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秦将 > 第892页

第892页(1 / 1)

('

李斯这才笑道:“这一次镇国侯欲要变法,后面其实是皇帝的意思。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反对,而是全力帮助皇帝变法,这样既避免了和镇国侯的冲突,还能让皇帝觉得我李氏是他的臂助,日后才会更加信用吾等,你切勿要去和镇国侯赌那个气而坏了大事。”

李于虽然还觉得有些不甘,但也明白了其中道理,点头应下,若有所思的离去。

李斯对着儿子的背影,深深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因为他老了,儿子也不中用,他李斯又岂会轻易向赵佗低头?

“吾之寿,还剩几何?”

李斯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岁月,折损了他所有的锐气。

……

“没想到李斯还真是上道,这一次变法,多亏了他们父子支持,才能顺利进行。”

赵佗很多年前就想改革秦法,削减刑罚,从而使秦国更稳的坐天下。

只是他一直顾虑着李斯这个法家掌门人,担心变法之事会受其所阻,故而一直隐忍,避免和李斯起冲突,一直熬过了始皇帝时期。

等二世皇帝继位,赵佗又先后通过罢西征、止徙民等事一步步试探对方,最终见李斯并无多大反对,这才揭开变法大幕。

原本他还猜想可能会和李斯在朝堂上来一场激烈交锋,唇枪舌战。

哪料到最终以李斯的主动附和而结束。

这让赵佗感觉很舒服。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好啊。”

李斯如此懂规矩,赵佗也对其多有尊重。

朝堂上没有斗争,赵佗将所有的心力都放到变法上。

有二世皇帝和左丞相李斯的支持,再加上赵佗自己在秦国有着巨大的威望。

他的变法之事进行的很顺利,到了二世皇帝二年,新的法律经过诸卿商议,皇帝同意后正式颁行天下。

新的秦法,大肆降低了劓、斩趾等肉刑的使用,多以髡钳、鞭笞进行代替,同时将一些罚黔首为城旦、隶臣妾的惩罚也改成了经济制裁,并修订和削减了一些不合理的罪名,比如连坐制度。

在赵佗的要求下,连坐的要求被提高了不少,普通的小罪不再牵连家人。

赵佗并没有一步到位将严刑酷法取消,因为那不现实,不仅会在朝堂上受到极大阻力,还容易引起社会动乱,他选择了降低强度,一步步减轻黔首的负担。

而新法的效果也是极好的。

原本在严酷秦法下活的战战兢兢,深怕自己一不小心犯了法,就要被割鼻子、砍双腿的黔首们大喜过望,纷纷称赞皇帝仁慈。

同时因为新法是由镇国侯主持,黔首们暗地里称其为“赵侯法”。

“听说新法曾被左丞相等人阻止,是镇国侯体恤吾等小民,不惜在朝堂上和左丞相大战三百回合,方才力压对方,为吾等求来此等宽松之法。”

“没错,左丞相这人是法家门徒,他最喜欢的就是用严刑酷法来惩罚吾等。镇国侯变法,一定会受到他的阻止。这位左丞相是绝不会让吾等小民好过的,好在最后是镇国侯赢了!真是幸哉乐哉!”

“左丞相都七十多岁了,他应该没几年好活了吧?”

天下人口太多,再加上这时候的交通和信息不发达,自然会有许多人衍生出各种猜想,暗地里对此议论纷纷。

但不管天下人如何猜想议论,赵佗在变法初步成功后,并未歇息,而是继续将精力放到其他方面。

秦国这个庞然大物身上的问题可不少呢。

比如各种学室的兴办和改制,解决军功爵制度的替代问题。

这些事情,花去了赵佗大量的时间。

一晃便是四年过去。

第八百三十八章 :四年

秦二世皇帝六年。

对镇国侯赵佗一家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年份。

十七岁的赵彻正式傅籍,按照秦人的规则,他将从这一年开始承担服役的义务。

不过秦人拥有不更爵位后,在原则上就可免除更戍之役,赵彻年纪轻轻便是右庶长爵位,可以直接免役。

但这个小年轻却是血气方刚,拥有他自己的志向和梦想。

“臣闻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吾父十五岁便入伍从军,从伐燕一小卒起,历经数战,为先帝灭诸侯,征蛮夷,成就列侯高爵。”

“赵彻为镇国侯之子,蒙恩荫而为右庶长,爵位虽高,自身却无匹配之功,心甚不安,我愿随大军西征,沙场立功,为大秦开疆拓土,还请陛下恩准!”

赵彻身高八尺,容貌刚毅,说话时铿锵有力,尽显男儿气概。

此言一出,秦宫殿上响起抚掌称赞声。

这是二世皇帝召开的一场家宴,除了自己的妻儿外,还专门邀请了赵佗一家前来,以示亲近。

“好彻儿,刚到傅籍之年就欲上战场立功,此等心志不愧是镇国侯的儿子。此事,朕准了。”

二世皇帝面露赞赏,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赵彻的喜爱。

话毕,他又侧首看向另一旁的少年公子。

“启明,汝兄既有如此壮志,愿为国征战,你当敬他一杯才是。”

公子启明忙站起身,举杯向赵彻道:“兄长豪情,弟甚佩服,祝兄长能沙场立功。”

赵彻亦忙举杯相迎。

见到这对表兄弟一派和乐的场景,不管是帝榻上的二世皇帝,还是一旁的赵佗夫妇皆面露微笑。

唯有皇后李姝脸带笑容,眼中却有不愉之色闪过。

她的目光从赵彻脸上一晃而过,最终落到长公主嬴阴嫚身侧的少女赵芸身上。

十多岁的少女,明眸皓齿,柳眉秀目,继承了她母亲的容貌,是个十足的美人胚子。

当然,李姝看中的不是对方的美貌,而是这个少女的身份。

镇国侯长女,深受赵佗喜爱。

其年岁已近加笄,再过两年便能嫁人,所以这段时间,咸阳城中不少大族皆将目光放到了赵芸身上。

王氏、冯氏、杨氏、辛氏等皆有向镇国侯求亲的举动。

李姝自然也不例外,只要她的儿子娶了赵佗的女儿,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强力外援,日后嗣君之位就稳了,不怕皇帝搞什么废长立幼之事。

但因为赵佗身份太高,功绩太大,就连二世皇帝扶苏也对赵氏颇为尊重,所以李姝不敢强求,只是请其兄长李于前去代为转达这份意思。

按理说,皇后为帝国长公子求婚,不管放到哪个家族,都绝对是大喜过望,兴高采烈的答应下来。

毕竟等到公子启明登位,那他们就是妥妥的皇亲国戚,女儿也将成为一国之母,哪个家族不想啊。

可没想到赵氏是个例外。

面对皇后之兄满脸带笑的表达求亲之意,赵佗婉拒了。

“竟然拒绝我的儿子!”

李姝心头气愤,这让她想起十多年前,她想要和赵氏结亲以稳固地位,给扶苏吹了好长一段时间枕边风,让扶苏前去武功侯府求亲,最后还被赵佗拒绝的事情。

“这是第二次了!”

李姝感觉受到了侮辱,同时看见扶苏让自己的儿子给赵佗的儿子敬酒,心头越发不舒服起来。

只是她清楚二世皇帝是多么信重这位镇国侯,便强行压住内心的愤怒,脸上保持着场面上的笑容。

宴饮完毕后。

赵佗一家出宫离去。

“彻儿,你此番既要随王将军西征,当好生学习行军布阵之术,切记兵法只是理论,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才行!”

赵佗在路上对儿子进行嘱咐。

赵彻应道:“父亲放心就是,我此行以学习实践为主,绝不会胡乱争功。”

听到这话,赵佗满意的点头。

这几年秦国在赵佗的变法下,越发安定和强盛。

四年没有对外发动战争,社会稳定,男子可以在家中耕田劳作,女子则能安心的生养哺育。

人口增多的同时,秦国各级别的府库粮秣逐渐充盈,许多地方已经达到了粮满溢仓的地步。

赵佗弄出了许多农业科技,还成立了农学,专门培养农业人才,促进帝国农业发展。这种种举措使得这个时代的秦国生产力,比原本的历史强了数倍,粮秣囤积速度很快。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