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赵佗的忧虑中,这场审讯彻底结束。除了张良的行踪外,他们基本得到了想要的信息,事后李斯约同赵佗一起前去禀报皇帝。“这老李不会是怕皇帝愤怒下迁怒于他,特地拉我一起去分担怒火的吧?”赵佗心里嘀咕着,但也没有拒绝,答应了李斯前去觐见的建议。至于已经软在地上的公孙信和其他两个蛮夷则被带了下去,他们将等待来自皇帝的裁决。彭城的行宫中。不出赵佗的预料,始皇帝听闻他们的审讯结果后,当场勃然大怒。他瞪着发红的眼睛,盯着李斯和赵佗道:“所以这一次抓的根本不是张良,那个刺杀朕的逆贼依旧没有捉住!”李斯解释道:“陛下,此事皆乃公孙信自称张良,将沛县的县卒吸引到他这边,这才给了张良逃跑的机会。不过臣已经下令让沛县附近各县邑乡里严守交通要道,张良孤身一人,若是出现,必能擒获。”眼见始皇帝余怒未消,赵佗说道:“陛下,那个扔出大铁锥的海东力士被县卒当场杀死,这是一件喜事啊,陛下当宽心才是。”听到赵佗宽慰的话,始皇帝感觉心里舒服了些。赵佗说的没错,这一次的刺杀虽然主谋是张良,但动手者却是那个海东力士,此人被擒杀,确实值得高兴。接着,始皇帝便宣布了对于刺客的惩罚。“所杀刺客者,戮其尸,持其首级传视四方。”“公孙信等人,尽数车裂,以儆效尤。”“通缉张良,天下若有擒此贼者,朕当拜为卿爵,赐六千金。”话到此处,始皇帝眼中冒出冰冷的寒光。“海东之贼竟敢派刺客助张良行谋逆之事,蕞尔小国,妄犯天威,当诛!”第六百八十三章 :质问彭城,作为连通四方的中原大城,靠着交通上的便利,一向繁荣昌盛,人口众多。在楚国统治时期,此城是各地商贾游侠来往之地,颇有自由放浪之风气。收归秦国后,因为地处关东,与朝廷相距遥远的缘故,此地的管理上依旧很松懈,要不然也不会被张良等人任意往来穿梭。近来因为始皇帝被刺杀之事,整座城池进入了封锁和军管状态。城中每时每刻都有全副武装的秦卒进行巡逻,纵马奔驰的骑兵游弋于各处乡里。当地人进出城门要经受盘问,各处要道更有手持兵刃的秦卒站岗和巡视,检查每一个路人的验传,确认身份。这让彭城人过得十分压抑,但谁也不敢表达不满。先是张良刺杀。后又传来项氏举旗造反的消息,这突然间发生的变故早让人惊掉了下巴,当地黔首大多心怀不安,生怕遭受牵连。直到武功侯赵佗平定项氏叛乱,并将项氏兄弟和逆贼葛婴的首级,悬挂于城头后,整个彭城的军管状态才松懈了一些。而今日,有皇帝诏令下达,宣布彭城警戒解除,除了各处交通要道依旧有人看守,检查来往者验传之外,其他警戒措施相继取消。伴随而来的则是另一个大消息。“听说了吗?刺客张良的同伙都被抓住了,今日就要被车裂!”“怪不得管制开始放松,原来是刺客抓到了。咦,听上去张良还没抓住?这人厉害啊,刺杀皇帝还能全身而退,是个英才。”“我看到城门张贴的悬赏令了,上面写能擒住张良者,将赐卿爵,还有六千金的赏赐!”“什么!张良在哪里!乃公要抓他,我的母啊,好多钱!”对六国遗民来说,秦国的卿爵显得有些缥缈,普通黔首庶民难以估算这爵位的价值。但六千金那可是每个人都懂的东西,一个个听得满嘴流口水,巴不得自己能将张良捉住,换取一家人翻身做人上人。一日之间,张良的人头成了彭城人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且这份赏金的消息还在以极快的速度传向四方。这就是始皇帝的用意所在了。他要用极高的赏金,富贵的前程,来让张良变成天下人都想抓住的逃犯,让他无所遁形!在悬赏令下发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公孙信已经吃下了最后一顿饭,等待被押上刑场。只是公孙信死之前,却有一人特意来见他。“赵佗,你以恶毒残忍的刑罚折磨我还不够吗?”“你莫非还要在我死之前来嘲讽一番,赵佗,你真不是人!”公孙信牙齿咬得“咔咔”响,死死的瞪着面前的赵佗。要不是他被全身捆绑,身侧更有秦卒持着刀剑虎视眈眈,他说不得就要扑向赵佗,以死相斗。赵佗笑了笑。想起之前有人提议将公孙信的性命先留下,待到抓住张良后好让公孙信进行辨认,以防止再出现乌龙事件。但被始皇帝驳回了,他被刺杀之后,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刺客同党,恨不得杀之以泄怒火,怎么可能留下公孙信的性命,所以执意要将公孙信戮杀,以解心头之恨。托了公孙信的福,原本将要被腰斩处死的项襄却留了下来,理由是他曾在项氏宅邸中见过张良,可以代替公孙信的作用。说起来,这公孙信出现的太及时了,还救了项襄一命呢。赵佗自是不会无聊到来找一个将死之人取笑,他此来见公孙信最后一面,只有一个目的。“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问题?”公孙信冷漠相对,心中暗想如果赵佗问他是否知道张良逃亡后会去哪里,他就编一个地方,来戏弄对方一番。赵佗淡淡道:“你和张良恨我吗?”公孙信怔住了。他和张良,恨赵佗吗?这答案还需要说吗。公孙信哈哈笑起来,然后脸色猛地一变,呲牙咆哮道:“恨!我恨不得剥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饮尽你赵佗的血,将你大卸八块,方解我心头之恨。”“赵佗,你助暴君赵政残虐天下,荼毒生民。天下之间,哪有不恨你的人!若说子房,哈哈哈,他之前还曾想着你和那暴君同乘一车,力士一椎下去,就让你二人共赴黄泉,你说恨不恨!”公孙信愤怒的咆哮着,发泄着他死之前的所有怒气和郁气。赵佗眨了眨眼。这张良还挺会想的啊,居然刺杀前还幻想着他赵佗和皇帝坐一车,然后来一个双杀。赵佗摇了摇头,准备转身离去。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从公孙信的话来看,赵佗确定张良最恨的除了皇帝外,恐怕就是他赵佗了。这样一来,在赵佗眼中,张良就有了破绽。如果这一次没有将张良搜捕出来,那日后等到局势稳定,他说不定可以利用这一点,布置陷阱将张良钓出来。在离去前,对于身后满脸恨意的公孙信,赵佗开口说了一番话。“尔等因六国之亡恨我,但我助皇帝灭了六国,使得万民得以安歇,天下战乱平息。”“尔等恨我杀了陈馀、赵说之辈,但在尔等勾结匈奴时,我率军抗击胡夷,为诸夏开疆拓土,绝灭胡人之患。”“尔等恨我,号称是为了天下,但那天下,不过是你六国贵族之天下。尔等所做刺杀之事,让项氏族灭,让黔首疲扰,让天下陷入新的战火。”“尔等当问一问自己,你们的所作所为,到底给这个天下带来了什么?”“到底谁才是天下之贼匪!”赵佗留下满脸惊愕的公孙信,大步走了出去。他之所以会说这些,正是因为张良、公孙信等人所做的刺杀之事,即将给这个帝国,给天下黔首带来一场新的战争。……在公孙信等刺客被车裂。刺杀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场朝会,也在彭城的行宫中召开。始皇帝身穿黑色袍服坐于主位,面色冷漠,看不到一丝处决刺客同党后的高兴和喜意。随行东巡的右丞相隗状,左丞相王绾,廷尉李斯,治粟内史王戊等重臣公卿尽数云集一堂。赵佗同样立于其中。这场朝会其实是该回到咸阳后,召集满朝公卿进行商议的,毕竟事关国家大事,军争攻伐,需要参考太尉王贲,将军蒙武等人的意见比较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