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身后,还跟着苏迦莎,以及王离、郭青等裨将军级别的武将,以及郦食其这个右庶长爵位的谋士。至于陈平、樊哙、曹参、萧何等人则是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因为他们的爵位和职位太低,等下并不能上殿受赏,只能遗憾的在殿外和诸多同僚一起,等待使者前来颁布赏赐。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这里可是皇帝住的大秦宫殿,是整个秦国的政治中心所在,能够踏进这里,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在巍峨高大的秦宫殿中,奉常指挥下的乐官,正奏响着一曲激昂向上的乐歌。“赫赫明明,帝命秦将,兴师奋旅,薄伐北邦。”“出车彭彭,旂旐央央。赫赫赵佗,北胡于襄!”……听着阵阵在秦宫中回荡的钟鼓乐声。负责引导的右丞相隗状回头,对赵佗笑呵呵的说道:“上将军,这首诗,可是今上在雍城听到你大捷消息的时候,亲自写下的。”众人皆一脸羡慕的看着赵佗。皇帝亲自给一个臣子写诗,这荣耀简直大的惊人,亘古所未见啊!赵佗刚刚跨上台阶的脚步顿了顿。是的。这首诗中有他赵佗的名字,述说着他北伐胡虏的功绩。但没想到,这是始皇帝写的。这是始皇帝写给他赵佗的诗。这一刻,赵佗在咸阳城外,看到那些新修宫殿时,所产生的嫌弃和不满的情感尽数没了。他的心中,已经是暖洋洋一片。皇帝,给我写了诗。“陛下。”赵佗心中感动,呢喃低语,然后抬起头,大步走了上去。在激奋人心的钟鼓声中,赵佗带着诸位将士来到殿外。殿中传来谒者的呼唤。“皇帝诏,上将军及诸功臣觐见。”赵佗立刻带着身后众人趋步走入殿中,他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径直到达帝榻之前的殿宇正中。始皇帝,正坐在他肃穆庄严的帝榻上,头戴通天冠,身穿袀玄黑衣,神态威严,面色平静的看着他。赵佗深吸口气,带着身后众人稽首行礼。礼毕起身,他朗声开口,正式向皇帝复命。“臣赵佗,奉陛下诏,率师北伐,与胡人战于塞外……”“赖陛下圣德,将士用命,我大军扬威草原,服三部月氏于河南,诛匈奴单于于阴山,据高阙之塞,夺阳山之地,全复昔日诸夏故土,以献捷于陛下!”赵佗腰背打的笔直,声音清朗激昂,将秦军这一次的战果一句句说出来。帝榻上,始皇帝眸中异彩连连。赵佗说的那些话,始皇帝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现在的他,对于这辉煌的战绩并不太感兴趣。毕竟他已经将赵佗写的那封信看了好几遍。此刻的始皇帝,看着的是赵佗这个人。是他身上那种激昂向上,奋武拼搏的精神。他喜欢这种有冲劲,敢拼搏,还有能力的年轻人。“赵佗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未让朕失望过!”始皇帝的心中,再次低语着他对赵佗的评价。这时,赵佗复命完毕,垂首站在殿中。始皇帝微微一笑,开口道:“朕闻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而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常怀贪鄙之心。匈奴趁我诸夏相战,南下而占我夏土,并驱胡马于长城之外,有犯疆之心,实为我秦之大患。”“今有上将军赵佗,奋武扬威,建功塞外,翦灭胡夷,为我大秦收复诸夏故土,此乃国之大功,彰我秦威,昭我秦德,朕当重赏之!”皇帝声音落下,早有准备的谒者捧着诏书上前,朗声开口,正式宣读诏书。“皇帝二十八年,时在季冬。上将军赵佗薄伐北胡,收复诸夏故土,为我大秦开疆塞外,此乃不世之功勋。帝心甚喜,特赏功明德。”话到此处,除了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之外,殿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大睁着眼睛,高竖着耳朵。所有人都能猜到接下来封赏是什么,但他们还是迫不及待的想听到谒者的宣读。想知道那足以刻石立功的封赏。“大庶长赵佗,以翦灭胡夷,收复诸夏故土之功勋,特进爵为伦侯。”“封武功侯!”“赐食邑六千户!”第六百一十二章 :特殊伦侯“爵为武功!”“食邑六千户!”这两句话一出来,整个朝堂上,所有等待着的百官公卿全都惊住了。老丞相隗状的脚抖了抖,王绾的脖子变得僵硬起来,李斯吞了口唾沫……就是太尉王贲和主爵中尉赵亥两人,也都惊讶的双眼大睁。这一次秦军北伐,大获全胜,自当要为功臣封赏赐爵,其中上将军赵佗作为最大的功臣,其功劳先是由主爵中尉府和太尉府进行商议,认为可爵升为伦侯。等到走完了两府的议功程序后,再由皇帝进行最终的定夺。诏曰:可。至于武功的侯爵名。武者,兵威也。《诗》云:王奋厥武,如震如怒。功者,功绩也。《礼》云:国功曰功。以兵威而立国之大功,正是“武功”!赵佗于秦王政二十年入秦,现在则是秦始皇二十八年。整整八年的时间,赵佗都在为秦国南征北战,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次。击燕,破魏,灭楚,亡代,吞齐。现在又率师北伐,剿灭胡患,为秦国开疆拓土,这样的军争大功,爵之为“武功”,自是合理得当。这一点没人有异议。让众人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的,主要是紧跟着赐爵为伦侯之后的那句,赐食邑六千户!这是皇帝自己后面加上去的,王贲和赵亥议功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个!“伦侯是没有食邑的啊!”殿中所有的公卿,全都在心中叫嚷着。赵佗同样被这句话惊讶了。听诏时低下的头颅抬了起来,他看到帝榻上的皇帝正在对着他微笑。那双平日里威严的眼眸,如今满是温和与宠爱,而且不加掩饰的表露出来。是的,正常的伦侯是没有食邑的。所谓伦侯,正是以前的关内侯,在秦统一后皇帝下诏进行改名。伦侯者,爵卑于列侯,有封名而无食邑。这一点就是秦和汉的不同,所谓汉承秦制,并非完全继承,而是有因有革。汉的关内侯有食邑,列侯有封国。但秦没有,准确的说,是曾经有过,然后因为某些人的关系,导致没了。据赵佗所知。这事情的转变在于秦王政九年。在此之前,秦的侯爵有食邑和封国,而且规模还很大。如嫪毐封为长信侯,封之山阳地,其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又如吕不韦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以一郡为长信侯封国,以十万户为文信侯封邑。然后,就发生了那场撼动国本的大叛乱。那件事情发生后,秦王政深恶痛绝,就以此为契机,不仅增加了在秦国封侯的难度,更大大废除了侯爵的特权。现在的秦国,伦侯的地位要高于公卿百官,但没有食邑。列侯作为顶级爵位,拥有食邑租税,但没有封国。所以哪怕王翦功高盖世,被封为列侯之爵,依旧没有封国可归,只有皇帝赏赐的田宅和食邑租税进行养老。赵佗,如今被封做伦侯。按照现在的侯爵制度,他是没有食邑的。但皇帝却在封侯之后,给了赵佗六千户的食邑,这完全是列侯的待遇了。伦侯之名。列侯之实。赵佗这个武功侯,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违反了制度的伦侯。但在这种时候,没有人敢指责皇帝不按制度行事。秦国是法治国家,王在法上。所谓的法律、制度、规矩,都是皇帝的意志。皇帝说伦侯不能有食邑,那就不能有。皇帝说武功侯可以有食邑,那武功侯就能有食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