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秦将 > 第736页

第736页(1 / 1)

('

不一会儿,赵佗就见到了一个被五花大绑,满身是血的项氏子弟。

“赵佗!你这奸贼,恶贼,我恨不得食汝肉,寝汝皮……呜……”

项襄大概二十岁左右,见到赵佗走来,从服饰上一眼就看出了身份,立刻破口大骂,只是他没骂上两句,就被身后的秦卒死死按在地上,嘴巴直接杵到了地面。

赵佗淡淡一笑,作为胜利者,他自然不会被这种败者的辱骂气到,也不想多绕弯,直接问道:“项籍现在在哪里?”

秦卒们将项襄提起来,好让他回话。

项襄红着眼睛瞪视赵佗道:“你想找项籍?那你就去死啊,你死了就能见到他了!哈哈哈,你赵佗可真是天下名将,连死掉的孩童都不放过,我呸……”

赵佗笑了笑,对旁侧的赵广道:“对付这种不愿说实话的人,我军的传统你是知道的吧。”

“明白。”

赵广应道,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自从君侯鼓弄出了那种刑罚,他就再也没见过真正能守口如瓶的人。

“翻过来,用布浇水,用血水。”

赵广想到刚才项襄的辱骂,让人在水刑里用血水浇盖,这威力又要再上一层。

当然,若是再极端一点,甚至还可以用尿液和粪水来实施,那种刑罚足以让英雄下跪,折股求饶。

果然,项襄的骨气还没扛住一刻钟,就彻底崩溃了。

当满是血水的布片被揭开后,他一片大口咳嗽着,一边老实的供出了赵佗想知道的所有信息。

“之前皇帝迁徙诸田和韩、魏宗室进入关中,又修建六国城,项梁便知道我们项氏很有可能也在迁徙之列。”

“项籍年岁不大,但性格容易鲁莽冲动,又因为令……因为项燕和项渠之死,让他对大秦充满怨恨,项梁担心项籍被迁入关中后惹事,又想着在六国故地为我项氏留一支血脉,就让人在外溺死了一个孩童,与他替换,让项籍诈死脱身,如今应该是在景同将军处。”

项襄说完,趴在地上痛哭流涕。

“项籍果然没死,我就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怎么可能生病夭折。”

想到项襄最后的那句话,赵佗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景同?

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兄

“传令泗水、东海、九江、衡山……诸郡通缉逆贼项声、项庄、项佗等项氏之人,各悬赏百金。”

“悬赏项渠之子项籍,两百金。”

“另拘捕景氏一族,并通缉反贼景同,悬赏千金。”

赵佗从项襄口中得到所有情报后,立刻下达了悬赏通缉令。

皇帝在刺杀之事后,已经给了赵佗一切事项的总揽权,通缉和悬赏这些叛贼,自然是在他的权力中。

“项襄虽然知道项籍被送到了景同那边,也听说过景同在暗地里联络各处六国遗族的事情。但这些人的具体位置只有项梁和项缠才清楚,怪不得项梁如此干脆的自杀,这家伙是要用命来保住景同和项籍啊。”

赵佗撇了撇嘴。

景同是昭平、项燕、项渠等人的副将,他自己也曾亲自领兵来对战过赵佗,知道赵佗的厉害。

所以景同行事一直很隐蔽,在楚国灭亡后就直接销声匿迹,只在暗中与各地反秦之人勾结。他和项氏之间是单线联络,现在项梁项缠一死,这条线就直接断了。

天下这么大,秦吏在东边的控制力又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想要将景同等人捉住自然是千难万难。

“除非这家伙收到项梁造反的消息后,紧跟着举旗响应,将自己暴露出来。”

赵佗心中存了一丝幻想。

等到第二天,来自下相东边和南边的县邑确实传来了有人举旗响应项梁的消息,只是并非赵佗所期待的景同。

“僮县申氏,徐县徐氏举旗响应项梁,还有个符离人葛婴召集当地轻侠欲反,哦,这个已经被剿灭了。”

赵佗看着手中传来的各地情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秦灭六国,曾经的六国贵族作为失败者,自然是多有怨言。

其中一些人被项梁的宣传用语蛊惑,听说皇帝被杀,项氏举旗后,一时间热血上头,冲昏了头脑也是很正常。

在赵佗看来,这所谓的申氏、徐氏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地方宗族。他们虽然趁着赵广调集郡兵,各地县邑守卫力量薄弱的时候举旗造反,实际上是些冢中枯骨,翻不起什么大浪。

至于那个符离人葛婴就更加搞笑了。

据说这个葛婴是昔日楚军的官吏,在楚国灭亡后沦为渔夫,靠着打渔为生。前两日听说项梁造反的消息,就热血上头,联络符离曾做过轻侠的人,想要举旗造反,响应项梁。

结果符离本地的轻侠有不少人曾被征召去塞外打胡人,跟着赵佗立下了功劳,升爵得地。

这些人升爵后,分配到了土地,以及拥有了爵位上的特权,已经被同化在秦国军功爵体系里,拖家带口,有产业田宅,自然不可能跟着葛婴去造反。

甚至有人暗中告发,使得葛婴刚刚召集那些欲要造反的轻侠不久,就被县令带人给一锅端了。

一群早就被收了兵刃的轻侠,怎么可能是全副武装的县卒对手,这些叛逆之贼尽数被诛杀。贼首葛婴试图逃跑,最终被弩箭射杀,脑袋被砍了下来,随信附赠。

“这葛婴,好像是诸葛亮的祖宗吧?”

赵佗感觉这名字很熟悉,想到了一个偏门知识,不由叹道:“可惜世间再无孔明矣。”

很快,赵佗就下令道:“将葛婴和项梁、项缠的首级传视下相,震慑黔首,之后送回彭城。”

“另将项氏老弱尽数清点关押,等待皇帝的命令,再行处置。项襄等重犯,我将亲自押送回彭城。”

剿灭项氏后,赵佗已经没了继续留在下相的心思,一颗心尽数飘到了彭城的皇帝身上。

虽然带着骑兵前来支援的中郎骑将说皇帝伤势没有大碍,但赵佗可是亲眼见过皇帝身上流血,脸色苍白的场面,怎么可能放的下心。

赵佗将剿灭僮县和徐县叛乱的事情,交给赵广带领郡卒去处置,他自己则和前来支援的五百中郎骑兵加上之前的两百郎卫一起,押送项襄等重犯赶回彭城。

下相距离彭城两百余里,如果步行赶路,要好几天的时间。

好在赵佗率领的都是郎卫骑兵,项襄等重犯都以马车押送,所以两日内就能抵达彭城。

在路上,中郎骑将冯敬表达了他对赵佗的佩服。

“之前皇帝命君侯总揽擒捕刺客之事,君侯受命后却率兵前来下相,使得吾等皆感到疑惑,不知君侯用意何在。”

“直到项氏叛乱的事情传回彭城,城中公卿才惊愕感叹,没想到君侯料事如神,在刺客谋逆后,立刻就联系到了项氏身上。若非君侯临机立断,后果不堪设想啊。”

冯敬满脸钦佩,除了赵佗提前预测到项氏和刺客有联系外,他更佩服的还是赵佗破敌的神速。

彭城在收到项氏造反的消息后,立刻就派出了最精锐的中郎骑兵前来支援,结果他们这些骑兵还没赶到呢,叛乱就已经被敉平了。

冯敬在惋惜自己没了立功的机会之余,也对赵佗一千破三千的速度感到震撼。

“要是我那老父有武功侯打仗的速度,恐怕早就平了百越,回咸阳享福了。”

面对冯敬的称赞,赵佗自是温和回应。

冯敬是秦将冯无择之子,年龄和赵佗差不多,属于是典型的大秦官二代。

按照秦国一直以来的规矩,冯无择统兵在外,他这儿子就在宫中为郎,以做牵制。

赵佗和冯无择关系不错,在路上也多和冯敬沟通,问到了一些关于冯无择的消息。

当听说冯无择在南边吃不好,睡不好,向皇帝请求回来,还被驳回后,不由感叹起来。

“老冯过得苦啊!”

“他这都跟南方的越人处了好几年了吧。”

赵佗在心中庆幸,他自己改变了历史,不会再像历史上一样,去南边丛林里给那些越人当大王了。

除了冯无择外,在平了项氏之乱后的赵佗,也有闲心关心起之前刺杀的细节。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