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有过了解,那看来是对此说感兴趣的了。他只需大肆吹嘘描绘,用三座神山的仙人、不死药来震撼赵佗。只要卢生先镇住了赵佗,日后方士们在海滨建言皇帝的时候,自然不会受到对方的阻拦了,甚至还能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卢生算盘虽然打得好,但他尚未开口,就听到赵佗自顾说了起来。“岱屿、员峤、方丈、瀛洲、蓬莱,好像是这五个名字吧?”“此五仙山者,其根无所连结,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其上仙人害怕仙山沉没于海,便请求天帝帮忙,让北海之神派来十五只大鳌,以身体把这五座仙山顶住。分为三班,六万年一换。如此这五座仙山便稳定下来,不再流动。”“可惜被龙伯国的巨人一连钓走了六只大鳌,如此则岱舆、员峤二山失去背负,流于北极,最终沉于大海,只剩方丈、瀛洲、蓬莱三座仙山尚存……”卢生嘴巴大大张开,双目中满是惊骇之色。这武功侯,难道也是寻仙派的方士?他说的五仙山变成三仙山之说,卢生也曾听传授他的老师讲过,但具体细节却不如赵佗说的详细,许多都是他没听过的。怎么赵佗懂得比自己还多?见到赵佗说完后,正笑意盎然的看着自己。卢生干笑道:“君侯所言甚是,不想君侯对仙山之说知之甚深啊。”赵佗大笑道:“只是略有耳闻罢了,肯定不如卢公此等寻仙之士知晓的多。卢公可知那三座仙山之上的仙人境界各有几种?”“仙人境界?”卢生眨了眨眼,有些迷茫。怎么仙人还有境界之分,不都是不老不死的吗?赵佗笑道:“卢公可知何为人仙?何为鬼仙?何为散仙?何为地仙?何为天仙?何为玄仙?何为金仙?何为大罗金仙……”听着武功侯嘴里冒出来的那一个个仙人境界的名号,卢生只觉全身颤抖,脑袋里一片空白。这武功侯在说什么?这些仙人的境界,我怎么从来没听过?怎么听上去好厉害的样子。一滴接一滴的汗水自卢生额头上流下。这是他出道以来从未有过的感觉。哪怕是站在号称天下之主的秦始皇帝面前,他卢生也能镇定自若,侃侃而谈仙人之事。但如今,在赵佗似笑非笑的目光下。卢生只能不停咽着唾沫,脸上有羞愧的红色在浮现。他这个寻仙派的方士,似乎还不如眼前的武功侯专业。第六百五十三章 :武功真身始皇帝的车驾在临淄城徘徊了三日,尽览齐地美景后,便启程继续向东行驶,转眼便离开临淄,进入胶东郡的地域。齐国被秦军降灭后,其土地被分作济北、临淄、琅琊、胶东诸郡。其中胶东郡西起高密,东至于成山,几乎就是后世的胶东半岛全部,这里也是始皇帝东巡,除了封禅外,最为期待的地方。他听了卢生、韩终等寻仙派方士日以继夜的劝说,除了所谓仙人、不死药之外,对于东方那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大海也生出了向往。始皇帝长这么大,还没看过海呢。只不过在他的车队离开临淄,缓缓向东行去的时候,本该上蹿下跳,充当始皇帝东游向导的方士卢生,状态却有些不对劲。在车队抵达胶东郡东边的淳于县,暂时停下来休息时。韩终和石生终究忍耐不住,寻到了一个人跑到城外小山丘上,自顾看天发呆的卢生。韩终不满的说道:“卢公,如今皇帝东行,兴致正隆,欲要观海寻仙,这正是吾等一路为皇帝描绘沧海烟波,仙山景象,以勾起皇帝渴望的好机会。你怎么这几日总是一言不发,就是皇帝问话,也只是敷衍应答。这到底是为何啊?”“是啊先生。自从你见武功侯回来,似乎就有些不对劲,莫非那武功侯和你说了什么吗?”石生也附和开口,好奇的盯着卢生那发呆望天的模样。自从他追随卢生学方仙道以来,在他的记忆里,自己这位先生就是个博学多才,且又精妙强干,长袖善舞之人。秦灭六国之前,卢生是燕王喜和齐王建的座上宾,在燕、齐之地声名鹊起。待到秦灭六国之后,卢生又摇身一变,成了秦始皇帝的长生顾问,被赐爵赏金,多有优宠。这样的人物,怎么在一个人去见了武功侯赵佗后,就整天发起呆来,这其中缘由自是让石生充满了好奇。听到韩终和石生之语,卢生才将沉浸在漫天云彩中的思绪收了回来。他转过头看着两人,竟问出一句奇怪的话语。“你们说,世间真有仙人吗?”韩终和石生两人面面相觑。仙神之说,流传已久。至少周代时,就有周穆王驾八骏之乘,行至昆仑,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的故事流传。周穆王故事里的西王母,正是一位拥有不死药的仙人。除了西边昆仑的传说外,生活在燕、齐之地的先民,也因为对大海的敬畏和猜想,流传着海外仙山中有仙人居住的故事。海外仙山的传说,没人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但至少一百多年前的齐威王时代就已经流传的很广了。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君王都接连派人入海寻仙,成为他们海外寻仙派能够立足的最重要佐证。话是这样说,但实际上除了传说外,并没人真正到过仙山上。方士中肯定是有相信仙人、长生之说的。但更多的,或是并不相信,或者是保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他们只是在借着这个学说游走于各国权贵之间,以捞取金钱、地位之类的好处。现在,卢生作为一直吹嘘海外仙人的寻仙派掌门人,却反过来问韩终和石生世间是否有仙,那可真是奇奇怪怪。韩终道:“应该是有的吧,虽然没听说谁到过仙山上,但仙境景象在海滨不时被人目睹。我曾见过一次,只见那云海缥缈之中,有亭台楼阁飘于天宇,人飞于苍穹之上,此等景象,不正是仙人手段吗?”石生没见过韩终说的仙境,他倒是务实的说道:“不管仙人存不存在,吾等以此说见宠于君王,只需要让君王相信便够了。”卢生叹着摇摇头,没在仙人之事上多说,反而又问道:“你们说,世间有人能在弱冠之年,便可百战百胜,在军争上比肩孙、吴,力压天下。又能治国如周公、管仲,使国富民强,还能造化万物,创造出许多从未听说过的军国重器吗?”“如果说军争比孙、吴,又能治国如周、管,那恐怕只有太公望了。”韩终皱眉道:“不过太公望也是到了七十岁之后方才发迹,辅佐文王,定鼎天下。而且他也不会造化万物之术,一个弱冠之人做到这些,我觉得不可能。”相比韩终的否定,一旁的石生却是反应极快,低语道:“先生,你是在说武功侯!”卢生苦笑道:“是啊,平日里还不觉得,但若是细细思索,你们不觉得这武功侯十分玄奇吗?”“他是赵国贵族出身,不知何故流入秦国,十五岁从军,从一个无爵的小兵,一级一级往上攀爬,八年之间帮着秦国扫灭六国,又北破匈奴、月氏,可谓百战百胜,爵封伦侯,这在天下之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如果武功侯只有沙场战绩也就罢了,可以说他是军争天才,受李信、王翦教导。但偏偏他又颇通治国理政之才,我听说之前迁徙六国贵族入关中,改秦律扩大学室子弟范围等种种政策皆是出自于他之手。”“最关键的是,他小小年纪居然精通各种妙法,沤肥、曲辕犁、麦食、造纸、印刷、水碓、骑兵之三宝……嘶!”盘点到最后,就连卢生自己也不由吸起了一口凉气。他盯着两人道:“这种种物件皆能提高国家之力,看似简单,但在武功侯之前却从来没有人发现。他托言说是来自公输残卷,呵呵,一个残卷便能有如此多的东西,那全卷还得了?你们认为当年败于墨子之手的鲁班真有这个能力吗?自古以来,可有凡人能与武功侯相比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