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佗又想到一事,笑道:“这都快进入寒冬了,月氏使者说是要准备礼物拜见皇帝,结果现在都还没消息,这可不好。”“郦先生,你从军中找一些胆大机灵的小子,让他们学点简单的月氏语,再找几个靠谱的译者,打着使者的旗号去河南地走一圈,问问月氏人到底还要不要和我秦国结盟。”郦食其笑道:“上将军这招妙啊,顺着月氏使者借口,刚好探探他们的虚实,还能查探地形,这可算是礼尚往来。”一旁的陈平默默看着,感觉又从上将军身上学到许多。有时候,他都有些迷糊,自己这个幕僚出的主意,怎么还没上将军自己想出来的多。赵佗吩咐完郦食其,又转头看向陈平,说道:“陈生,我有一事交给你。”陈平一个激灵,忙道:“上将军请说。”“我会让郡守辅助你,在北地寻一些信得过人,以及从塞外找些胡人来。你要培养他们,以利诱之,以威吓之,训为我军的间人。”赵佗低语着。间谍,有时候能在战争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吴孙子》第十三篇就名“用间篇”,专门讲间谍的作用和用法。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潜伏于山东各国的间人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秦军灭赵的时候,打不过赵将李牧怎么办,那就让间人知会赵相郭开,轻轻松松就把战场上怎么也打不过的强敌干掉了。间人的作用,可见一斑。赵佗这一次要对付草原人,自然是不会忘记这么优良的军事传统。等到陈平利用冬季的时间训练出一批间谍后,就可广撒于外,有时候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定不辱使命!”陈平立刻应诺,感觉到自己肩负起了一个重要的使命。赵佗微微点头。他之所以选择让陈平负责这事,是记得历史上的陈平就是个用间的高手。楚汉的时候,陈平用计离间项羽范增,让两人分道扬镳。统一后刘邦被围白登山,也是陈平让人贿赂单于阏氏,这才解了白登之围。让陈平来负责用间,属性应该很合适。看着陈平和郦食其领命后,出帐去做事了,赵佗幽幽一叹。有陈平和郦食其在,他手下的谋士差不多够用,但在武将上总是缺了像涉间、黑臀等可用的心腹,难免有些不够舒坦。被他提拔的骑将军郭青是个守法无私的人物,对他下达的军令会一丝不苟的执行,是个忠心耿耿的人物。但郭青出身一般,能力上稍差了一些,统领两万骑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且正因郭青行事有些古板,反而让赵佗不好亲近。至于司马良和王离两人,能力是有的,但他们是将门子弟,其中王离还是王翦的孙子。两人虽然听命于赵佗,对他的命令都会认真完成,是个好手下。但正因为是将门出身,这两人就很难成为赵佗的心腹,只能公事公办。“还是要自己亲手带上来的人,才能成为亲信和心腹啊。”赵佗摇摇头,这一次他的老部下需要避嫌,不能前来参战,他就需要在军中培养新的亲信。“我要培养素人!”“萧何、曹参、樊哙。”“你们到哪儿了?”第五百四十章 :沛地三杰咸阳以北,一条沿着泾水斜向西北行的道路上,数千人的队伍排成长龙,向着北地郡的方向缓缓行去。“我还以为大庶长征辟吾等,这次能够去咸阳看看呢,也好见识见识皇帝的威风。哪知道连咸阳的边都看不到,咱们就得去蛮夷之地。”一辆载人的马车上,身高八尺的粗犷大汉看着车外,嘴里嘀咕着,随口往车外吐着唾沫。他叫樊哙,来自沛县,是个屠狗之人。同车上,另一个黄脸男子笑道:“樊兄知足吧,咱们好歹承大庶长征辟,为宾客幕僚,一路上被郡尉以礼相待,赶路的时候还能够坐车。要是没了大庶长,这次征兵把咱们一起算上,得徒步走上千里呢,上了战场还得去和蛮夷厮杀,哪有这般爽快。”“曹兄说的也是,也不知道大庶长是怎么知道我樊哙的名字,我寻思以前也没见过他啊,真是一路想来也没想明白。曹兄、萧兄,你们两个想到为何会被大庶长征辟吗?”樊哙睁着铜铃大的眼睛,看着面前的两人。曹参摇头道:“我也没见过大庶长,并不知其中缘由。反倒是萧兄,大庶长之前从你们丰邑经过的时候,还派人送了礼物去你家,定然是早听过萧兄的名头才对。”静静坐在车舆角落,捧着一卷简牍的萧何抬起头,淡淡道:“等见了大庶长,一切就都知道了,没有必要多想。”“呵呵,萧兄还是这么淡然,不愧是学黄老的。”曹参笑着摇了摇头。萧何微微一笑,又低下脑袋看着简牍。他心里猜测大庶长之所以知道他的名字,可能是卢绾所推荐。大家都是丰邑人,见过好几面。只是萧何想不通,为什么卢绾会向大庶长推荐他萧何,而且大庶长表现出来的态度还非常隆重,近乎以国士之礼相待。除此外,跟着他一起被征辟的还有曹参和樊哙两人。经过这一路的观察,萧何发现这曹参读过书,懂法律,还不知从哪里学来一些兵法,能随口说上几句,遇到事情有自己的见解,是个人才。至于那樊哙,虽是个杀狗的屠夫,没有多大的文化,但有一身的好力气,而且性格直率敢于力战,是个少见的勇武壮士,并非庸人。“大庶长莫非能远隔千里而识人乎?”萧何压下心中的疑惑,抬头望着北边尚有积雪的道路,眼中有些期待。……北地郡义渠城外,赵佗走出营帐,看着帐外积雪融化后的黄土塬,张开双臂,深深吸了一口尚带着冰寒的空气。现在已经是秦始皇二十七年的二月份了,在落雪的寒冬里,骑兵训练是无法进行的,大家都只能呆在营帐里抱团取暖。这其实是训练的一部分。战场上,袍泽之间的相互配合,战友情谊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同什伍的士卒在一个营帐里呆上一个冬天,再怎么也能相互熟悉,培养出一些感情,开春之后的训练,相互之间会更有默契度。等到上了战场,对付敌人的时候,也会因为战友情谊相互支援。这几个月的相处,正是让他们相互熟悉的过程。除了这批被赵佗视为精锐的骑兵外,从一月到现在,陆陆续续已经有三川郡、颍川郡等许多郡县的征兵到来。义渠城附近已经囤积了近十万大军,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片营帐和人头攒动。不过这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在后续的时间里,还将会有近十万的部队抵达这里。“陈生,今日泗水郡尉赵广会带兵抵达,到时候你去迎一迎,将我征辟的人请过来。”赵佗吩咐了一声。到了下午时分。坐在军帐里查看塞外情报的赵佗,听到帐外亲信禀报,说是陈平已带着三人抵达。这时候,赵佗才起身,大步出帐。“上将军,这三位便是上将军所征辟的萧何、曹参、樊哙。”陈平伸手介绍起来。见到一位身披甲胄的将军走出来,陈平身侧的三人连忙行礼。“萧何,拜见上将军。”……“三位起来吧。”赵佗微微颔首,打量着眼前三位他渴望已久的人才。萧何三十多岁,身材修长,短须长脸,看上去颇为干练。旁边的曹参,要比萧何年轻一些,圆脸长须,不过个子略矮了一截,和萧何站在一起,一高一矮倒是显得突出。赵佗心中嘀咕道。“曹操到底是不是曹参的后代呢?如果是的话,莫非他的矮个子就是从祖辈遗传下来的?”心里这样想着,赵佗的目光落到了最旁边樊哙身上。只见此人身高接近八尺,满脸络腮胡,生的是虎背熊腰,双臂十分粗壮,一看就是个勇猛壮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