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眉眼被路灯笼上一层薄薄的光影,更显得眉眼清隽立体,唇弯的弧度有几分性感,感受就是,想你。
谁跟你说这个了~她垂眸,看地上的影子,她和他的影子紧挨在一起,心里却确实很欢喜。
今天和易凛老师去外采,采访对象是几个未成年人流窜抢犯,这世界并不是那么公平,有些人觉得学习辛苦的时候,有些人早就被迫被丢进了社会修罗场里,而我们,也曾经可能成为这一群人中的一员。
他的语调清朗,却染上了一层无奈。
她想起自己的家境,父亲离开后,母亲一力供养自己念书,用那么微薄的收入帮自己攒够了大学学费,她知道,同一个收入阶层家庭的很多女生,可能高中念完就出了社会,有些止步于初中。
她是幸运的那些人,但是他为什么说自己也有可能?
我爸去世之后,我妈改嫁。有那么几年,我过得挺...颓废,不怎么上课,混迹各种游戏厅,我控制不住,清醒地看着自己下坠。后来上了高中,也只放了不到半颗心在学习上。
他忽地紧紧攥住她的手,掌心热烈滚烫,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好认真的女孩。
她的心怦然,跟着他说的话猛地滞了瞬间。
她真的好认真,在楼梯遇到的时候她总是拿着一本小线圈本,好像在背单词。在食堂排队的时候也拿着东西在背,听人说,她连坐公交也在写作业。
他不紧不慢地吐字,清晰利落,和着晚风,慢慢吹过她的心头。
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样子,就像用尽一切力气奋力奔跑。我从来不曾见过有人对学习这件事,倾注过这样的热情,我很好奇。这种好奇让我开始去寻找,属于我的意义。
晴宝,你应该知道我在说谁。她就是,高中时的你。
她很意外,胸腔里仿佛有什么满满涨涨的,鼻间酸涩,心里各种情绪正在翻涌。
她一直以为的那些年,他是人群中灿如繁星的那个,永远伴随着拥戴和热烈,而她只有默默坚守着自己枯寂单调的生活,偶尔抬眼偷偷看他,她像坐在四方庭院里,抬头看圈起来的四角天空,而他是从容自在飞过的一只鸟。
她以为,是他照耀了她的幽暗岁月。
却怎么也没想到,她也曾经在他的时光里,留下一抹光,哪怕熹微,哪怕渺小。
但那确确实实,是光。
他把她揽进怀里,温柔低语:幸好有你。
有时候她真的相信一句话时间有它最好的安排。
*
自从和孟克凡在剧场相认后,她明显感到孟克凡对她的关照,他在网盘上分享了一些经典的戏剧影像资源给她,还有戏剧创作的学习材料,偶尔有排练的话,甚至还允许她进排练厅帮忙,其实也就等同于让她观摩学习了。
《一只刺猬的打工生活》终于上演,天晴头一次参与到整个演出流程中,虽然只是帮忙检票、向导和配合安定场内秩序,但是看到观众入场时满满的期待表情,也觉得备受鼓舞。
沁姐问过她和邱原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电影票比话剧票便宜那么多,电影也更容易看懂和带来悲喜,为什么人们还要看话剧?
直到那一天在剧场,当观众席的灯光暗下来,人们并没有像在电影院那样,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聊着天,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带着一种肃然和虔诚。
台上那个穿着睡袍的女人,躺在浴缸里,脸上的疲惫表情,像溺水的鱼。
可是人不只是为了喂养这具躯体而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具躯体里还有灵魂。我们可以像牧羊人驱赶着牛羊一样,驱使着躯体周而复始地劳作、工作、奔跑,但灵魂是不能被驱使的,像飞鸟投入林间,像鱼潜进海底,灵魂需要喘息、放空、游荡。
昏暗的观众席里的他们,跟随着台上的人,或喜或悲,皱眉、叹息,心底翻涌出感触。
天晴忽然明白了,沁姐的那个问题。
话剧更像某种倾听灵魂声音的仪式,剥离了炫目哗众的光影声像,用语言来唤起共鸣和启发。
那天排练完孟克凡的新剧《繁华故梦》之后,他把她留下,她以为是要让她交排练记录,毕竟她跟了好几场排练。
孟克凡递给她一份剧本,笑起来眼睛的弧度和孟雨过有几分像,鱼尾纹也深了几分。
有时间的话,你可以自己写一些短剧,比如动画、微电影的剧本,如果自己没有想法的话,可以到网上去接一些活,试着做一做。写好了我可以帮你瞅瞅,提点意见,这样进步比较快。
按着孟克凡的建议,她在网上逛了几天,存了几个可以接活和投稿的公众号,某天看到公众号推送了一个影声微电影剧本的征集比赛,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参加。
孟雨过那边的实习进展也比较顺利,一开始只负责跟着外采、写稿,后面就帮着剪片子、配字幕、贴画面。他学得很快,又吃得了苦,大热天帮着扛器材设备跑一整天,也没有喊一句累,再加上外形出众,成了江城电视台这一批实习生里头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一把刀,看来你是有了接班人了!电视台的人祝贺着易凛,都说他收了个好徒弟。
易凛坐在工位上,拿过桌上的保温杯,素来不苟言笑的他,眼角微微藏了点笑意,瞥了眼在那里听同期声的孟雨过:年轻人,还有得学。
嘴上虽没有太多褒奖,但一把刀却更用心地带他,而且发现孟雨过很有做深度调查的天赋,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循常规,文笔因为太年轻,固然有些激越辛辣,却也常常切中要害。
小孟啊,你跟我跑那条建筑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深度调查吧。易凛抿了一口茶。
一把刀还从来没带实习生跑过这种新闻,小孟你有得学了,赶紧谢过你师傅!旁边的黄主任笑得肚子一颠一颠。
孟雨过一扬眉,眼里都是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学江湖人一抱拳,谢谢师傅!
实习的时光过得飞快,几个月一眨而过,大概因为开始接触到自己喜欢的行业,两个人都很投入,每天下班之后,孟雨过忙完就等在剧场门口,然后顺着剧场旁的那条街走,走一路,吃一路,生活在这个时候才重新变得烟火气十足。
那是条简简单单的美食街,每天到傍晚时分店家灯牌亮起,锅里的油烧得滋滋作响,晚风把食物的香气吹得拂都拂不散,臭豆腐、章鱼小丸子、铁板鱿鱼、桂林米粉、生煎包、汽水包、锅盔,便宜又好吃,人间烟火浸透在夜色里。
路人总会看到一个身着衬衫的男人,眉目疏朗,俊朗的脸上还有几分学生气,手里捧着一份章鱼小丸子,用竹签叉起一个来,喂给旁边的姑娘,那姑娘看着面目清冷,在他边上却笑得甜蜜,吃的时候蹭到嘴边,男人拿出纸巾,一下一下地,温柔地帮她擦干净,满眼都是宠溺。
日子久了,街上的好几家摊主都识得他们俩的脸,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
姑娘,今天尝尝我家的汽水包撒~包你们喜欢的!
小伙子,今天鱿鱼很新鲜,来几串?
天晴觉得,好像和孟雨过在一起,自己原先寂静冷清的世界,就这么自自然然地变得热闹起来。
而自己也在这流水一样匆匆而过的时光里,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他的细致妥帖、周到耐心。
人间烟火,这四个字,她第一次明白了它们的意思。
就是在这烟火世间里,和你一起说说笑笑、走走闹闹地经过。
作者有话说:
是孟小狗和女鹅的双向奔赴呀!~人世间最幸福的也许就是平淡的烟火生活。
第74章