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信颔首道:“起来吧,现在我军手下有多少胡人?”“禀李将军,有匈奴人约三千,辽东各夷人约七千,愿降大秦的东胡部族三万人左右。”冒顿被李信派去管理归降的胡人,对此自然清楚。末了他又补充道:“李将军,我听说东胡王的长子在草原深处收拢差不多五万东胡人,他们随时有南下的可能。”李信冷笑一声:“手下败将,早就被我秦军打破了胆子,岂有南下的胆量。”说是这样说,但李信想到他将率军南下,直奔半岛去对付獩貊和箕氏朝鲜,如果这时候东胡王的长子真的率兵南下,断了他的后路,那还真的挺麻烦。这就是他召冒顿前来的原因。这个曾经的匈奴王子,并不埋怨秦军杀了他的父亲头曼单于。用冒顿的话来说,就是头曼宠爱幼子,一向有废长立幼的打算,为了讨好东胡王,竟然将他这个长子送到东胡来做人质,可以说是从来没将冒顿的性命放在心中。所以冒顿对头曼只有恨,没有爱。他并不恨秦军斩杀了头曼,甚至还感激李信将他从东胡王手里解救出来。对于冒顿的说辞,李信自然是知道其中有不少假话虚话。只是并不影响他任用冒顿。冒顿在东胡为质,十分了解东胡的内部情况和地理环境。又因为被东胡王欺辱,冒顿对东胡充满怨恨,不会背叛秦军,反过去帮助东胡人。且在李信看来,这个冒顿很聪明,能认得清形势。“可以作为一枚棋子,为我牵制东胡的残部。”李信沉声道:“开春之后,我将率大军南下,征伐朝鲜和獩貊。彼时我会留军队镇守襄平,以保塞内。你则率领归顺我军的胡人聚于塞外,防范东胡残部。此事若是做得好了,日后少不了你的前程。”冒顿大喜,这可是大大的提拔啊。他忙叩首道:“小人遵将军之令,定让那些东胡人不敢南下!”李信颔首,挥手让冒顿下去,安排相应事项。他转身看向半岛的方向。一场新的灭国之战,即将打响。第六百九十二章 :回家始皇帝在洛阳停留了近一个月,除了修养伤势外,每日必召见卢生、徐巿等方士,求问修仙之道。待到他身上的伤势略微缓解后,车队才继续上路。这一次吸取了之前路途颠簸,导致伤势加重的教训,车队每日行进的速度很慢,再加上时值寒冬,道路下雪,路况不是很好,一直等到开春时节,他们才进入关中之地。“秦不愧是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此地山川环抱,气势团聚,以此用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故秦强,可大军东出,翦灭诸侯。秦弱,则能据函谷、武关以求自保。真乃先天立于不败之地。”一入关中,韩信就在赵佗身边赞叹连连。赵佗笑了笑,他看到韩信的眼神,就知道这小子是想在自己面前表现一二,毕竟是个十四岁的少年,表现欲还是很强的。“这几年你且跟在我身边多看多学,日后待你傅籍时,若天下尚有战事,我便送你入军伍中,将所学兵法与实践结合,日后可成为一代沙场名将,扬名天下。”赵佗开口勉励。韩信大喜,他从小就学兵法,正值少年热血的年纪,自感心中有百万兵,恨不得在沙场上一展所长,早有从军入伍的想法。赵佗这话,可真是说到了韩信的心坎里了,他当场下拜道:“多谢君侯,君侯待信,真如慈父一般,韩信此生绝不忘君侯之恩。”就在赵佗一路将自己所学教给韩信的时候,皇帝的车队抵达了咸阳。“儿臣扶苏,拜见父皇。”一到咸阳,赵佗就先吃了一惊。因为他竟然在迎接皇帝归来的百官队伍里看到了长公子扶苏。扶苏不是跟着蒙恬去修直道了吗?直道绵延上千里,一路需要堑山堙谷,工程量非常庞大,在短时间内是难以修成的,赵佗估摸着最快也要下半年秋季才能搞定。怎么直道还未竣工,扶苏就放下监军之责,回到咸阳了?当着众臣百官的面,始皇帝走到扶苏面前,打量着自己的长子。原本温润如玉的佳公子,因在北方经历了风霜,整个人略显沧桑,像是平白长了好几岁。始皇帝不怒反喜,颔首道:“这一次你出去任事,感觉如何?”眼见父皇询问,扶苏本能的就想将自己心里的感想说出来。但马上,他就忍住了。扶苏吸了口气,上前躬身道:“儿臣此行北上,方知沿途道路之绵长艰险。如果塞北有战事发生,我大秦从中原调兵,需要翻山越岭,一路输运艰苦,极为耗费粮秣人力。父皇神武英明,所修建的直道一成,便可从关中直通九原,将险阻化为通途,于国家边防实乃大利。父皇之目光,乃天下人难及也。”这句是扶苏的心里话,通过蒙恬的讲解,以及他自己在北方的亲身感受后,扶苏明白了修建一条军事通道对于帝国北部边防的重要性。但太着急了。扶苏心中暗叹。认为直道有修建的必要,但并不是国之急事,特别是在北方的匈奴已经被秦军击破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慢慢修建才是。不过他没有当着众臣的面说这些话。扶苏这两年在上郡和蒙恬共事,学到了不少东西,心思已经和之前生长在深宫中的长公子大不相同。更别说他看到公卿队伍中,武功侯赵佗和廷尉李斯都在和他使眼色。果不其然,听到扶苏带有奉承味道的话,始皇帝龙颜大悦。“吾儿大矣。”始皇帝当着众公卿的面,微笑点头,使得这场父子见面显得格外融洽。赵佗见此,放下了心。长公子去北边干了一年多,确实长大了不少。皇帝车队顺利回到咸阳,代表整场东巡之事彻底结束。赵佗终于可以回到家中,拥抱自己的妻儿。赵彻已经快两岁了,跑起来颠颠撞撞,十分可爱。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看着赵佗有些迷茫,似乎无法将眼前的男人和自己母亲口中的“父亲”联系起来。等到赵佗想要伸手抱他时,赵彻更是跑到嬴阴嫚身后,抓住她的裙子,做出害怕的模样。“跟着皇帝出去东游了一圈,连自家儿子都不认识我了。”赵佗心里叹了一声,好在他对此早有准备,拿出几个在沿途城市收寻的儿童玩具,就将赵彻逗得哈哈笑起来,扑到赵佗怀里叫父亲。“哼,你哄人倒是有一套啊。”嬴阴嫚见到儿子的模样,有些吃味起来。赵佗掏出几个颜色绚烂的海贝海螺,用手晃了晃,笑道:“这可是我专程在海边为某人寻来的仙女螺,据说将这东西放在卧室中,便可让人容颜永驻哦。”“真的?”嬴阴嫚双眼大睁,伸手去拿。赵佗手一缩,没让她拿到,他顺手将怀里的儿子送到乳母手上,让她带着出去玩了。这才看向气鼓鼓的公主笑道:“莫急,除了这个,还有宝贝得回屋里看。”“什么宝贝?”嬴阴嫚怔了怔。赵佗哈哈一笑,趁嬴阴嫚不注意,上前横抱而起,直接往屋里大步走去。“你马上就知道了。”人说小别胜新婚。一个时辰后,赵佗才心满意足的放松了起来。两人聊了一下东巡的见闻,以及刺杀和造反的事情后,赵佗顺口问起扶苏的情况。嬴阴嫚斜倚在他怀中,打了个哈欠道:“兄长之前来看过彻儿两次,我听他的口气,这次舍弃监军之职,是他自己的请求,父皇在回信里同意了。”“嗯。”赵佗眯着眼,扶苏在刺杀事件发生后,请求回到始皇帝身边伺候,很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性格。但始皇帝的同意,却和他一贯的作风不相符。如果放到以前,始皇帝必定会让扶苏一直呆在北边,将直道的事情做完后,有始有终,才准许他回到咸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