中道:“大王、相邦请看,这便是吾从齐地七十余城招揽的精锐之士!”“经过训练之后,他们已是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yǔ)!”“也只有如此,方才是真正的精锐!”田冲手指校场,引得齐王建等人举目望去。只见那是上千个身高八尺以上的壮汉,人人高大威武,红光满面。他们身披甲胄,手持兵刃,在鼓声中发动冲锋,其速度极快,远超普通士卒,果真有如飞鸟、雷电之态。其威势之猛烈,虽只是千人奔驰,却足有万人冲锋的姿态。田冲满面发红,指着校场道:“此乃我招揽勇士之后,又依照古法训练,终成这一千技击之士,若是与秦军正面对敌,此一千人,足以抵其万人矣!”“届时,我以正兵阻敌,以这千人技击之士绕其后方,攻其侧翼,直取敌军将领,破其军心!则战必胜!”听到田冲豪气干云的壮语,相邦田假立刻大声赞叹道:“好一群勇士,以此千人,足当万人!”齐王建亦抚掌含笑道:“好个大司马,果真是练出了一群精锐勇士,有大司马带着这些勇士强卒为寡人守卫齐国,寡人还有何忧?”就连原本对大司马颇有怀疑的太史文,在亲眼见过那一万阵列整齐的齐卒和这一千勇士之后,也不由的佩服起来。“大司马,确实是我齐国第一将啊!”听着耳边传来的赞誉,田冲脸露傲然之色。他这大半年确实是认真练兵,一切都按兵法训练。终于练出了一支在校场上将“齐孙子十阵”演练得滚瓜烂熟的军队。以及一支千人的勇锐之卒。“若是再来一场甄城之战,我田冲又岂会败在赵佗手中?”“可惜啊,听说秦王已经下令征伐辽东,一切果如传闻所言啊。这一来,我与赵佗却没了交手的机会。”田冲微微叹气,不由转头眺望西边。他感觉到了一种寂寞。练兵之后,却无敌手啊。……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便进入了十月。按秦国通行的颛顼历来算,这已经是过了一年,来到了秦王政二十五年的冬天。秦国各郡县的粮秣和兵力已准备到位。秦国灭齐之战,即将开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军云集“二十五万大军啊!”赵佗心中颇为感叹。他原本率兵七万伐代,在几场战斗中死伤了一部分。灭代之后,又经过调整安排,他将一部兵马交给副将杨原,由其主管剩下的代地之事,于是赵佗在东垣城驻扎的士兵便只剩下了五万人。秦王政此番在秋收后征召秦军二十万作为伐齐的兵力,加上赵佗手中剩下的五万士卒,就是整整二十五万人,兵力比当年李信伐楚时还要多。且这一次秦王政任命的伐齐副将,乃是曾经的东郡郡尉屠睢,他和赵佗交好,不会对赵佗产生掣肘。一切条件都给赵佗准备足够了,这是完完全全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当初李信伐楚那一次。“我必不让大王失望!”赵佗心中很感动。东垣城外的秦军营帐中,赵佗召集麾下诸将,正式开始进行此番伐齐之战的部署。“大军聚集于荥阳,即将开赴东郡。我当亲自前去指挥,从东郡方向发动对齐国的战争。东垣这五万人,我只会带走两万,剩下的三万士卒将由一位将军率领,暂时驻扎于此。”“等到战机到来,这位将军就可率兵过巨鹿南下,渡河水而入齐地,从齐国北部插入,直逼齐都临淄!这就是此番伐齐之奇兵!”赵佗声音铿锵,将自己心中计划说了出来。“好,将军这般安排,正合兵法之道。”谋士郦食其抢先捧场,笑眯眯的出口赞扬。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战场兵势乃是处于无穷变化中,秦军自然不可能将所有兵力都集中于正面战场,预留一部分兵力在其他地方作为奇兵,便可衍生出无尽战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