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狂终于要躺平了!不工作的时候,始皇帝在干嘛,赵佗不清楚。但从卢生、徐巿等人的受宠状态来看,他怕是真的一心沉迷进修仙中。还别说,赵佗发现卢生和徐巿两个在吹牛逼方面真是个天才。他们在赵佗提供的修仙体系的基础上大肆发挥,搞出了什么守一、存神、坐忘之类的东西。还开始进一步捣鼓起灵气之说,欲要和上古神话相结合,使得这个修仙体系越发庞大和扎实,让外行一看就会被其震慑。这大半年来,在始皇帝的带头下,修仙派方士们成了咸阳勋贵的座上宾,许多官吏和咸阳富人竟然都开始加入了修仙大军中。赵佗对此冷眼旁观,并不发表意见。他自然知道宗教、修炼之类的东西如果泛滥开,会产生不小的副作用。这方面,他已经告诫过卢生,让他们倡导的修仙之法主要侧重于自身的修养和感悟上,不借助于外物,甚至要人主张清心寡欲,一心悟道。这样一来,就算修仙的人再多,也不会造成大量的物力浪费。赵佗正是要借修仙,阻止皇帝大修宫殿之类的奇观。一番实战下来,这方法效果还真不错。自从始皇帝东巡归来,就没有再修建新宫殿的意思。照眼前的情况来看,后世津津乐道的阿房宫,怕是连地基都不会有了。如今整个咸阳正在搞的大工程就只有帝陵一个,这个是要一直修到皇帝死才能结束的工程,可以暂且忽略。放眼到全天下,秦国的大工程只剩蒙恬监工的直道和各郡的驰道了,基本都进入收尾状态,今年之内都将竣工。或许是赵佗在北伐之战中将匈奴打残,李信也击破东胡的缘故。没有北部敌人的威胁,这两年居然没人提修长城的事情,这个之前让赵佗有所忧虑大工程直接胎死腹中,并不会在这个时期消耗大量民力。至于战争方面,始皇帝想要染指身毒的念头被满朝公卿劝阻后,就没有宣告新的征伐目标。如今月氏、海东之战平息,两路远征大军都在返回来的路上,那些远离家乡出征的秦国士卒,都将回到他们的家乡和亲人身边。“修仙能亡国,但用好了,也能利国啊!”赵佗很欣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这个少府同样是铆足了干劲,为帝国的兴盛添砖加瓦。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将先进的冶铁技术推广到全国,最起码要将各郡县的农具进行更新换代。等到明年春耕,优质的铁制农具定然能提高生产效率,这可是有利天下的大事。第二件就是赵佗命手下工匠改进了纺织机技术,并从陇西羌地选来优质的羌羊,命人饲养,并剪羊毛来制造羊毛衣。其原因是秦国已经征服了塞外草原,以及辽东、海东等酷寒之地。留守的秦军对当地严寒的气候苦不堪言,常有人因受冻而病亡。赵佗自然要为此考虑,弄出了羊毛衣,就可让边郡士卒解决御寒问题。“还是要早点将棉花弄到手啊,该劝皇帝派商队去西域贸易和探路了。”赵佗记得中国的棉花就是分别从北边的西域,和南边的身毒两地传进来的。身毒太远了,赵佗并不想沾惹,还是西域合算,而且这地方本来也在大秦未来的攻取计划上。对于赵佗上书派遣商队前去西域探路的事情,始皇帝当场允诺,此事顺利施行下去。除了金属冶炼推广和纺织技术改造外,赵佗在这一年干的第三件事,就是将从楚地收拢来的优质甘蔗进行研究,成功弄出了红糖。起因是他家的儿子长大了,正是爱吃零食的年纪。然后赵佗发现这年头零食很匮乏,能吃的甜品只有饴糖和蜂蜜之类,他很自然就联想到了榨糖上。“红糖在这年代可是奢侈品啊,记得前世看小说,还有人靠此发家敛财呢。”赵佗在府中看着自家儿子开心的舔着手里的褐色糖块。他心中思虑,这玩意儿可是有大用的。六国城的诸侯贵族手里,掌握着大量财富,之前始皇帝强征过一两次赋税,他们不敢反抗,但私下里怨声载道。赵佗觉得没必要凡事都用武力去镇压,有时候糖衣炮弹更加的好使。用一些手段让六国贵族腐化,心甘情愿交出手里的钱财,岂不更好。这红糖,就是一个先驱。除了六国贵族外,正要出发前往西域的商队,也刚好可用这些体积小又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去探路,从西域人,甚至更西边的大宛、安息等地方换取好东西,打开一条宽阔的商路来。“日后或可称为丝糖之路!”想到此处,赵佗脸上笑容更盛,感觉整个世界正在被自己慢慢的改造。在这样充实的工作生活下,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年。秦始皇三十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天下无大事发生。没有新的战争,没有新的大工程,秦国各郡县都将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上。随着直道和驰道的竣工,被徭役和兵役压迫了数年的天下黔首,终于好好的喘了一口气。第七百一十八章 :皇家秦始皇三十一年,十月。作为秦历新年,整个咸阳城张灯结彩,上上下下充斥着一股喜庆的氛围。始皇帝为了庆祝去年取得的两个重大军事胜利,以及秋季时的大丰收,下诏天下大酺,各级官吏都有假期,以示庆贺。相比于各官署的清闲,始皇帝父子相对比较繁忙,他们需要去祭祀天地与祖宗神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些仪式是绝对不能少的。待到事情弄得差不多了,始皇帝清闲之余,在宫中开了一场家宴。武功侯赵佗一家,同样是在名单上。“彻儿,你这次入宫参加宴会,可不能放肆,说话更要注意。”入宫前,赵佗盯着自家孩子再三嘱咐。三岁半的男孩,正是最为调皮捣蛋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不知道会弄出什么事情来,赵佗带他入宫,那可是心惊胆颤的很。“知道了,知道了。”小赵彻叫了声,不想看自家老父亲的黑脸,转身就跑到嬴阴嫚身后,叫道:“母亲,抱抱。”然而在事实上,小赵彻在家里答应的好好的,到了宫中,立刻就放飞了自我。这小孩子哪里还记得老父亲的嘱咐,特别是诸位公子都有交好赵佗的意思,对这个机灵活泼的小外甥热情又亲切。一番逗弄后,小赵彻就在公子高、公子将闾等兄弟之间追来跳去,咋咋呼呼,就像是匹脱缰的小马,十分的欢快。这场面让赵佗无语。“不用那么担心,彻儿已经长大了,不会像上次那样。”嬴阴嫚开口宽慰,她以为赵佗担心,是因为自家儿子那次自称为“朕”的表现。毕竟这是个皇权至上的时代,有些话说出来蛮危险的。赵佗苦笑一声。他倒不是担心赵彻乱说话,而是觉得自家小子太跳了。小赵彻敢当着始皇帝的面自称为朕,敢伸手去拔太子扶苏的胡须。就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兵仙韩信,一次被赵彻撞出了鼻血,还有一次没注意,被小赵彻拿竹竿从后面敲了头。搞得现在韩信都不敢背对他,生怕又挨了偷袭。这小子怎么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小小年纪就弄出这些事,长大了还得了。赵佗倒是想要好好收拾小赵彻,每当这个时候嬴阴嫚就适时出现了。赵佗口头教育都还好,但若是想用鞭子上身的时候,嬴阴嫚就护犊子的冲过来,不准他动手,做出一副要干架的模样,赵佗只能悻悻罢手。“慈母多败儿啊。”赵佗心里嘀咕着,感觉这小子要是继续被宠下去,怕是个无法无天的性格。不过转念一想,孩子毕竟还小,等到大一些,他可以找机会带出去好好教育。就在一番欢乐中,太子扶苏带着太子妃李氏,以及尚在襁褓中的皇长孙进入了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了过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